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白文氏一生磊落受人敬仰,却在这两件事上犯了致命的错

《大宅门》里,白老太爷白萌堂在去世之前,把家里和柜上的钥匙都交给了白二爷的太太白文氏,当时白家正在经历动荡,眼看着就要走向衰落。

白文氏临危受命,不负重托,最终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重新拿回属于自己家族的商号,并将其发扬光大。

《大宅门》白文氏一生磊落受人敬仰,却在这两件事上犯了致命的错

这个女人不仅事业做得好,家庭也打理得井井有条。

白家三房中,大爷因故永远回不了家,大夫人已经故去,三爷生性顽劣,不服管教。

但白文氏不仅把大爷家的几个孩子抚养长大,还将他们成家以及成家之后的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哪怕是对待一直和她唱反调的白三爷,也总是手下留情,以致白三爷在外人面前也给自己的这位二嫂竖大拇指表示敬佩。

白文氏出殡的时候,各大门大户,不论之前是敌是友,都在沿途设了灵棚,以示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太的敬重。

白文氏的一生,是惊险的一生,是坎坷动荡的一生,白家的后代子孙,也应该永远铭记白家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有勇有谋的女人,为家族的兴与荣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然而,是人都会有缺点,有软肋。

白文氏一生中,在两个决策上出现了重大失误,一个直接导致丈夫过早离世,一个间接导致自己从小疼爱的孙女,生下的孩子被人抱走。

1、收留赖皮韩荣发。

我一直不明白,为何白文氏在处理韩荣发的事情上,会如此糊涂。

《大宅门》白文氏一生磊落受人敬仰,却在这两件事上犯了致命的错

白家大爷从监狱逃走的那天晚上,监狱里正好有位姓韩的死囚犯因病去世。刑部大狱的两位官爷,为了报当年白家的恩,硬把这位姓韩的犯人说成是白大爷,交给白家收尸下葬,而真正的白大爷,在官爷和白文氏的帮助下逃到了他乡。

事情本来做得天衣无缝,两位官爷连韩姓犯人的家庭背景都调查清楚了,这人没有后代,而且被判了死刑,所以没有人会追究他的去向。

但没想到多年以后,有一个叫韩荣发的穷小子,居然自称是这个韩姓犯人的儿子,上白家门要求见白大爷。

白大爷尚在人间的事情,只有白文氏一人知情。其他人觉得莫名其妙的时候,白文氏屏退了所有人,单独和韩荣发进行交涉。

白文氏想要先稳定韩荣发,这个做法是没有错的,因为当时她并不知道这个叫韩荣发的人,到底对当年的事情有多少了解。

但白文氏错就错在,她居然当场就承认了韩家对白家有恩,这不就是承认了白大爷被暗度陈仓的事实了吗?

《大宅门》白文氏一生磊落受人敬仰,却在这两件事上犯了致命的错

剧中白文氏和韩荣发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白文氏:我不是和你说了嘛?二十年前大爷问了斩监候,死在大狱里了。

韩荣发:是我爸爸替他死的,他怎么会死呢?

白文氏:这么说,你是韩家的人?

韩荣发:我爸爸韩思新,是替你们家大爷顶的罪名,这是我妈临死前告诉我的。

白文氏:可是我怎么听说这韩家没后代呀?

韩荣发:怎么着,你咒我们家断子绝孙对不对!

白文氏和韩荣发的私聊,就这么轻易地承认了当年韩思新是顶白大爷的罪死的。对于一个手握家族大权,并且见惯了风雨的女强人来说,这个做法未免太欠考虑。

光凭韩荣发的几句话,并没有真凭实据,白文氏就把韩荣发这么一个无赖放在家里供养了好几年。

韩荣发在白家好吃懒做,自视甚高,大把大把地花银子,还觊觎白家小姐们的美色,调戏香伶,又强行猥亵玉婷,甚至异想天开,想要娶玉婷,做白家的女婿。

《大宅门》白文氏一生磊落受人敬仰,却在这两件事上犯了致命的错

韩荣发是以白文氏远方亲戚的名义留在白家的,其恶劣行径和行事作风,让白家上上下下怨声载道,最后终于导致悲剧发生。

韩荣发再一次要强行亲吻玉婷的时候,被白二爷拿着花铲追砍,过程中又气又急的白二爷不小心摔了一跤,连后话都没有交代清楚就命归西了。

事实证明,韩荣发并不是什么韩家后人,他只是白家的仇人武贝勒的一颗棋子。

白家和韩荣发彻底闹翻的时候,武贝勒借此又掀起了一场风雨,在朝廷上坚称白家大爷的事情有猫腻,白家供养了韩荣发那么多年,就是最好的证据。

要不是因为心虚,白家为什么要养这么一个无赖小子这么多年呢?

所以,白文氏当时的妇人之仁,不仅害死了自己的丈夫,还送给了仇家一个把柄。

韩荣发找上门时,白文氏如果一口咬定白家大爷已死,否认和姓韩的一家有任何瓜果,并且利用自己当时的宫廷关系,给韩荣发定一个勒索敲诈的罪名,后面就不会把整个家族的处境推到那样被动的地步了。

2、抢走杨九红的女儿白佳莉。

杨九红在济南生下白佳莉后,她听从了白家堂姐白玉芬的建议,把孩子带到了北京。

白玉芬本是好意,觉得事已至此,孩子都生下来了,白文氏会看在孙女的份上,接纳杨九红。

但是终其一生,白文氏都没有承认杨九红姨太太的身份,并且蛮横地把幼年的白佳莉抱走了,理由是她的孙女,不能有那样一个妈,不能由那样一个妈抚养。

《大宅门》白文氏一生磊落受人敬仰,却在这两件事上犯了致命的错

白玉芬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户人家里,纳窑姐当姨太太的多的是!”

说明杨九红回白家,并不是什么天理不容的事情,但是白文氏却始终强硬地阻止。

尤其是夺女这一步,走得让人看着愤怒。

杨九红可以没有进白家的资格,可以没有当姨太太的福分,但是她不能没有当妈的权力,白佳莉是她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孩子,结果连抚养她的权力都没有,这对一个母亲来说,是一种怎样的痛。

白文氏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欺压了一个手无寸铁的女人,这是那个特定的年代给她的价值观促使的。

但纵观整个剧情来看,白文氏这么做,并没有为孙女白佳莉好,相反,是害了她。

白文氏很疼这个孙女,一直把白佳莉带在身边亲自抚养,但是她一直给白佳莉灌输的,是母亲杨九红的不堪,以及对杨九红的憎恨。

白佳莉就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她莫名地恨着杨九红这个可怜的女人。

《大宅门》白文氏一生磊落受人敬仰,却在这两件事上犯了致命的错

一直到自己长大成人,当了母亲,白佳莉对母亲还有那么强烈的恨意,并且绝不认自己的母亲。

痛苦不堪的杨九红,重复了当年白文氏对她用的那一招,她趁白佳莉不注意,把白佳莉的女儿抱走了,并且说孩子是她的孙女,她有权力决定谁来养她。

杨九红做这件事的时候,神态活脱脱就像当年的白文氏。她的狠心,让人唏嘘。

要不是当年白文氏夺走了她的孩子,让她看着自己的孩子却不能近前,也不能听她叫一声妈,杨九红的心里也不会藏满了恨。

正是这种满溢的恨,让她想要要一个发泄的出口,于是她瞄准了白佳莉的孩子。

是的,她内心曾经历过那么多的痛苦,无人诉说,无人理解,她只有让别人也经历一遍,内心才能得到一丝的平衡。

《大宅门》白文氏一生磊落受人敬仰,却在这两件事上犯了致命的错

表面上看,杨九红是可恨的,她把自己的痛苦同样强加到了女儿身上,但是究其根本,这样的悲剧早在白文氏夺走她的白佳莉的时候就注定了。

可惜,一直到晚年,白文氏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会给孙女带来怎样的痛苦,她在临终的时候,都坚决不允许杨九红戴孝,她对杨九红的态度,只会让白佳莉心中感受到更多的屈辱。

不论是白二爷的结局还是白佳莉的下场,都不是白文氏的本意。

在处理韩荣发的事情时,白文氏一时心善,生怕委屈了自家的恩人,才会糊涂地认下他,任他在家胡作非为好几年。

在处理杨九红的事情时,她又那么狠心,坚决不放过这个因为身世不好而误入歧途的女人,导致两代女人因此怨恨和痛苦一生。

当年我一直看不懂白文氏的这些做法,但如今我才明白,这才是人性最真实的样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事风格和准则,有些人重情义,有些人重作风,只是恰恰,在白家大宅门里,白文氏感恩韩家人救了白大爷,而又十分憎恶曾为青楼女子的杨九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贝勒   生下   姨太太   宅门   犯人   孙女   后代   大爷   权力   当年   痛苦   事情   母亲   家族   孩子   女人   白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