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权利公平与社会群体的阶层流动:教育公平任重道远

受教育权利公平与社会群体的阶层流动:教育公平任重道远

越来越多的情况正在青少年社会中发生。在中国,教育资源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公立学校,这是与西方发达的私立学校体系不同的,在我们国家的学校中,几乎可以看作是一个微缩的中国社会。在这里,贫穷还是富有的孩子们都集中在一起学习,尽管他们父母的能力和背景也许能为他们在学校之中的班级选择提供一些便利,但十分有限。在这样的学校中,这样不同的两种学生很容易分为两个群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群体与外群体。

通常情况下,这些家庭富裕的孩子都会形成一个内群体,他们讨论着名牌衣服、流行音乐或者游乐园等,而那些家境一般的孩子则是外群体,完全不能与之交流(亦或者被排斥)。在我小学时期,我曾经经历过这种情况,尽管不是很明显,而且我的同学也不是刻意摆弄这种姿态,他们只是下意识的寻常交流哪些地方好玩、周末和父母开车去哪里游玩等等。但是在我一个从千里之外的农村到上海这等大都市的孩子来说,除了一些学习的话题,我完全不能融入他们的群体。虽然他们不是故意歧视,但是我还是不自觉地产生自卑的情绪,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一次测验,让他们知道我的学习成绩优秀于他们的时候,我才认为他们不是排斥我,我也有能力融入他们的群体,而他们也乐于接受我的加入,我也成为了这个“内群体”的一员。可见内群体和外群体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受教育权利公平与社会群体的阶层流动:教育公平任重道远

但是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长期不能融入内群体,就会引发阶层的分化。不排除内群体的人对这些外群体的人的歧视,但更多的原因可能出在自己身上。“我们认为本群体的(暴力)行为只是被动地受环境或者外群体影响,而其他群体的(暴力)行为则源于他们自身的性格或者侵略意图。”长期以往会使人丧失自我的奋斗动力,会从另一方面加剧阶级分化。而从内群体来说,“维抄护内群体的陋习会导致把那些外群体的人排斥在外。使他们受到不适当地对待。”

[2]长期歧视和带有偏见地对待外群体,则会加剧矛盾,更有甚者则会导致阶级冲突。对此,双方都应该进行反省,虽然我这个想法有些天真。但是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有人自暴自弃、也有人奋发图强。这里从弱势的外群体,也就是社会中下阶层的角度来说一下。要想改变自身的处境,晋升到上层阶级或者仅仅是为了自我生存的改变,自然需要不断奋斗,这就要抛弃先天论,要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觉悟。在阶级完全固化的晚期,要做到这一点只能靠革命,但是我们明显地不在这一个阶段。那么,在和平发展的现在,要做到这种社会流动要靠什么手段呢?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教育。

受教育权利公平与社会群体的阶层流动:教育公平任重道远

教育公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是解决公平与效率矛盾的主要手段。“教育在社会流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教育对成人社会地位的影响甚至大于家庭背景因素”而且在中国,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中国的科举制度有1500多年的历史,虽然已经废除,但是其影响至今仍在。到了近现代以来,每一个中国家庭都对子女的教育格外重视,这一点不必多说。新中国建立以后,更是把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同时还进行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扫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受教育权利公平是最基本的教育公平,即排除了经济地位、家庭背景、社会阶层、地域、个人天赋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每个社会个体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获得与个人天赋对等的人力资本的合理开发。在社会主义国家,教育资源被国家垄断,因此中国最好的学校都是公立的,这就为绝大多数人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当然,提供机会是一回事,能不能把握住机会是另外一回事。教育公平是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相反,“教育不公平加剧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个人在技能、知识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开发不平衡,减少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可能性,长期来说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健康流动与和谐稳定。”,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差距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如果处理得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阶级固化,使国家更健康地发展。

受教育权利公平与社会群体的阶层流动:教育公平任重道远

阶级固化是否已经在中国产生?最近火热的一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一种观点认为,这部电视剧折射了中国当代阶级固化的现状,剧中身居高位的官员大多数都是官二代、红二代,而真正由平民晋升的少之又少。甚至还有人说所谓的反贪污不过是官二代打压平民阶层的手段,此种玄邪之辞,语无论据,不足信。但是剧中所说的情况是否存在于当下呢?我个人认为是否定的。往大了看,在中国身居高位的官员实际上没有几个是二代,即使是有红二代,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有能力担任他的职业。但是,阶级固化不能只以政治为标准,还要从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来看,这两者基本是正比的。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财富越多,他所处的社会地位越高。这一点在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尤为明显,美国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草根总统。每年的总统选举都会有名为政治献金的“行贿”(在我们看来确实是如此)。

因此,马克思所说的阶级固化首先应当发生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不无道理。2011年9月17日,上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美国纽约曼哈顿,试图占领华尔街,有人甚至带了帐篷,扬言要长期坚持下去。他们通过互联网组织起来,要把华尔街变成埃及的开罗解放广场。示威组织者称,他们的意图是要反对美国政治的权钱交易、两党政争以及社会不公正。美国1%的富豪们掌握了99%的财富,这一数据不止反映了美国极端了贫富差距,这也意味着大多数资源已经被这些富豪垄断,平民几乎没有跻身上流阶层的机会(除非你足够优秀)。即便如此,我们也很难说美国阶级固化,更遑论中国。

受教育权利公平与社会群体的阶层流动:教育公平任重道远

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会产生阶级,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的高速发展已经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农村和城市之间工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然而城市却不能满足如此之多的就业岗位,这种情况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人口数量的国家,如果不高速发展经济,就无法满足这么多人的需要;而相反的,这些迁移人员也在推动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这仿佛是一件好事,但是前提是要处理好社会流动,确保有足够的机会让这些迁移人员进入到较上层的阶层。如若不然,中国的经济发展就会产生大问题,这样的场面谁都不想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阶层   华尔街   公平   富豪   社会群体   这一点   任重道远   美国   中国   阶级   群体   手段   权利   机会   家庭   学校   社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