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兴《马》编曲解说

上周周四《我是唱作人2》进行了放送。张艺兴一首《马》惊艳全场,和之前预告里所说的那样,是一首非常“炸”的一首歌。艺兴在表演完毕后赢得了多数大众评审的欢呼,同时也赢得了参赛嘉宾们的肯定,最终以71票的高票数,战胜对手郑钧老师,这也是他获得票数最多的一次。


那么这首歌是如何创作的呢,让我们一起跟随艺兴感受音乐的魅力。艺兴表示这首歌在创作的时候分为了上下两个部分进行创作,而且还是不一样的。


张艺兴《马》编曲解说


上半部分,一开始的鼓点,是比较简单的。如果在将Bass mute掉的话,听起来就很简单,也就很容易让人听懂。鼓点在Punch上选择的是节奏比较强的Kick。


在Bass上,选用的是Wobble Bass,将这个Bass的轨道铺在之前的鼓点的下面进行展开,同时还在Bass上叠加类似于搓碟的声音,让Bass的律动感变得更强烈。


然后还对Bass进行一定的处理,会将一部分的低音减掉,同时对EQ进行调整,进一步削弱Bass的低音部分,让它听起来没这么强。轨道中加入马儿嘶叫的声音,让歌曲更贴合主题。


张艺兴《马》编曲解说


因为这首歌在编曲上加入了很多Trap的风格,编曲上太多的Topline,会发生“冲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艺兴在前面Build up好之后,选择只用一个--“驾”解决,用Hook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在前半段的Build up上,加入了马头琴、萧、号角和弦乐,使音乐更有层次感,听起来更丰富,这就是前半部分。


第二段的中间部分的Build up上,没有沿用上半段的Hook部分,而是选用了马头琴,将气氛整个破坏掉。在马头琴上加入pad将马头琴的音效包裹起来,再加入一些特定环境音效使得整体环境变得更加的浩瀚、雄伟。


张艺兴《马》编曲解说


马头琴这段也就是现场的蒙古舞Solo部分,这段还运用了呼麦的技巧,让人有一种置身于大草原的感觉,这段所有的音乐就是为了让听众感受来自草原的雄伟和辽阔而设置。


在歌曲快要进入尾声的地方做最后一次循环,做一次最大的Beat Drop,因此在轨道上继续放置马头琴、呼麦等等前面出现过的乐器,将他们一起呈现出来,但这里的马头琴演奏方式和之前会有多不同,同样的Build up,在快要到最后Drop的时候突然停止掉,然后进入Hook部分,然后歌曲全部结束。

以上就是 张艺兴《马》编曲解说的全部内容,仅供大家参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编曲   蒙古   马头琴   鼓点   贴合   低音   票数   雄伟   音效   轨道   声音   方式   环境   歌曲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