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讨厌一个人?

谈到如何在复工期间做好隔离,张文宏医生建议说,有聚众开会的情况时,你可以坐在那些不爱说话的人旁边,或者坐在跟你关系最差的人旁边,这样他们就不会跟你讲话。

张医生的建议,是为了我们在疫情面前保护好自己。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完全避开和讨厌的人接触。正如何怀宏教授讲的那样,“可怕的还不是孤独和寂寞,而是你不得不同你不愿意交往的人打交道”。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大家总会遇到让你觉得讨厌的人。有的是因为矛盾冲突,可有的却很奇怪,你也说不上来为什么,明明也是刚见面,但他/她仅仅是站在那里不说话,就会让你感到“不舒服”“气场不合”。

那么,到底为什么我们会讨厌一个人?


我们为什么会讨厌一个人?

1、双方存在竞争关系

这里的竞争包括利益竞争和心理上的竞争。

利益竞争不必多言,生物自诞生起就在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而努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直接的竞争关系,让双方势同水火勾心斗角,就像“宫斗剧”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好感。

而心理竞争则隐晦私人的很。比如说,贯穿我们成长始终的“别人家的孩子”,你是不是很“讨厌”他,常常会带着一点嫉妒的快感去听他/她的“黑历史”。

有句话说,一个乞丐不一定会嫉妒一个百万富翁,但他一定会嫉妒一个比他收入高的乞丐。

相比于不熟悉的人,似乎我们总会去嫉妒身边的人。

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你俩存在着隐含地竞争关系。

试想一下,邻居家的孩子是你的同龄人,你俩同为30岁,自小上一样的学校,毕业后进了同一家单位,然而人家早早脱单,结婚生子,而你却母胎solo至今。在这种社会的舆论压力下,你会不会嫉妒他甚至是厌恶呢?

实际上,身边朋友的成功,往往会对我们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威胁”,这也是竞争的一种体现。


我们为什么会讨厌一个人?

2、对方让你觉得有“失控”的可能。

常见的栗子,你妈让你穿秋裤,你偏不;同事对你评头论足,你会对他发怒或是冷暴力;男女朋友要求你不要这样做,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你的这些“叛逆”举动,往往都是一种下意识的自我保护,是对于自身与环境可能陷入“失控”的一种应激反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个著名的论断,他认为生活中只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是我们自身可以控制的。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人类自身对于掌控感的需求。

求而不得会让我们的安全感需要受到威胁,进而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心理。而上文提到的父母的唠叨,同事的评价,情侣的要求,这些都会让人产生一种对于自身的“失控感”,所以我们通常会采取反抗的姿态。

3、对方让你产生了心理学上的“投射效应”。

心理学上认为,人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会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产生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

也就是说,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是什么样子的来觉知他人。

比如,你认为一个人不应该染黄发,当你看见染了黄头发的人时,会很自发的觉得“不舒服”。你觉得人人都应该有礼貌,当你发现一个人有粗鲁的言行时,你就会先入为主的觉得,对方和你不是“一路人”,你俩“气场不合”,甚至有种讨厌他的感觉。

如果你再遇到自己所讨厌的人,不妨从上面对照一下,看看对方符合哪一条讨厌“特质”。

辨识了讨厌的来源,针对如何应对讨厌的人,下面给大家提供3个参考的处理办法。


我们为什么会讨厌一个人?

一、和对方保持距离。

对那些让你产生讨厌感的人“敬而远之”,从源头上来遏制这种情绪。

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必要的情绪波动会消耗你的精力。所以,对于那些让你觉得厌恶而又没什么交集的人,你大可以选择“眼不见为净”,把精力放在那些自己的事情上。

二、反其道行之,增加合作。

总有些人你会避无可避,况且有些“讨厌”又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

那么,要如何打破自己的认知偏见呢?

我们可以采用主动接触的方式,来证实或扭转自己对他人的观感。

在这里提供给大家一个心理学技巧,可以先让对方帮你一个小忙。这个原理符合心理学中的“登门槛效应”。当对方满足了你的小要求后,面对更大的要求,对方答应的几率更大一些。

如何摸清一个人的品行?没有什么比让他帮忙来的更直接的了。

我们为什么会讨厌一个人?

三、自己提前做好思想准备。

我们可以不喜欢某个人,但是没必要因此树敌。由于受到“认知一致”原理的影响,当你从心理上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你的表情和行为会不自觉地表现出厌恶,甚至敌视的一面来。

而人类作为进化大军中的一员,天生会对外界的“威胁”很敏锐。如此一来,你们双方势必会来一场“唇枪舌战”,导致矛盾升级。

所以在开始讲话之前,你需要首先明确自己此行的目的所在,从心理上提醒自己,要做到对事不对人,尽量冷静客观的去面对双方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去“解决 ”讲问题的 人。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个人呈现出来的情绪,其实就是他认知水平的外在表现。这话反过来说也成立。希望我们遇到问题时,都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观察、了解它,以此来开拓自己的眼界和认知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人时   讨厌   推己及人   认知   心理学   厌恶   乞丐   效应   精力   情绪   矛盾   同事   竞争   关系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