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01.


一提到书,你会想到什么?


畅销一时的韩寒的《三重门》、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耽美文学的《天官赐福》《魔道祖师》,或者玄幻代表的《龙族》《凡人修仙传》,仿佛是一个个瑰丽而激荡的时空。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经典名著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萨特的《禁闭》、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令读者沉醉于复杂的思考。


提起书,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这些文学、社科类作品,大部头而思想深邃。


但书本远远不止于此,除了上面这些是书,下面这些也是书: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同样,提到读书人,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民国大师胡适一生拥有36个博士头衔,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辜鸿铭精通9国语言,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更是当代许多人心中的榜样。


他在部队担任图书管理员,四年时间看遍图书馆里1000多册文学书籍,为日后铸就小说经典埋下重要的伏笔。


关于读书人,我们还会想到更普通的学生,寒窗苦读若干年,去拼得可能有的跃龙门的机会。


这些当然都是读书人,但读书人也远远不止于此。


工人、农民、保安,许多我们认为和读书不搭边的人皆会读书,并可以通过读书来逆袭人生。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会读书,都可以是读书人,读书人的体量远超我们的想象。


书,不单单只是给文化人看的读的。


书,从定义上来说,本就是知识的载体,它的体量,同样超乎想象。



02.


2020年,湖北农民工吴桂春因疫情东莞的鞋厂停工,无奈之下他计划返乡。离别时刻,他给东莞图书馆写下一份读书留言:


“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不忘你东莞图书馆。”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文字令人动容,后来爆红网络,很多人称赞他的爱读书行为。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只有小学文化的吴桂春来东莞打工,在东莞图书馆里已经看书12年。


他可以早上故意多吃早餐,为了能够馆里阅读一整天,享受免费空调。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阅读让他不再钻牛角尖,而是心平气和地去理解他人,去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表达自己的乐观精神。


并让他相信书籍的力量,于是低薪而操劳的工作下,依然支持儿子读下了研究生。


这场网络热度之后,吴桂春获得了一份绿化养护工作,继续留在这座他深爱的城市里,并带动城市里更多职工们获取知识。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这些年来吴桂春看了许许多多的书,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只有两本书是他的无价之宝,对此爱不释手,放在床头经常翻阅,神圣之至。


那就是《新华字典》和《饮食宜忌速查全书》。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比如买鸡、买鱼,我要知道和哪个菜一起吃营养搭配得更好。”


年纪大了,他需要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饮食宜忌速查全书》让他知道买菜做饭得注意的食物相生相克情况。


至于《新华字典》则可以用来认识食谱上的复杂生僻字。


之前当他计划离开城市时,小风扇、水桶、板凳等生活物件都准备扔了,只有这两本实用性极强的书不忍丢弃。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


对于吴桂春来说,阅读不仅能免除心灵痛闷,还能提高实际效率。


日后将在东莞长久生活,他肯定更会明白工具书丰富的实用意义。



03.


故事不会停止,就像书页能往下翻。


据红网、湖南经视等媒体报道,湖南宁远县农民李惠祥多年外出打工,但因为没有突出的技能,并没有发家致富。


更糟糕的是,因为没存下什么积蓄,全家人时常处在贫困线上。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他决定从外地回到家乡,包荒山,种果木。由于技术有限,果树长势不好,收成不好,一通干下来又是白忙活。


直到某一天他被介绍进了农家书屋。


他恍然发现以往听别人讲解,没法了解得很细致,个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还得自己带着问题去书本里探究。


实用性的工具书能把栽培技术不畏繁琐地记录下来——具体怎么嫁接,怎么剪枝,怎么施肥?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这让他眼前一亮,为此他被农家书屋里那些通俗易懂的“栽培技术问答”等书籍深深吸引,常常带着书去田地里实践。


十年下来,他成了村里的“土专家”,他却说:“我的技术大多数是在农家书屋学习掌握的,书屋就是我的百宝箱。”


箱子里打开的皆是财富:


仅杨梅一年就能收入22万元。


他们家现在不仅在村里盖起了三层的楼房,还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


李惠祥成为当地的致富标兵,同时教更多人,他们聚一块看书、上课,下地实践,互相探讨技术。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很多村民深受感染,并坚定信念:“我要像惠祥哥一样,在书屋学本领、学技术,做一个有一技之长的农民。”


农家书屋里的书传播着技术,书屋里的沟通则在传播着商机。


不少人聚集看书并交谈行业资讯,李惠祥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村子里的种植户们与外部企业签订订单,增收25万元。


能接单的人往往是看树木病虫害防治等书籍并学有所成者。


李惠祥在这里实现了致富梦,同时也让他帮助村民发家致富。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或者可以这么说,农民朋友脱贫致富奔小康所需的文化扶持之一是读书,是多读具有实用性的专业书籍。



04.


不单是湖南的宁远县,怎么使得读书与帮助农民致富紧密结合起来的问题深刻存在于其他地区。


并可能更加复杂而生动,比如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以外的重要问题是——农民爱看什么书?


鹤峰县燕子镇地处深山之中,当地之前一直身处贫困之中,很难富裕起来。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但是当地人并不懒惰和放弃,一些人听说种魔芋来钱快,就去种魔芋,结果因为病虫防疫技术不到位,大多血本无归。


一些人听说羊肉来钱快,就去养羊,往往也因为病害问题,很难赚到什么钱。


向宏建就曾尝试过,60多只羊里一夜之间死了近20只,剩下的40只羊宝宝怎么办呢?


他去请兽医治疗,可还是那个问题,大老远请医生上门就不容易,医生无法时时刻刻解决具体的养羊问题。


很多技术得自己琢磨,所以剩下的事是向宏建该怎么办?


买书来自己看。


2001年的时候,他买了500多本科技书,包括母羊产后护理等工具书。同时,在家里辟出一间屋子,用作他自己学习的书房,从此开启了星辰大海的道路。


一本名为《山羊农户规模饲养技术》的书,让他学到了扎实的养殖技巧,一本名为《怎样种好牧草》的书中,让他学到了种植草料的方式。


他看得入神,并不断揣摩其中的知识要点。


勤学苦练带来的技术的增进让他的羊规模上千,慢慢发家致富。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向宏建还把步子更往前迈,把自己的书房腾出来欢迎村民。


那么村民来阅读,他们会喜欢看什么书呢?


一通观察下来,没想到村民青睐的依然是各种技术手册和报刊资讯,因为各类技术商业讯息里也许就蕴藏着一家一户脱贫致富的宝贵机会。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于是他接着投入购买,丰富了这些报刊杂志,还自己从各类科技报刊上剪集,形成几十本《科普知识惠民指南》。


书屋后来得到各界的支持不断壮大,关于实用技术的培训和阅读活动,辐射到周边7个乡镇、30个行政村,成果颇丰,截止2017年7月:


新行村五组村民向才安加入读书协会后,利用学到的科技知识开办了食品加工厂,年创产值5000多万元,还解决了周边300多村民的就业问题。响溪村村民田恒山运用在农家书屋学到的养殖技术,创办了山羊养殖基地,自己富裕的同时,带动周边3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通过学习,读书协会会员中收入在2万至4万元的就有50多户。


一个500平方米的书屋,真正成了群众的致富乐园,原因之一在于深刻解决了农民爱看什么书的痛点问题。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于是,工具书成了当地人成本最低的投资,用来消解沉重的生活的苦。


这不失为聪明的人的选择,也许从那一刻开始,扶贫先扶智已然有了好的切入点。



05.


上面提到的这些人,他们看的书,和很多人一样,更注重实用性。


事实上最近我看到了一份拼多多上的畅销书榜单,发现排名靠前的,很多都是工具书。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工具书的畅销背后是实用主义的认真,与生活进行无休无止地搏斗,是一种热爱与坚守。


比如,在养羊类书籍里,许多读者学到了不少技术。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并通过摆放自家羊宝宝的视频,来说明自己学有所成,家底殷实。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种菜类书籍往往图片丰富,印刷清晰,适合初学者种菜,并在自家一畦菜园里点燃中华民族的种菜天赋。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有读者非常认可书籍的质量,并奉上大拇指点赞。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有读者在遍历市场上的空调维修自学手册后,发现了其中的佼佼者,并赞叹“无与伦比之致矣”。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有读者则在电工自学书籍里,高喊“奥利给”。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因为他们相信只要认真学好这本书,就能去创业开汽车维修店,出师当空调维修师傅。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即使不能出师,省去了请专业师傅的时间和费用,也是一件好事。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这些工具书往往带有手把手教学的视频,即使文字让人迷糊,扫码观看视频也能马上上手。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慢慢学下来,往往大有所长。


一通看下来,大家都在认真买书,认真学习工具书,并深受启发。


这无疑是回归了书籍本来的用途——传播知识、传递知识。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授业解惑矣。


而购买这些书的这些人,是我们大众的媒体看不见的那些人,这些人都在通过拼多多买这些工具书改善生活。


那个准备考公上岸的人,图书馆里划掉昨天事项的人,深夜在研究蚯蚓养殖技术的人,高楼的栏杆边孜孜不倦研究算法教材的人,独自躺在床上侧看建材定价书的人……


千千万万,似乎都坚信一个道理,很多人通过看工具书改变命运。


的确,道理可以很清晰很明白:


你在纸上辛勤写下的任何一个字,也正是在为人生的支票签名。


所以,这个春天我们值得买书,读书。


越来越多人也正选择去拼多多上购买心爱的书籍,翻开内容详实的书页,不需太多时间精力,没有繁琐的流程。


实际上,还能更便捷和丰富。


拼多多“多多读书月”启动读书基金,联合数十家出版社、图书公司对中外经典名著、畅销图书等进行专项补贴。


即日起,《小王子》《万历十五年》《乡土中国》《社会契约论》《中国哲学简史》《飞鸟集》等上千款正版好书正式登陆百亿补贴频道。


此次“知识普惠行动”致力于“以经典致敬阅读”,补贴书目由十余位资深编辑从诺贝尔文学奖、雨果奖、星云奖、茅盾文学奖、施耐庵文学奖等获奖作品及全网各大阅读榜单中精选而来,


包括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中华书局等出版的众多经典名作。


入选图书上千款,可享受读书基金补贴,帮助平台近8亿用户以全网最低价实现“悦读”。


用户通过拼多多App百亿补贴频道或搜索“读书月”“多多读书月”便可从平台辑录的读书清单里以优惠价格“拼购”所喜爱的书籍。


在4月15日~4月30日期间,最低补贴价格将突破2.5元/本。


120多本书在9.9元内包邮,非常诱人。


书,不只是给文化人读的


此次活动不设满减、不设抢券,均为实打实的价格补贴,读者朋友们可以买到更实惠的书,学到更实用的知识。


毕竟,书中自有黄金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宁远县   发家致富   脱贫致富   文化人   东莞   读书人   工具书   农家   村民   书屋   读者   农民   书籍   知识   图书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