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式育儿,家庭中“父亲”的角色缺失

  开篇之前,我们先来看几段经典对白:

  场景一、妻:孩子是我一个人的吗?让你起夜冲个奶粉就那么难吗,永远叫不醒。

  夫:我白天上一天班也很累啊,怎么事事都要我来做!
丧偶式育儿,家庭中“父亲”的角色缺失

  场景二、妻:家务活、照看孩子、接送上下学、辅导作业,全都是我一个人,明明我也工作一天了,为什么你就不能分担?

  夫:你有我工作压力大吗?工资有我高吗?我白天上班晚上应酬已经够累了,你就不能多分担些吗?

  场景三、妻:你每天回来就是沙发上一躺,不是打游戏就是刷抖音,孩子你什么时候管过?他只有妈妈吗?
丧偶式育儿,家庭中“父亲”的角色缺失

  夫:孩子不听我的呀,他只听你的,你管得好!

  以上几个场景对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也都是许多家庭中频频发生的争论。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在我们生活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美国哈佛大学有一研究表明,90%以上的儿童问题都能发现跟父亲教育的缺失有关。这种缺失,不单单是在单亲家庭或者隔代育儿家庭中出现,更多的是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不作为。孩子在长期缺失父亲教育的生活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社交恐惧、性格怯懦、被欺凌不敢反抗,乃至儿童性别角色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发展,增加儿童犯罪行为产生等。

丧偶式育儿,家庭中“父亲”的角色缺失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母亲在儿童教养方面的参与时间和精力急剧下降,这就要求父亲这一角色急需从弱位中唤醒,父母共同支撑起教育孩子这一份责任。传统的家庭模式早就应该被打破,我们应该重视起父亲母亲各自对孩子的教育起着不同的作用,双方都不可或缺,父母之间的巨大差异体现在教养方式、态度以及和孩子的互动等方方面面。良好的父亲教育,对培育子女成人成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丧偶式育儿,家庭中“父亲”的角色缺失

  当前,我们应呼吁广大新一代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人,作为新时代下的火种,教育孩子也应充满新的血液,利用我们网络发达的优势,多看多听多学习,教育也应该是多元化的,用我们更为完善的思维教育出更优秀的孩子。(于子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缺失   哈佛大学   父亲   角色   家庭   教养   社交   教育孩子   场景   白天   母亲   父母   作用   儿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