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大侠:清风大剑与白云剑客并驾齐驱?说说活在台词中的白锦堂

白眉大侠:清风大剑与白云剑客并驾齐驱?说说活在台词中的白锦堂01

在评书《白眉大侠》中有一位只出现在台词中的顶级高手,他年纪不大就成为武林中大剑客级别的人物,可以说放眼整个江湖也属于凤毛麟角的角色,此人就是清风大剑白锦堂。虽然白锦堂在这部书中着墨不多,但是从单老的只言片语中就可以感受到白锦堂这个人物非同寻常。大概是是因为这部书白云瑞是二号书胆,所以白锦堂的万丈光芒却成了白云瑞迈向人生巅峰的一缕荣光。

书中多次提到白云瑞骨子里骄傲的资本,从家世来说即便是一号书胆白眉大侠徐良也要比白云瑞逊色三分,这不仅仅是因为白云瑞的父亲是锦毛鼠白玉堂,更主要的是因为白云瑞的伯父是大名鼎鼎的清风大剑白锦堂。纵使白玉堂在五鼠弟兄里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可放到江湖上大五义也不过是连侠客都比不了的泛泛之辈,他白云瑞哪有这么足的底气来“骄狂”呢?

白眉大侠:清风大剑与白云剑客并驾齐驱?说说活在台词中的白锦堂

如果老白家出了一个大剑级的超一流高手,整个江湖谁不要给老白家几分面子呢?再加上白玉堂受到朝廷的重用,从江湖到朝廷可以说老白家这亲哥俩是真正意义上的风光无限。白玉堂一腔热血洒在冲霄楼,四帝仁宗对老白家更是高看一眼,白云瑞从小就是朝廷的四品荫生,白玉堂的妻子樊氏也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白玉堂从小就是一位贵公子,后来他拜了疯僧醉菩提凌空、老鸳鸯公冶寿长、白云剑客夏侯仁为师,白云瑞满徒下峨眉时,武术世家出身的他又是官宦子弟,再加上他拜了闻名江湖的剑客为师,这么多光环傍身的白云瑞没有几分傲气反倒就不太正常了,老白家在名动江湖主要是因为白锦堂。

一、与白云剑客并驾齐驱的清风大剑

三鱼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一个“阴谋论”,即白云瑞是八十一门总门长普渡针对莲花门、昆仑派乃至小蓬莱碧霞宫下的一步棋,其主要目的是更有效地惩治武林中的兴风作浪的歹人。普渡与疯上人雪竹莲、武圣人于和三人轮流掌管并处理武林大事的这种现状,实际上是把八十一门总门长的权力给分割了。

武圣人于和招揽门人又是来者不拒,于和的碧霞宫俨然成了江湖不良人的保护伞,普渡利用白云剑客夏侯仁隔代收了白云瑞为徒孙,白云瑞天生自带的特殊身份就可以借助朝廷的力量来清扫江湖败类,如果武圣人于和执迷不悟的话,白云瑞则可以成为撼动碧霞宫这座堡垒的关键人物。

除此之外,普渡肯收白云瑞为徒孙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那便是白云瑞是清风大剑白锦堂的亲侄子。以普渡的年纪来看,白锦堂在江湖上成就大名,身为武林名宿的普渡不可能不知道。在三鱼看来来,普渡不仅知道清风大剑的名号,他给自己的顶门大弟子夏侯仁赐的绰号是白云剑客,这很像是在于清风剑客对标,究竟什么的人物值得普渡拿顶门大弟子来对标呢?这极有可能就是武圣人于和的顶门大弟子。

也许有书友很不太理解,武圣人于和的顶门大弟子是金灯大剑夏遂良,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清风大剑白锦堂为何会是武圣人于和的顶门大弟子呢?我们先来说明夏遂良拜武圣人于和为师的时间线,原本石宝山先带着夏继忠(夏遂良原来的名字)去了四川峨眉山去见八十一门总门长普渡,可是普渡没有同意收夏继忠为徒,转而一封书信把夏继忠介绍给了小蓬莱碧霞宫武圣人于和。

普渡婉言谢绝石宝山时表示,他已经收了四个徒弟了,大徒弟白云剑客夏侯仁早已是武林中成名的白云剑客,马凤姑和尚云凤也已在江湖上闯出名号,最近他又刚收了一个小徒弟白一子。夏继忠跟随武圣人于和学艺时已经二十来岁了,于和见夏继忠天资高又肯吃苦,故而于和这才把夏继忠立为顶门大弟子并为其改名为夏遂良。

白眉大侠:清风大剑与白云剑客并驾齐驱?说说活在台词中的白锦堂

人家大师兄普渡的大徒弟已经在江湖上成名,武圣人于和这些年就没有培养出一个像样的徒弟,这就有点不太合理了,倘若清风大剑白锦堂就是于和以前的顶门大弟子的话,这样也合情合理,拜武圣人于和这样巅峰级高手为师,白锦堂年岁不大就成为大剑级高手也就顺理成章了。

无论是《三侠五义》原著还是续书《白眉大侠》里都提到,白锦堂属于英年早逝,白玉堂还未加入开封府时,白锦堂就已经去世了。从白锦堂的孙子笑天王白春比白云瑞小不了多少岁来看,白锦堂的岁数要远远大于胞弟白玉堂。从时间线上来看,白锦堂与白云剑客夏侯仁是武林中的同一代人也就有了可能,甚至西洋剑客夏玉奇肯收白玉堂为徒,这或许都可能与清风大剑白锦堂有关。

比较遗憾的是白锦堂在书中莫名其妙地死了,也正因为如此,武圣人于和的顶门大弟子的位置就出现了空窗期,半路拜师的夏遂良这才有了成为碧霞宫接班人的机会。多年以后,夏侯杰来到小蓬莱碧霞宫跟随夏遂良学艺数年,夏遂良赠给夏侯杰的名号也是清风大剑,可见夏遂良在内心还是活在前一任武圣人顶门大弟子白锦堂的阴影之下。

二、武圣人于和的顶门大弟子

说清风大剑白锦堂是武圣人于和的徒弟时间线存在可能,那么空间线有没有线索呢?仔细挖掘书中的蛛丝马迹的话还真的存在。当白春与房书安夜探小蓬莱碧霞宫时,巧入苗宅发生了一场误会。原来铁爪神鹰苗振东是东海小蓬莱原来的岛主,而苗振东与清风大剑白锦堂是结拜兄弟。当苗振东得知白春是白锦堂的孙子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直接决定要把孙女嫁给白春,可见苗振东对白锦堂的崇敬之情。

当年武圣人于和来到东海小蓬莱要建立一所武林圣地,苗振东便把这座岛让给了武圣人于和兴建碧霞宫,苗振东带着一家人在后山建了苗宅颐养天年。白锦堂是苗振东的结拜兄弟,而苗振东又对武圣人于和有赠地之恩,这白锦堂拜入武圣人于和门下也就有了空间条件。

白锦堂身为大剑级高手岁数又不大,他到底是如何死的呢?这一点可以从《龙虎风云会》中找到蛛丝马迹,书中提到了武圣人于和的另一位徒弟,此人便是一气仙孔亮。原本孔亮也是武圣人于和着重培养的正式传人,可是因为他却因为贪恋女色在碧霞宫外有了情人而被师父于和逐出师门,倘若不是众人求情,孔亮犯了碧霞宫的门规是要受火刑而死的。

白眉大侠:清风大剑与白云剑客并驾齐驱?说说活在台词中的白锦堂

我们都知道白锦堂的儿子就是小五义里的玉面专诸白芸生,白锦堂身为武圣人于和的顶门大弟子,于和给他赠的绰号为清风大剑,这自然是希望白锦堂可以终身修道来继承于和的衣钵,可白锦堂不仅偷偷与一女子谈情说爱还有了个儿子,这自然是师父于和所不能容忍的,由此很容易解释身为大剑级高手的白锦堂为何会死的如此早又如此隐秘了。

三、唯唯诺诺的白芸生

在小五义弟兄之中,武功仅次于白眉大侠徐良的人便是玉面专诸白芸生,书中也多次交代,论真杀实砍的本领,白芸生并不比徐良逊色多少,可是因为白芸生的性格过于软弱,导致白芸生没有增光露脸的机会。遇到需要动手的阵仗时,白芸生也是没有争强好胜之心,给人的感觉就是白芸生总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用书中的原话来说,白芸生就是那种谨小慎微到有点窝囊的人。

从很大程度上来讲,白芸生一点都不像是老白家的人,这一点他与小达摩白云瑞成鲜明对比。白云瑞虽然比锦毛鼠白玉堂收敛了很多,但是从骨子里来讲,白云瑞还是属于“气死小辣椒,不让独头蒜”的主儿,气性一上来白云瑞会全身发抖,而白芸生则是遇到天大的事也不着急上火的人。

就拿百寇大闹安庆宫那段书来说吧,小五义中的艾虎、卢珍、韩天骄与小七杰里的鲁世杰、柳金杰、柳玉杰六人殒命,又赶上徐良不在当场的情况下,白芸生仍然愣在一边没有出阵。当双方混战时八王赵德芳陷危,白云瑞还被绳索困住时,白芸生仍然还在发傻,盛怒之下的白云瑞用气功绷断绳索连忙抢过白芸生手里的刀去迎战群贼,可以说白芸生的性格真的软弱到了极点。

一个人的性格与从小的生长环境有着很大的干系,就拿白芸生来说吧,如果他的父亲白锦堂真是被武圣人于和火焚而亡的话,那么这个巨大的内心创伤也足以影响到白芸生的性格。当初白锦堂当初只是与一个女子有私情,武圣人于和碍于白锦堂是其顶门大弟子的情面不一定会将之处死,可是白锦堂有了儿子就不一样了,武圣人于和只能按照碧霞宫的规矩来处置,换句话说白芸生的出生成了父亲白锦堂的催命符,白芸生从小应该没少看到母亲眼中那异样的眼神,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白芸生养成唯唯诺诺的性格也就不难理解了。

白眉大侠:清风大剑与白云剑客并驾齐驱?说说活在台词中的白锦堂

虽然白芸生在小五义里不出众,但是他的儿子笑天王白春却一出世就一鸣惊人,在百寇血洗安庆宫时,也正是靠着白春的一条亮银盘龙棍才惊走了群贼。老剑客柳木肯收白春为徒,除了白春天赋异禀之外,相信清风大剑之孙的身份,也会让柳老剑客动容,白锦堂能成为大剑级高手,自然也是拥有不俗的武学天赋,而白春应该是继承了他爷爷的武学天赋,尤其是他天生的神力,这对于练习武功是有着极大的益处的。

虽然清风大剑白锦堂只存在于这部书的台词中,但是书中关于他的细枝末节都值得细细品味。当然关于白锦堂是武圣人于和顶门大弟子的推论只是三鱼的一种可能性的推论,一个故事给人无限遐想也是其魅力所在,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欢迎一起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普渡   剑客   大侠   清风   蓬莱   安庆   并驾齐驱   唯唯诺诺   名号   朝廷   徒弟   圣人   夏侯   性格   江湖   高手   白锦堂   白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