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伟大的医学面前我们都是一个个小白鼠,我们败于无知,败于贪婪

这两天忽然感觉头疼得难受,家人建议我去医院看看。


我起了个大早,乘坐公交赶往医院,还好看病的人不是太多,我挂了一个神经内科,来到医生办公室,是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医生,我给他说了我的症状,他边听边查阅信息,问我住院还是开药,我感觉自己没什么大病,只是排查一下是否是血管之类的病症。

在伟大的医学面前我们都是一个个小白鼠,我们败于无知,败于贪婪

忙说不住院。这时我才反应过来,住不住院是由病人决定,那么医生负责什么呢?他给我开了一个脑部ct报告单,我检查完拿着片子交给医生,他打开壁灯放上片子看了一下说,没啥大问题,说应该是神经头疼,就给我开了几样药。


我感觉这医生也太好当了,病人来了,交给机器,排除一下,就可以下药了,也许我的头疼还会是别的原因呢。


他开的药我也没取,这样的医生谁敢把自己的健康寄托在他的身上?对于病人,本来应该借助仪器加上自己的临床经验,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再做决定,病情到了吃药无法控制的地步,再安排住院。


而我几乎没有什么表现,血压正常,没有三高,这位医生就问我要不要住院,这医院又不是服装店或者饭馆,多买一件,或多吃一口,无妨。


病人又不懂医学,而医生又不愿意为病人负责。突然,我想起了我的婆婆,多年来,她一直都很健康,精神十足,就是最后几年患上了心脏病,发病了就去医院治疗,医生每天给她开一大堆液体,从早上八点输到晚上十点,有时更晚,我们三兄弟轮流侍候。

在伟大的医学面前我们都是一个个小白鼠,我们败于无知,败于贪婪

我一直想,婆婆三十五公斤的体重能否承受了这么大一堆液体,但我不是医生无权质疑,只是疑惑。婆婆住了十天院,病情有所好转,开始吃饭了。


出院后,老人由小姑子两口子照顾,就这样过了十多天,大哥要走了,她见婆婆还躺在床上,他建议送老人再去医院看看,他兴许是处于好心,大概是想让婆婆恢复到以前的健康状态。


我感觉婆婆那么瘦的身体,这样频繁的住院,药物的副作用可能要大于治疗的作用,但我不好说什么,亲儿子做的决定,他还能害母亲吗?这次住院,婆婆的病情没有明显的变化,住了十天,出院了,也没有像大哥预期的那样恢复健康,而是没有力气再起来。一周后婆婆去世了。


我的父亲,脑溢血住院了,在县级医院住了十天,住院期间,除过吃饭就是吃中药,西药,每天输好几瓶液体。母亲听病友说,市级医院看的好,有人在那里几天就看好了。

在伟大的医学面前我们都是一个个小白鼠,我们败于无知,败于贪婪

病人与病人的体质,病情的轻重也不一样,治疗的效果不能一概而论。但母亲感觉去市里会更有希望,我们几个连同母亲一起把父亲送到了市里有名的医院,治疗了十天时间,其它治疗和我们县里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在市医院给父亲做了一个血管造影的手术。


准确说这只是一个检查,但父亲把他当手术做了,全身麻醉,几天都缓不过精神,这对重病的父亲除过增加他的创伤,没有多大的意义,一个常年有动脉硬化,患了脑梗的七十多岁的老人,不用检查,他的血管都不是很好。


父亲这次一病不起,长时间住院没有使他减轻多少,反而彻底成了病人。全天需要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吃喝拉撒。


我感觉我的两位亲人都应该是死于过度治疗,强烈的求生欲,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承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折磨,每天不是扎针就是准备扎针,吃的药比吃的饭都多,上各种检查仪器,他们以为做这些是与健康越来越近可是现实和他的亲人们都欺骗了他


人的身体的损伤不可再生,所以不可能逆转,治疗只能修复,缓解,但我们总是不愿意相信科学道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就是一个逐渐衰老的过程,有的病,不用治,那是生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有的病,治不好。但人们还是过分崇拜医生,迷信医院,误认为一个病人进来,走出医院一定是一个健康的人。


在伟大的医学面前,我们一个个都是小白鼠。我们败于无知,败于贪婪,自以为是,自欺欺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求生欲   市里   轻重   病情   婆婆   贪婪   液体   血管   无知   病人   面前   父亲   老人   母亲   小白鼠   医生   感觉   医学   医院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