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一座孕育了一王二侯三驸马四丞相的文化小城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这是我们中小学课本上所学习过的余光中老先生的现代诗歌作品《乡愁》。提起我的故乡——江西省乐平市,17岁念大学之前的人生都在那里度过,那一方水土养育着我。

现在的我从念大学、出国留学、一线城市工作,已超过10年不在家乡。每年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回去,在家呆的时间甚至短到只有1周。

当本周的命题作文是写故乡,本能是想写第二故乡—广州,但终究还是敌不过那份家乡的养育之恩来写自己的故乡,因为在某个深夜不经意间涌起诗歌里那份乡愁之情。

家乡乐平市很小,小到承载不了我这种充满野心,渴望不断展翅高飞的姑娘,但当你回望,那份家乡的气息早已烙印在你的记忆当中,无法忘却,无法改变。

乐平市地处江西的东北部,属于千年瓷都景德镇代管的县级市。地处鄱阳湖盆地边缘与赣北丘陵接界处,气候温和。这里的常驻人口是85万左右。县城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光和元年(178年)因其“南接乐安河,北临平林”而命名,至今有1800年历史。它靠近乐安江、鄱阳湖,物产丰富,历史以来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鱼米之乡,全国大型蔬菜基地,号称江南菜乡。

作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它有几张拿得出手的名片。

01 中国古戏台博物馆

提起乐平,比较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中国的古戏台,这是中国古代文化所遗留下的瑰宝,被称为中华一绝。

古戏台是集建筑、雕刻、美术、文化于一体的美学建筑,目前已成为深受国家级保护的历史古迹。


我的故乡:一座孕育了一王二侯三驸马四丞相的文化小城

乐平境内有412座古戏台,主要是供赣剧的表演。散布于全市各乡村,建筑时间从明清至当代,跨越500余年。乐平古戏台大致分为宅院台、庙宇台、会馆台、祠堂台和万年台五种,其中最多见的是祠堂台和万年台。不管是哪种戏台,他们都具有相同的格局:均为传统的砖木结构,正面均为牌楼式,三楼五楼不等。

它们造型精美绝伦,屋脊中央一律插有方天画戟,有的方天画戟插在彩瓷宝顶上,屋脊的两端分别饰有造型优美的鳌鱼,台上几乎所有的木构件上都雕刻有精美浮雕:琼花瑶草、祥禽瑞兽,游梁、随枋、三架梁、抢头梁、穿插枋上及牌楼各层之间,则雕刻了许多戏文。

现在市内也启动了非常多的资源对这些戏台进行翻修、保护、重建。前年春节期间,我也和家人一起去位于市中心的“古戏台博物馆”一览究竟,感受中国古建筑的魅力。

这跟乐平人特别爱看大戏是分不开的,历史以来都喜欢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欢乐的气氛。

02 “洪公气节,马氏文章”发源地,文化名人众多

作为著名的文化城市,它自古以来就涌现出一批文化名人。

洪皓是南宋名臣,27岁那年高中进士,在京城的殿试中广受好评。为官清廉,曾经不惜为当地百姓而劫持皇粮,愿以一身易得十万人命,被称为“洪佛子”。后被虏到金国,在面对高官厚禄、威逼利诱、艰苦严寒环境能不为所动,终于在被捕的15年后全节而归。因此被成为“孙武第二” ,此外他还育子有方,3个儿子均中状元、榜眼、探花。

因此市里也有纪念他的公园,以此来铭记他那份洪公气节。


我的故乡:一座孕育了一王二侯三驸马四丞相的文化小城

另外一位历史名人就是著名的南宋史学家——马端临。他用50年的时间写出一部《文献通考》,史称三通之首。作为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笔下这部辉煌的历史著作,部门广、内容多,竟出自一人之手,可知其学问功底的深厚。马端临天资聪慧、勤勉好学,家学渊源,是右丞相马廷鸾之子。这本书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联合起来读,对一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典籍制度、著名人物就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历史上不乏其他知名人士,特别是宋代,高中的进士乐平子弟不胜枚举,还有号称驸马村的村庄。

现代时期也众多名人如革命战士吴日新、胡远豪等。

乐平自唐宋以来孕育了一王二侯三驸马四位一品相五位状元榜眼探花三百多位进士郎以及众多革命先烈。

唐宋以来,江西省在中国文坛士大夫占据重要席位,唐宋八大家占据3家,宋朝时期满朝文臣进士尽有一半出自江西,而乐平正是江西省颇具份量的文化名城。这无一不证明其渊源流传的文化底蕴。

在现代,乐平莘莘学子在读书升学更是全力以赴,整个市的211,985,北大清华名校的录取率高于其他省内县市。当年我的小学同桌也就是我们重点小学重点班的班长,后来是考上了清华,我的初中同班同学中的学习委员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

回忆起小学,中学时代艰苦奋斗的求学经历,从初三开始就上晚自习,高中三年上课从早6点40倒晚10点半,那是我们那一代90后学生所经历的刻骨记忆。

03 小城里的美食众多

如果提起乐平特产的话,那么一定会提到的是“桃酥”和“乐平狗肉”

乐平桃酥乐平桃酥以其用料讲究,制作精良、酥松可口、营养丰富等特点,先后荣获省优、部优和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银奖等8项桂冠,被海内外食品专家誉为“中国桃酥王”。尤其推荐选择安牌桃酥。

另一个冷门食物就是狗肉,制作历史已经有2000年了,历久弥新。乐平狗肉的制作工艺匠心独运,望之黄莹油亮,闻之香气扑鼻,食之回味无穷。

我的故乡:一座孕育了一王二侯三驸马四丞相的文化小城

除了这2个有名的特产外,还有诸如“炒米粉” “油条包麻子”“萝卜蒸饺”“塔前糊汤”等特色美食。

除了这些美食外,我脑海中深深印刻的还有小学时代,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有个1毛钱的莲藕汤。新鲜出炉的粉莲藕,特别入味清香。这是童年时期最喜欢的解馋之物。

还记得刚出国留学那会儿,特别怀念家乡从小吃到大的凉拌米粉,那是我吃了7、8年的拌粉配一碗紫菜汤为上学时期最常见的早晚饭,也许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家乡味道,带着浓郁地方特色和强烈的乡土情绪共鸣。

如今,故乡依然是留在心尖的一轮明月,它已然是回不去了,但它明显在自己身上留下了南方文化小城养育出的文化传承里温婉知性的气质。

有人说:“你的气质会被生养的城市所赋予,纵然你走向了异国他乡、天下海角。”

我亦如此,哪怕几度留学,生活过3个国家4座国际大都市,游历过16个不同国家,足迹遍布了3/4中国省市。

如今,我开始在一线城市买房置业、安居乐业,可能偶尔只是每年过年回去呆个几天,看看故人和故土,也许人走到生命尽头会落叶归根,回到当初生养自己的地方。

曾经我少年时代的梦想就是将来有所成就后可以在家乡建立希望小学,捐赠学校,帮助更多和少年时代的自己一样心怀感激、渴望展翅高飞的孩子。

这个梦想现在看来依然还是很遥远,但却并不是不可能实现,因为还有至少30-50年的光阴等待着自己去奋斗。

因为在我看来:

对于故乡,我们无非是受其所养,承其所志,壮其未来。


我的故乡:一座孕育了一王二侯三驸马四丞相的文化小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乐平市   乐安   鄱阳湖   乐平   故乡   江西省   文化   戏台   驸马   丞相   乡愁   进士   唐宋   狗肉   中国   小城   家乡   历史   侯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