如今的我们视它为迷信?看看圣人和伟人们是怎样评价它的

如今的我们视它为迷信?看看圣人和伟人们是怎样评价它的

如今的我们视它为迷信?看看圣人和伟人们是怎样评价它的

编辑/刘易泽


《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

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

孔子: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如今的我们视它为迷信?看看圣人和伟人们是怎样评价它的

孙思邈:不知易,不可以为医。

虞世南: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苏东坡: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

毛泽东:中国古人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点论,形而上学是一点论……

如今的我们视它为迷信?看看圣人和伟人们是怎样评价它的

郭沫若:《易经》是一座神秘的殿堂。

冯友兰:《周易》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

南怀瑾:我始终怀疑《易经》的文化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留下来的,不是这一个冰河时期的产物,因为它的科学、哲学的道理太高明了。

国际评价

爱因斯坦: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有不少被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做出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学家自幼学习《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学家们不曾掌握的一把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

如今的我们视它为迷信?看看圣人和伟人们是怎样评价它的

李约瑟认为易经的太极图显示了宇宙间力场的正极和负极的作用:“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中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

如今的我们视它为迷信?看看圣人和伟人们是怎样评价它的

黑格尔:《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就人类心灵所创造的图形和形象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崇高的业。

如今的我们视它为迷信?看看圣人和伟人们是怎样评价它的

荣格:谈到世界人类惟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惟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如今的我们视它为迷信?看看圣人和伟人们是怎样评价它的

英国学者汤因比:中国诞生于20000年前的阴阳易学对人类文明的起源,起到了乐曲般的推动作用。

如今的我们视它为迷信?看看圣人和伟人们是怎样评价它的

19世纪下半叶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规定,不懂易经者,不得入阁。

如今的我们视它为迷信?看看圣人和伟人们是怎样评价它的

松下幸之助:中国古代的哲学,是天下之最。我公司职员必须顶礼膜拜,认真总结、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兴旺发达。

如今的我们视它为迷信?看看圣人和伟人们是怎样评价它的

美国哲学家卡普拉:可以把《易经》看成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核心。权威们认为它在中国二千多年来所享有的地位只有其它文化中的《吠陀》和《圣经》可以相比。它在二千多年中,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

如今的我们视它为迷信?看看圣人和伟人们是怎样评价它的

欧洲哲学权威C.G捷恩:谈到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延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如今的我们视它为迷信?看看圣人和伟人们是怎样评价它的


@话说文化 汇集精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易经   周易   孔子   短命   亘古   易学   伟人   圣人   中国   迷信   科学家   哲学   时期   古代   人类   作用   智慧   评价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