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最近看了一则新闻,男子6岁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哭笑不得。


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林先生6岁时不小心吞下一个哨子,怕父母责骂,一直瞒着不敢说,这一瞒就瞒了20年。


这些年来,林先生肺部一直不舒服,病情反反复复。最近他又一次患上肺炎,在做支气管镜检查时,医生才发现端倪。


之后为他做手术,取出了16×10毫米的哨子。


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看起来,林先生似乎有点“憨”,但无数网友都对他表示理解。


碰到动不动就责怪孩子的家长,挨打是少不了的,而且以后每次犯错,家长肯定旧事重提,拿这个说事儿。


我们中的很多很多人,都是在对父母的恐惧中长大的。这条微博下一万多条留言,网友们纷纷诉说着自己相似的经历。


有人十二三岁时骑自行车摔倒,胸部压在横梁上,巨痛无比。但她没敢跟父母说,之后的十几年,她跑步、大口呼吸、打嗝胸口都会抽痛。30岁的她做了胸透,才发现左侧锁骨骨折,至今还缺了一块;


有人甚至当妈了还怕自己的妈妈,生孩子早产,天天被骂不配当妈,快要产后抑郁了……


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孩子只要有点问题,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是一顿痛扁或臭骂,这种带着强烈暴力和不良情绪的爱,孩子真的很怕,也承受不起。


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粗暴式教育,只会养出表面听话的孩子


当孩子犯错,用粗暴的方式“镇压”孩子,更像是一种驯化,而不是教育。


出于害怕,孩子会屈从,但不一定会发自内心地认识到错误。


下次再犯,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不对,而是千万不要让父母发现。于是想办法掩盖错误,“作案手法”越来越高明。


记得小学时,班里一个同学经常挨打。有次考试不及格,他非常害怕,自己拿红笔改了分数。这点小伎俩自然逃不过大人的法眼,挨了好一顿胖揍。


后来他就学“聪明”了,拿零食讨好同桌,考试时同桌故意把卷子往他那边移,让他抄。


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图源:视觉中国


被“吓大”的孩子,也可能养成逃避的习惯。犯错后就算事情败露,也会想办法推卸责任,不让家长责罚自己。


小侄子偷吃蛋糕,弟妹问起来,他居然说是狗狗干的,明明自己嘴角还沾着奶油。


孩子小的时候,这样的事说起来或许还有点好笑甚至可爱,但如果长大还这样,品性容易出问题,也不好纠正。


所谓的“打一顿就好”,好的只是当下。孩子的改变是被动的,一旦惩罚消失,所有不良行为很可能变本加厉地跑回来。


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图源:视觉中国


粗暴式教育,只会养出表面听话的孩子。


他们要么极会隐藏犯了错也不被发现;要么“忍辱负重”,把一时的乖顺当权宜之计,应付家长。


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父母的粗暴对待,会影响孩子性格


一味打骂孩子,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父母的粗暴对待,还会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性格。


著名心理学教授钱铭怡曾提出一份《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报告》,指出父母经常打骂,孩子极容易形成“顽固、冷酷、残忍”的性格。


孩子最初与父母的关系就是他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有了父母的示范,以后遇到问题,或跟人起冲突,他也会习惯用粗暴的方式解决。


另外,孩子也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怯懦不自信。


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父母总是记得自己对孩子的好,打啊骂啊都不算事儿;但孩子忘不了肉体的疼和心里的疤,童年落下的“暗病”,也许一生也治不好。


因为从小被妈妈揍,37岁的陈乔恩在提到儿时经历时还是一副躲避和防御的姿态。


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童年一盎司的阴影,会形成长大后一千吨的自毁。”这话在父母听来是矫情,对孩子,却是实实在在的伤害。


你以为打是疼,骂是爱,孩子感受到的,却只有自己的被嫌弃和怕。这也是打骂教育最让人难过的地方:


父母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变成了孩子要躲避和对抗的人。本应是孩子的港湾,却成了他们的风雨。


在孩子心里,没有什么事比父母发火更恐怖,也没有什么事比被打被骂更惨。所以,受到伤害,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寻求父母保护,而是躲着父母。


受伤了不敢告诉父母,生病了不敢让家里人知道,受了委屈自己默默消化,遇到困难独自解决……


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有的孩子报喜不报忧是怕父母担心,也有的人,只是不敢说也懒得说罢了。


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比起管,更重要的是教


那么,孩子犯错就不管了吗?当然要管,但要注意方法。而且比起管,更重要的是教。


首先父母要改变态度,“允许孩子犯错”。我们大人也不能保证时时正确,不必要求孩子必须是完美小孩。


然后,父母要试着控制情绪。孩子一做错事就大吼大叫甚至动手,除了发泄怒火毫无用处,而且坏情绪很容易让人陷入恶性循环,做什么都不顺。


这一点真要做起来,其实也没那么容易,不过我们要尽量提醒自己,情绪无用,解决问题才是正事。那么孩子犯错后究竟该怎么处理呢?


1)Time Out:给孩子时间,让他冷静独处


「Time Out」是欧美比较流行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当孩子犯错,让他到“冷静角”去待着,自己反省错误,其实有点像中国人的“闭门思过”。


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图源:视觉中国


这一招不是对每个孩子都有用,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大人介入。


2)了解孩子想法


平心静气跟孩子沟通,问清楚孩子的真实想法。有时候孩子也不是故意犯错,就是脑回路跟大人不一样。


我有次带儿子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养了条狗,掉毛,朋友把狗毛扫在一起,倒进垃圾桶。儿子跑过去把狗毛拿出来,往狗身上扔。我特别尴尬,还是忍住没发火,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儿子说:“狗狗的,给狗狗。”原来他是想把狗毛“还给”狗狗。


当然,孩子也有明知故犯的时候。知道不该偷吃零食,还是没忍住拿了;知道应该写作业,还是贪玩不愿意写。这种时候,我们就要让孩子知道,他到底错在哪,会有什么后果。


3)让孩子知道犯错后果


不该偷吃零食、应该写作业……很多时候,孩子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只是父母立了规矩,知道应该遵守,但并不真的知道为什么。


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图源:视觉中国


对年纪小的孩子来说,“吃零食对身体不好”这种话他是理解不了的。但是你说零食吃多了,肚子里的坏菌会打败好菌,肚子会痛,宝宝会生病,他可能会明白一些。


而“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能过上好生活”,这样的话对孩子来说也是遥远而抽象的,不如换个方式。


闺蜜的儿子长大想当科学家,造火箭,但不爱学习,不认真听课,也不做作业。闺蜜就问他:“你知道造火箭需要什么材料吗?”


小男孩有点懵,摇了摇头。


闺蜜又问:“你知道火箭的燃料都有哪些吗?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究竟能飞多高?从一开始什么都没有,到把火箭造出来送上天要经过哪些步骤你知道吗……”


一连串问题,问得小男孩直摇头。


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图源:视觉中国


闺蜜说:“折个纸飞机你都要学学怎么做,造火箭就更需要学习了,它需要很多很多的知识。不只是当科学家,做任何一个工作都需要学习。当医生要了解身体和疾病的知识,当老师要掌握学科知识,什么都不懂的人,什么都干不了。别说实现理想了,挣钱吃饭都很难……”


小男孩低着头,似乎是“悟”了。


当孩子犯错,惩罚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错在哪,从而约束并改进自己的行为,把这次经历变成“有效犯错”。


4)寻找弥补方法


很多时候,孩子仅仅认识到错误并改正还不够,还需要想办法弥补。比如打人了要向被打的小朋友道歉,弄坏了东西要想办法修好或者买新的赔偿。


千万不要认为“知错就是好孩子”,轻易放过,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否则孩子容易把“对不起”当万金油,认错态度很好,但就是“死性不改”。


为错误行为“善后”的过程,也是培养责任感和担当的过程。

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图源:视觉中国


5)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严格执行


当下的问题解决了,我们还要跟孩子一起制定规则,约束以后的行为,避免再犯。


比如偷吃零食,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好,饭点一定要吃饱,非饭点如果饿了,可以吃水果等健康的食物。实在想吃零食,一次可以吃多少,控制数量。


还有,千万不要背着大人偷拿,大大方方请求父母。让孩子知道,你不会因为他饿了馋了责怪他,比起这个,偷拿的性质更恶劣。


当然,你也一定要做到不在孩子嚷着要吃零食时吼他或者揍他,而是温和地去解决。


除此之外,家长还要注意一点:


如果孩子在公开场合犯错,控制即可,不要当众惩罚,维护孩子自尊。否则容易激起孩子的耻辱和愤恨,大人的话更听不进去。


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跟孩子站在一边,共同承担结果


最后我想说,作为父母,我们要坚定地跟孩子站在一边,而不是对立面。


6岁男孩吞哨子怕被骂瞒了20年:当孩子犯错,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图源:视觉中国


当孩子犯错,我们要跟孩子共同承担结果,一起把这件错误的事处理好;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审判孩子,让孩子付出代价。


急于批评孩子,说:“我是怎么教你的?你怎么不长记性……”意思其实就是:“我是好家长,我尽到了教育的责任;但你不是好孩子,你教也教不好。”这种“拉踩”方式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孩子一犯错你就跟他划清界限,那么当他受委屈时,受伤害时,需要帮助时,他也不会认为父母是依靠,于是藏着瞒着独自承受……


这种“懂事”,没有几个父母真的想要吧?


为人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点个「在看」,我们一起,为成为更好的父母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哨子   孩子   好孩子   对立面   粗暴   中国   零食   火箭   大人   儿子   家长   父母   视觉   男孩   错误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