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白颖园被判斩监候,里面藏着白文氏最精心的算计

一场宫斗,把白家老大白颖园卷入其中,并且被判斩监候,秋后执行。

《大宅门》:白颖园被判斩监候,里面藏着白文氏最精心的算计

其实白颖园很冤。他去宫中给嫔主子看病,嫔主子的病并不严重,只是普通的肝郁不舒,白颖园把脉后开了一个发散的处方,也都正常,没有什么纰漏。

但是看完病喝完药的当天晚上,嫔主子就去世了。

其实是因为宫中的老佛爷不喜欢这位嫔主子,所以命人在嫔主子喝的药里加了一味甘遂,而方子中本来就有甘草,这两味同时入药,违反了用药原则里的十八反,导致嫔主子中毒而亡。

本来宫里发生这种事,随便找个理由或者借口就搪塞过去了,但偏偏这位嫔主子,是詹王府的二格格,而詹王府本来就和白家有着深仇大恨。

既然嫔主子是喝了白颖园开的药后死的,詹王府就想利用这个机会,把自己的仇报了。

于是詹王爷天天上书,请求老佛爷彻查此事,明里是给老佛爷施加压力,暗里是想把白家当做罪魁祸首来处置。

白家知道詹王府在上下打点,要将白颖园置之死地。白老爷白萌堂着急得不得了,病急乱投医,他想到了一招,既然詹王爷能往宫里递谏书,那他也能递呀!

《大宅门》:白颖园被判斩监候,里面藏着白文氏最精心的算计

他也可以恳请太后老佛爷重查这事,让已经入了大牢的白颖园重见天日。

老二白颖轩媳妇白文氏,当时就提出了反对意见,她想制止公公这么做,但是让公公给呵斥了。

结果白老爷的谏书呈进去,换来的是对白颖园“斩监候,秋后执行”的判决。

其实这个结果,白文氏心里明镜似的,不然她当时不会反对。但她并没有极力反对,因为她心里正打着小算盘。

《大宅门》:白颖园被判斩监候,里面藏着白文氏最精心的算计

明眼人都清楚,白老爷这样一封谏书,肯定会激怒老佛爷。

老佛爷故意要除掉一个她不喜欢的嫔妃,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谁也不敢问她太后老佛爷的罪。

白萌堂的谏书递进去,老佛爷怒了,正好拉白颖园来顶罪,一口咬定药方就是他开的。

白文氏猜中了这个结果,但她没有拼尽全力来阻止,换来的是白颖园被判死刑。从这件事之后,公公开始对这个二儿媳十分信任,总觉得她的所有决策都是正确的。

白文氏得手了,公公把家里和柜上的钥匙都交给了她,但是这时候白家在世间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

《大宅门》:白颖园被判斩监候,里面藏着白文氏最精心的算计

老大被判刑,老大媳妇含恨自杀,而白家100多年传承下来的中医医馆,也被宫里查封了。

白文氏可谓临危受命。

公公临终前,把家里祖传的秘方交给了白文氏,并且是在屏退了家里其他人的情况下。

公公当时已经只剩下半口气了,残喘着交待后事,明知道那时候再有一个或喜或悲的刺激,公公都会因为心脏承受不了而咽气,但白文氏还是故作聪明地把大伯白颖园没有死的消息告诉了公公。

公公太激动,一口气没有提上来就过世了,从此秘方,也稳稳地到了白文氏手中。

《大宅门》:白颖园被判斩监候,里面藏着白文氏最精心的算计

掌握政权的每一步,都伴着对手甚至同伴的牺牲。

白文氏就是这样,坐稳了自己的当家之位。这个女人的果决和勇敢,甚至狠心,都值得佩服,甚至,有些让人望而生畏。

20年后重看这部剧,才发现了白文氏这样的女人,走到觊觎当家的那一步,是有多么的无奈。

1、 丈夫憨傻无能。

白文氏的丈夫白颖轩,给詹王府没有出阁的大格格看病时,直接说出对方怀孕了,导致詹王爷大怒,将白家的车马砸烂刺死。

但白颖轩傻傻地搞不清楚状况,还拦住王府的管家要车马费。

白颖轩的傻和憨,就体现在这里。詹王府声名在外,这位大格格到底有没有嫁人,白颖轩难道不知道?但他还是不管不顾地当着王爷家下人的面和詹王爷道喜,恭喜他要当外公了。

但凡情商高一点,都会懂得要将这件事情压一压,留点时间来思考或者是和家里人商量,到底应该怎么给詹王府一个交待。

但他就是这么就事论事地把事情给说出来了,詹王爷怎么能接受得了这个结果呢?他当然选择相信自己的女儿不会乱来,而不是相信一个外人的医术。

《大宅门》:白颖园被判斩监候,里面藏着白文氏最精心的算计

对于这点,白颖轩自己也是承认的,三弟白颖宇质问他:我们家轮到一个女人做主了吗?

白颖轩垂着头说了这么一句话:有什么办法呢?现在家运不济,阴盛阳衰啊。

说明白颖轩很清楚自己有多大本事,所以他不反对这个家交给他老婆当。

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如果没有一棵大树,自己就得做一颗大树,白文氏明白这个道理,她很清楚自己的男人依靠不了,她只能让自己强大。

2、 公公做事冲动,作为一家之主,拿捏不住分寸,导致家道中落。

公公白萌堂去世前,之所以白家已经在走向衰落,全都是因为他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在重大的决策上一意孤行。

《大宅门》:白颖园被判斩监候,里面藏着白文氏最精心的算计

公公觉得白颖轩没有给詹王府的二格格看错病,但最后白颖轩受了一通侮辱回来,他气不平。

所以他再次上詹王府给大格格看病,就是想报二儿子的被辱之仇。他给格格开安胎的药方,让格格的一对双胞胎在肚子里安然长大。

最后大格格临产,白萌堂还带着白颖轩上门去挖苦和嘲笑詹王爷,导致两家关系彻底破裂。

这件事,也成了日后詹王爷逮着机会一定要将白颖园置于死地的导火索。

在白萌堂多次上门给大格格看病并且开出安胎处方的时候,白文氏就曾多次说过这样做是不妥的。

并且最后白萌堂要上詹王府道贺和要求陪车马的事,白文氏也曾阻止过,但他表示自己坚决不能忍。

《大宅门》:白颖园被判斩监候,里面藏着白文氏最精心的算计

詹王府未出阁的大格格生下一对双胞胎,王府里必定会乱成一锅粥,而王爷自己当初误会了白颖轩,自然心里有数。

但偏偏白萌堂还要上门去踩上一脚,把王爷的脸面踩在地上揉。

人在江湖行走,冤家宜解不宜结,白萌堂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白文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对这个掌握着全家大权的公公十分失望。

为了家族命运,白文氏只能将大权掌握到自己手上。

3、 大哥白颖园心善,但是非不分,只会和稀泥。

作为白家的长子,白颖园的医术最高,并且有一副好心肠,路遇穷苦病人,会毫不犹豫地把她救起,分文不收不说,还给她送药送钱。

但是白颖园的缺点也很致命,那就是他无底线地为别人考虑。

三弟白颖宇,就是白家的一个败家子,游手好闲,专门结交一些狐朋狗友,还会利用出门采买药材的时候,中饱私囊。

明明知道三弟昧下了不少钱财,但老大还是不肯说他一句,账上的钱少了,他便把自己的钱往里垫。

《大宅门》:白颖园被判斩监候,里面藏着白文氏最精心的算计

三弟做下那么多缺德的事,老大也不肯告诉父亲,觉得父亲年纪大了,不能让父亲生气。

哪怕自己往公家垫钱垫得倾家荡产,白颖园还是不肯醒悟,觉得自己做老大的,就应该让着点,吃点亏。对三弟的胡作非为,他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白文氏和牢房看管串通,帮助白颖园外逃,白文氏在给他准备包袱的时候说了一句:这家怎么这么穷啊!

明明是一个有着百年威望的大家族,生意做到了皇宫里,但白颖园的小家却一穷二白。

为此大嫂和白颖园吵过不少架,白文氏也帮着劝过不少,但白颖园还是不能醒悟。

聪明如白文氏,她又何尝不知道,这样没有是非观,不能主持正义的大伯白颖园,也是不具备管理这个大家庭的能力的。

4、 三弟白颖宇不务正业,自私自利且心狠手辣。

整个家族里,白颖宇最不服这个家交给了二嫂当。他到处诋毁自己的二嫂,还唆使别人来对付她。

白颖宇从小被父母宠惯了,成家以后还是只顾自己的小家,出门采办一次货物,能坑出一万多两银子来。

《大宅门》:白颖园被判斩监候,里面藏着白文氏最精心的算计

并且他还理直气壮,觉得大哥和二哥也会这么做。完全不顾自己捅下的篓子,大哥得费多大的力才能补起来。

在白家败落以后,白颖宇甚至还和外人勾结,一同来算计白家的家业。

更别说白颖宇带着自己的侄子、白文氏的儿子白景琦去春香楼喝花酒了。年幼的白景琦跟着三叔去买醉,看着三叔左搂右抱。

白颖宇竟然还把自己身边的姑娘使唤着去伺候白景琦。

就这样的男人,要是白文氏不把当家权篡在手里治他一治,恐怕白家迟早都会沦落到一家人上街要饭。

以上这些,就是白文氏当时的处境,方方面面都逼迫着她,必须为这个家出头。

虽然白文氏在掌权之路是坎坷的,也是艰辛的,更是无奈的,但是她势在必得,因为她无路可退。

《大宅门》:白颖园被判斩监候,里面藏着白文氏最精心的算计

就算有些举措看上去不那么光彩,但同为女人,我真的可以理解她的不得已而为之。

《三十而已》里的陈屿对钟晓芹说:家就应该是避风港。钟晓芹反驳他说:都想避风,那谁当港啊!

可是在白文氏那个年代,不能因为丈夫不能当港就离婚,她能做的,只有咬紧牙关,给一家人当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安胎   都会   宅门   秋后   老佛爷   车马   大伯   主子   医术   大权   王爷   老爷   公公   王府   大树   大哥   精心   白颖   白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