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考:侯门恩怨之三师兄杨紫阳five

相声考:侯门恩怨之三师兄杨紫阳five


相声考:侯门恩怨之三师兄杨紫阳five

1927.2—2001.4

杨紫阳,原名杨子扬,北京人。

杨紫阳1949年入伍,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直属政工队,后随军南下,加入西南空军政治部文工团;1955年转业到铁路二局文工团。他多才多艺,擅长曲艺、话剧、戏曲等。

1956年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说唱团学习相声。学习期间,深受侯宝林、郭启儒、刘宝瑞等前辈的教益,开始用艺名“紫阳”,这期间与马季搭档,互为捧逗。

1957年拜侯宝林为师,成为侯宝林的三弟子。返回成都后在铁路二局文工团先后与杜三宝、侯一臣、周游、隋涤新等合作演出,从事相声创作、表演和辅导工作,直至离休。

他在成都多次举办相声培训班,替祖师爷传道:

1.1964年在成都“五月茶社”(成都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相声培训班;

2.1977年在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相声艺术培训班;

3.1979年在成都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相声艺术培训班。

1978年,杨紫阳组织建立了相声团,与丁宝祥、邓滔、陆佳华等十多个北方相声演员,恢复了相声专场演出。

1981年11月,杨紫阳帮助重庆市曲艺团举办首届相声大会。

相声考:侯门恩怨之三师兄杨紫阳five

杨紫阳曾任四川省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收徒有:仇小豹、朱军(武警四川省总队文工团青年演员,非央视朱军)、王迅。2013年4月由掌门大弟子仇小豹代收生前学生丁宝祥、唐杰为徒。

相声考:侯门恩怨之三师兄杨紫阳five

杨紫阳对“侯(宝林)派”相声的看法是:“说学逗唱是既独立又协调、既静止又运动的,不可分割,浑然一体。说中有学,学中有唱,逗是说学逗唱的核心,是紧紧围绕主题而运动的,是揭示与深化主题的一种手段。”他进而强调:“表演要突出一个‘真’字,用真心说话,用真情表演。”

杨紫阳常演节目有:《铡美案》、《扒马褂》、《离婚前奏曲》、《夜行记》、《醉酒》等数十个作品;

创作相声作品有:《万祸公司》(与侯宝林合作)、《音乐与健康》、《结婚前后》(与马季合作)、《晚婚好》(与杨烈合作)

创作双簧作品有:《大刀进行曲》。

杨紫阳最大的功劳是经营四川,并在四川替祖师爷传道,已经把侯门弟子发展到四代了。虽然杨紫阳在2001年4月已经去世,但他已经为四川培养了大批相声人才,他的大弟子仇小豹还为他把守着侯门四川这方沃土。

这就是侯宝林的高明之处。杨紫阳本身专业后到铁路二局文工团,铁路二局属地在成都,自然就在成都开花结果。而侯门二师兄黄铁良是北京人,在北京曲艺三团和北京曲艺团合并时,侯宝林让黄铁良到天津去,这才有了黄铁良经营天津相声,成为天津相声扛把子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紫阳   侯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相声   成都市   培训班   祖师爷   文工团   艺术馆   成都   天津   曲艺   北京人   恩怨   师兄   铁路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