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这样的满分作文,是有害的


01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浙江高考的那篇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


如果还没看过,可以试着读一读:


炒作这样的满分作文,是有害的

炒作这样的满分作文,是有害的

炒作这样的满分作文,是有害的

炒作这样的满分作文,是有害的


可能很多朋友,读第一遍的时候看不懂这篇作文,读第二遍的时候也看不到,继而怀疑是不是自己智商有问题,不配看满分作文。


但其实看不懂是正常的,因为这文章的本质,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报菜名”。


“报菜名”,是一个经典相声贯口,指的是在说相声时,找到机会,把一连串菜名一起报出来:


“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什锦苏盘儿、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件儿、卤子鹅、山鸡、兔脯、菜蟒、银鱼、清蒸哈士蟆!烩腰丝、烩鸭腰、烩鸭条、清拌鸭丝儿、黄心管儿,焖白鳝、焖黄鳝、豆豉鲶鱼、锅烧鲤鱼、锅烧鲶鱼、清蒸甲鱼、抓炒鲤鱼、抓炒对虾、软炸里脊、软炸鸡!


厉害的相声表演者,菜名越报越快,越报越顺,到最后嘴皮上下翻飞,竟能在十秒钟内报出十多个菜名来。


必会赢得满堂喝彩。

郭德纲现场贯口报菜名,基本功厉害,观众听着真过瘾!_腾讯视频


相声演员在报菜名时,听众同样不知道一些菜说的是什么,也不清楚这些菜名到底意味着什么——因为除非是厨师,听众不可能吃过这么多菜。


就像这位考生,在一篇连标点一共一千字的文章里,提到了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太尔、尼采、陈年喜、切斯瓦夫米沃什、维特根斯坦等近十名作家/哲学家的名字,并且引用了他们的名言或者哲学概念。


同样的,除非是一位研究哲学史的教授,否则普通人是不可能同时熟知这么多哲学家的,所以你看不懂是正常的。


不一样的是,听众听报菜名的时候,知道这是相声演员在炫技,要的就是一个又快又顺,要塑造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


所以报菜名这么多年经久不衰,依然是最经典的相声贯口之一,因为它达成的目的,和它想达成的目的一致。


但我们写文章不一样,写文章终究是要表达观点的。


写文章终极目的是让读者明白你到底在说什么。无论比喻也好,用典也罢,都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明白你,而不是向读者炫耀:


我很牛逼。


02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篇文章并不合格。


因为其实它从头到尾,想说的东西并不复杂,说白了其实就是说:


很多人要批判传统、超越现实,这是没问题的。


承认这一点,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超越现实。


用更多人熟悉的一个比喻来讲,就是:


“仰望星空的时候必须脚踏实地,而这种脚踏实地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仰望星空。”


文章显然可以用更流畅的文字来表达这些。


既能让作者的文字更流畅,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


然而这位考生没有这么做。


他(她)刻意地把通俗的词,换成佶屈聱牙的词汇。


硬要把一个词能说明白的事情,换成各种哲学家的名言。


比如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


这段,他把“诚然”换成了“洵”(xun)。


把“窥见”换成“觇”(chān)。(但其实这里一觇用得有问题)


然后偏(pian)狭是他写错字了,因为应该是褊(bian)狭。


还有其他段落里的“肯綮(qìng)、孜孜矻矻( kū)”,无一不是刻意在用生僻词汇。


最后导致文章从头到尾在说车轱辘话,句子和句子之间衔接不上,行文干涩。


就好像作者不是为了写文章在用这个句子和词汇,而是为了能用上这些词汇和句子,才写这篇文章。


况且,从他写错别字,把生涩词搞错用法来看,他自己应该对这些词也没有非常熟悉。


这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呢?


我不得不承认,这样写文章,看起来很“高级”,宛如一篇哲学论文,初看很容易把人唬住。


但我不觉得这是一篇好文章,远不如下面这样的高考作。


即使这篇文章,最后也没拿到满分。


炒作这样的满分作文,是有害的


03


我写上面那些话,不是为了苛责这位拿了作文满分的高考生。


就像我上面说的,这文章看起来更像是在炫技而不是表达观点。


而高考作文,确实就应该是一个炫技的地方。


所以,如果他认为这样写,阅卷组会给他高分,那就毫无问题。


高考生在高考的大前提下,只要能得高分,写出什么样的作文都不奇怪,没啥好责怪的。


毕竟这是高考。


我写上面这些话,针对的是洋洋得意,把这篇文章捧为瑰宝公布出来的浙江高考阅卷组。


阅卷组组长陈建新老师,对这篇文章的评语是:


没有废话。

逻辑严谨。

思维深刻。


炒作这样的满分作文,是有害的


所以发出来,向全国人民展示浙江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平。


这简直是对他强调的“评分标准”的当场打脸:


炒作这样的满分作文,是有害的


当然,我能理解阅卷组把这篇作文判为满分,毕竟文章展示了这位考生远胜普通考生的语文能力和阅读量。


但我不能理解,他们把这篇文章当成范文,捧出来的样子。


因为阅卷组的态度,代表的则是我们教育部门,对教育所持的态度。


换言之,当他们把这篇作文判为满分并且喜气洋洋地宣传出来时,就已经在给全社会传递信号了:


“我们喜欢这样的作文。”


那这样1000个字,有一小半都是在引用名人名言,还有一小半在用可能作者自己都不懂的佶屈聱牙文字的文章,更像是什么呢?


你猜对了,更像是八股文:


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八股文必须以圣人的口气说话,必须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大量引用,必须辞藻华丽,对格式也有要求。


诚然,八股文里也有许多佳作,但这终究还是和写文章应该有的意义相去胜远。


因为文章是表达观点的,而八股文限制了这种观点的表达。


现在,阅卷组公开表示这是满分作文,他们喜欢这样的文章。


明天,可能就会有大量学生试图去模仿这种不说人话的写作方式。试图在作文里大量掉书袋,抛出一个又一个学术概念,却又不去解释它。


最后,只能变成“学而不思则罔”。


事实上,现在我们大学里,就有大量以不说人话为荣,以写别人看得懂的论文为耻的文科学士,如果逻辑上无法说服自己,就用别人的学术概念带过去。然后在做更高深的学问时,撞得一头包。


炒作这样的范文是有害的。


之前,我们的高考八股文已经很严重了。


不要让它更严重了好吗?


-END-


炒作这样的满分作文,是有害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尼采   佶屈聱牙   目的   浙江   哲学家   满分   听众   句子   有害   考生   相声   词汇   观点   读者   作者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