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检查组》两书记对弈;官话趣味多,官场狐狸窝!谁才是王者

《巡回检查组》播出,热火朝天。在这部剧里我们可以领悟的官场学问越来越多。

正所谓: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入官场,不知水之渊也。

做领导的都是人精。戏精领导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存在,没有之一。当你步入官场、职场,不同的领导,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都会上演不同的戏码。

两位老书记,一位是政法委书记,一位是省委书记,身居高位。

冯森,人称“九转肥肠”,巡回检察组组长,钦差大臣。

但是,这三位大官,可不是单凭蛮干上位的。哪一个不是善于钻营的老狐狸?

还是那句话:都是千年的狐狸,常在《聊斋志异》里面飙戏。

人精博弈:两书记打对台,三个狐狸飙官戏,谁才是王者呢?

两书记博弈

官腔官调,往往似是而非,回旋有路。讲求的是“威”与“势”并重。

两书记第三次谈话,美其名曰“高谈阔论”,实则“讳莫如深”。

首先,宋书记邀请张书记搬到省委办公楼工作:克明同志的办公室都给你腾空了,你再不搬过来就不像话了。张书记推脱:抱歉,我心里边事儿太多,不想有大动作。

翻译一下,张书记的意思是说:我后院儿还着火呢!这火还没灭,我哪儿敢来你眼皮子底下干活,万一露怯,我的老脸往哪儿搁?“登高跌重”的道理我是懂的。趁我还没坐上位子,先把后患消除。如果等我上位了,再发生这种事情,那我将摔成八瓣儿了。

接着,宋书记提起张一苇,就发现了老张眼神儿不对,这老家伙,有猫腻儿!我得套一套话!

然后,二人开始了精彩绝伦,斗智、斗表情包的大戏。

老宋,品言外之意;

老张,听弦外之音。

《巡回检查组》两书记对弈;官话趣味多,官场狐狸窝!谁才是王者

老书记A

宋书记:一会儿一个“友成啊”,那叫一个亲切,友好力爆棚。但是,他可不是白叫的。

君请看,时而漫不经心地笑容可掬,时而凛不可犯地不苟言笑;时而正襟危坐,时而谈笑风生;时而大军压境,时而友好睦邻;时而氤氲迷雾,时而天朗气清。

咱们用接地气的百姓话,来解读宋书记的话中话:

1.我看你的眼神不对,你有什么猫腻?速速招来!你的儿子确认无罪,是吧?那怎么又闹出来一个故意伤害罪?没完没了,怎么回事,你给我透个口风,不然我担心又给我捅出大篓子!

2.我猜测你的计谋,就是将计就计,诱敌深入。但是,你以牺牲家人来换取黑白斗争的胜利,这可别说是我授意的。出了事情,与我无关,这锅我可不背。

3.将来,就算是你家闹得鸡飞狗跳,也别拿这个事情再来打扰政府的正常工作。

4.我要出题了:上次我提出的扫黑除恶计划,“打伞破网,打财断血”你明白了吗?有什么计划?.

5.答案正确,计划不错,抓紧时间好好干!

6.冯森最近干得热火朝天。司法部门向我打小报告,冯森别闹得人人自危,扰乱了他们正常的工作。比如:监狱打算自查内奸,你就容他们先去自查。

7.我知道你希望赶快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一来证清白,二来出政绩。但是,火太大,容易糊锅。

8.如果没有实证,让冯森暂且不要打草惊蛇。以退为进,伺机而动。

9.关键是给经济论坛让路。不能因为你的计划,搞乱了全省的经济。你管的是政法,我管的是全局。政治、经济,不能相互影响。

10.等到时机成熟,证据确凿,咱们政绩也有了,经济也没耽误。人钱全歼,你懂的!

给你一个会意的眼神儿,你慢慢体会!

《巡回检查组》两书记对弈;官话趣味多,官场狐狸窝!谁才是王者

泰山压倒之势

张书记当然是见招拆招。

君请看:一会儿严阵以待,一会儿抚掌大笑;一会儿东猜西疑,一会儿恍然大悟;一会儿平静如水,一会儿喝茶压惊;一会儿故弄玄虚,一会儿心悦诚服。

《巡回检查组》两书记对弈;官话趣味多,官场狐狸窝!谁才是王者

道行不浅

我们瞧瞧,将张书记的官话解析过来是怎样的?

1.你这老家伙会读心术吗?看你又玩什么幺蛾子把戏。我搭台,你唱戏。

我家儿子的强奸案是假的,那个伤人案确有其事,留置期间发生的。

2.老狐狸,又被你猜中了!伤人案后,我推波助澜,我有我的计策,等着见成效了再向你邀功。这个锅,不用你背。

3.我这不是没有办法了吗?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只能给对方施招障眼法。我向你保证,不会给政府带来麻烦。

4.解题:检察院从经侦层面负责打击贪腐,纪检部门负责打击官员保护伞,二者合力破局。

5.好,我回去就落实。

6.既然都知道有内奸,那就让司法部门和监狱先自查。让他们喘口气,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

7.我想打翻身仗,也被你看出来了,吓得我出一身汗,捋一捋刚染的黑发。嗯,还好,没掉色!

8.让冯森停手,你又出什么花招?

9.你兜了半天圈子,真正的目的竟然是给你的经济发展让路。

陪你唱了这么久的戏,谢谢你锻炼了我的演技!

10.如果没有铁证封住那些“小报告”就先把冯森调回来,绝对不耽误你的经济发展。你又让我打财断血,又让我打伞破网,却不能耽误你的GDP,你这是让我做夹心饼干吗?你不就是想“人财两得”,给我出难题吗?

瞧你得意洋洋的小样儿?我都依你,戏该停了!陪你这个戏精领导演戏,太杀脑细胞。

装什么千年狐狸?你,分明是万年狐仙!

《巡回检查组》两书记对弈;官话趣味多,官场狐狸窝!谁才是王者

老书记B

官话

做领导的,不仅智商高,情商也高。面对领导,你一定要明白他每句话里的意思,否则,不会得到重用。很多老实人,不懂得察言观色,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往往弄得领导尴尬、会场尴尬.....

所以,听懂领导的话语,也是对他的尊重,对工作的负责。办起事情,才能顺风顺水、事半功倍。

在官场中,或者职场中,你可能讨厌“马屁精”,甚至痛恨这种人。这种人常常围在领导身边鞍前马后,不断吸引领导的眼光,博得领导的赞许,争得升职加薪的机会。他们甚至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过硬的工作技能,或者使唤新人,或者利用同事,甚至利诱同行,以此达到完成任务,彰显自己的工作能力。无形之中,把那些埋头苦干,拼命上进的职员掩盖在领导的视线之下。

殊不知,往往都是这些人能够深入了解领导的意图,也能与领导沟通到位。当然,这些“马屁精”工作能力倒退,甚至丧失之后,总会有那些既拥有工作能力,也能与领导有效沟通的人替代他的职位。毕竟,这个社会很现实。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做领导的,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下属的拥护与赞美。倒不是非要说一些违心的话,但是,必要的沟通,是升职的前提。

那么问题来了。领导说的话,你都听得懂么?该怎样应对?

一、用心倾听用心记录。当领导宋志明,让张书记暂停冯森所办事宜,他不反对,也不质疑,而是耐心、用心倾听,记住要点。尽管对方绕弯子,也要陪他遛弯儿。

关于倾听,无非在讲话时,有放有收,学会静听思索。

“讲话犹如演奏竖琴:既需要拨弄琴弦奏出音乐,也需要用手按住琴弦,不让其发出声”。——霍姆斯

二、谈话气氛很重要。给领导搭台唱戏,是官场、职场的常态。赞美领导的戏唱得好,也为了烘托友好的气氛。这样,领导得意之时,也可以讲得更细致。气氛融洽,谈笑才能自如。过于严肃,就会使双方陷入僵局,尬聊很无趣。尴尬得无法进行,暂停还好,最怕的是领导没有耐心,怒发冲冠,这样自己便会留下一个“不懂人话、不会办事”的坏形象。

三、上通下达。我们看到张书记是怎样应对他的领导宋书记的。他懂得领导的意图:“打伞破网、打财断血”,并且能够制定完美的计划,最后去积极地执行。这就是上下通,则达。

四、观色。看得懂环境,拎的清时局。和领导打交道,并不仅仅是端茶送水,嘘寒问暖那么简单。还需要理解当前最关键的事情,是什么。

这部剧中,宋书记总能看出来,张书记玩的把戏:

1.提到张一苇,在老张得眼神中,他猜到老张有大动作。

2.从冯森把时局搅动得风起云涌,看出来老张准备打漂亮的翻身仗。

反面教材:

这位官场小白——王鹏,就很有意思,他就是反面教材。领导冯森就是一只狡猾的狐狸。

冯森和罗欣然站在树林里,一夜未合眼。小树林的命案,把检察院、刑警大队折腾得翻了天。冯森这只老狐狸,还在那里打趣。“黄四海的量刑出现问题”、“发现了苗苗的尸体”,这两个重大发现,如此一来,即便是武强使坏,再想把冯森调回去,也不好办了。

铁证如山,公安、检察院都存在重大工作疏漏。这就是冯森查下去的理由。

《巡回检查组》两书记对弈;官话趣味多,官场狐狸窝!谁才是王者

三只狐狸,冯森封王

清晨,刑警大队已经换成便装,包围了“站台超市”。而检察院也需要有人在场,不能让刑警队以为检察院来作威作福,颐指气使。

冯森来到饭馆,吃馄饨充饥。当时,王鹏明知道两位领导身心俱疲,冷饿交加,竟然也跟着进饭馆。他不懂得观看时局,以检察院代表的身份,在超市外面站岗,却跑到饭馆里看着领导冯森吃饭。

冯森先是好脾气,使用浑身解数,婉转地说出各种理由,让他出去站岗。

一则,盯着沈家母子、宋丽敏的举动;

二则,负责监察刑侦总队的办案,是否缜密;

三则,总不能让刑侦总队一家忙,检察院出工不出力。

王鹏仍然固执己见,满口是理地辩解,就是不出门。冯森千方百计地帮助他指点迷津。然而,他一会儿找理由,一会儿要程序,甚至要等文件下达。他这是,给领导的怒火添柴加薪,使怒火越烧越旺。冯森怒不可遏,骂“滚出去”。

《巡回检查组》两书记对弈;官话趣味多,官场狐狸窝!谁才是王者

我就不出去,能把我咋滴?

王鹏这个死脑筋,情商真让人着急。冯森甚至担忧王鹏是榆木脑袋,找不到媳妇。因为他没有“眼力见儿”,听不懂话,办不了事。

最好笑的是,冯森实在是被逼得没办法了,万般无奈拿“自己要和罗欣然说悄悄话”搞暧昧,撵他出去。

王鹏,既看不懂时局,也没有觉察到领导的怒火。

君请看,冯森领导的表情包里的变化,“察言观色”是不是很有必要呢?

《巡回检查组》两书记对弈;官话趣味多,官场狐狸窝!谁才是王者

新人难带

有许多隐藏在心中的秘密都是通过眼睛被泄露出来的,而不是通过嘴巴。 ——爱默生《善待命运》


五、话,能说会道;听,领悟精髓

说话,该说不该说,对谁说,不是随便说说;

听话,真话当笑话,笑话当假话,假话当真话,真是不像话。

有些人,自己只知道在人群堆里,议论那些与领导沟通到位的人,每日窃窃私语。既不会说,也不会听。他们怎么可能成为不断进阶中的能人?

此时,如果领导被“马屁精”吸引了注意力,就不要责怪领导没长眼睛,而是自己没长心。

领导既不是千里眼,也不是顺风耳。他们都是肉眼凡胎,有情绪,要面子。

官威

每个领导都需要建立自己的威信。他们的威信来源于哪里?无非是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工作能力。领导给职工一碗水,他就一定有一桶水,甚至一缸水。

说白了,肚子里的货,多的很。官威,大的很。

好领导,高官,大多有很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德修养,能够迸发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让我们细细品味其中的奥义:

一、省委书记宋志明

1.先是谈及张书记的家事,和蔼可亲。

2.接着,谈张书记业务能力提升;

3.最后,才是让他顾全大局,暂停打压首富的行动,保障全省经济论坛如期顺利举办。

总之,他不会一味地强调自己的立场,而忽略张书记的感受。他说话之时,以巧妙地迂回战术,避实就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能关怀下属,又能圆融地将事情办得漂亮。

二、政法委书记张友成

1.他也是一级一级爬上来的。他当然深谙其中的道理。他明知领导说话喜欢绕弯子,但是他还是配合搭台唱戏。

2.直至宋书记把自己的真实意图讲明,他也能够表示理解和支持。心里再着急破案立功,嘴上也要随声附和。

3.对于宋书记,他是表示尊敬的,也佩服他的格局和谋略。所以,一定要拿笔和日记本记下纪要,以便落实。

官势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官势”。官势,讲求的是领导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在这部剧中,当执法人与经济发生冲突之时,需要一个高瞻远瞩的领导,出面协调。

官场中,那些直肠子、目中无人的领导,直接下达的命令,往往不能得到下属的理解。理由不充分,人心不能服。由此,支持力度就不够充足,执行力也很难到位。用人要收心,用心才能收人。

在这部剧中,宋书记与张书记,这两位都是高官,都有官威,无外乎职位高低不同。

每一个官职,都有自己的眼界和格局。

一、政法委书记,面对的是公检法的行政执法机关以及法治社会的正常运转。

对于政法委书记张友成来说,他陪领导演戏,那就像郑板桥所说的“难得糊涂”。该糊涂的时候,要学会“忘我”地糊涂:配合领导把戏唱完,配合领导暂停打压黄雨虹,配合东南亚网络论坛把戏唱得圆满落幕。一切,以大局为重。

此时,若是不懂得审时度势,锋芒毕露、事事计较,如此小器,怎样也成不了“大器” 。

二、省委书记,面对的不仅仅是法律法规的正常执行,还要面对全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甚至在东南亚网络论坛之时,不能因为主办单位是喜由网而被搁浅,保障GDP稳中求进。

官势,必须有。只有官势,才能震慑管辖下面的官民,收服他们的心。只有官势,才能凝心聚力,步步为营,把政绩搞上去。


我们看到,张书记听到宋书记以官话、官威力、官势与自己沟通,自己逐一应答。不疾不徐,行稳致远。这就是张书记晋升的真谛。

古代,很多皇帝对大臣说过:没想到你这么“卑鄙”,不过朕喜欢。

无论,奸臣和珅,还是,忠臣纪晓岚,

哪一个不深谙和领导打交道的奥义呢?

官场晋升,不能一蹴而就。

升官发财,绝非一日之功。

看两书记,博弈,

品话中话,玄机。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待君,

凡鳞落尽 ,

一跃成龙。

凡翎脱尘,

一飞成凤。

---------------

精彩剧集,更新待续

2021即将到来,预祝大家新年快乐!

点击头像,可查看更多剧评。

点击关注,也可随时获得更新。

欢迎发表评论。

本文章可转载,

请您注明出处。

码字不易,

欢迎点赞,欢迎关注。

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官话   奥义   官场   狐狸   书记   省委书记   马屁精   时局   检查组   政法委   把戏   检察院   会儿   王者   趣味   事情   领导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