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曹操的究竟是怎样的呢?

三国中曹操在我们的印象里是一个多疑,狡诈,狠毒,而且善于表演。但历史上的曹操是不是真的如三国演义里的描述一般吗?尽管曹操真正意义上并不是宽厚爱人,仁德亲厚之人,但也绝对不是像三国演义里那样心狠手辣,多疑,处处算计人。起码从历史的角度来,曹操的雄才伟略是真的。看他写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以及《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个气派真的不像是一个心狠狡诈之人能够写的出来的,之后很多诗词学家称赞曹操是个英雄,鲁迅也曾评价曹操:“其实曹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的”。可见曹操也如同秦始皇是被冤枉至深之人啊。

历史上曹操的究竟是怎样的呢?

说到曹操,肯定会想到那句话:“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呢,大家也肯定知道,三国演义里提到,曹操刺董不成,跑到中牟县,在中牟县被抓,又被陈宫给放了,带着陈宫一起逃到成皋县吕伯奢(曹操父亲的故交)的家里。结果曹操因为多疑把吕伯奢全家十几块全杀了。逃的路上刚好遇到打酒回来的吕伯奢,结果又把吕伯奢杀了。

《魏书》记载: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败,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吕伯奢的家人想抢劫曹操的财务,结果被曹操全部杀了,我觉得这个并不是真的,《魏书》是魏国的史官记载自己的统治者的故事,可信度不高。《杂记》里记载: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之,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意思是说,曹操听到食器的声音,以为吕伯奢家人要加害自己,情急之下把吕伯奢家人全杀了,发现自己误杀以后很凄怆的说了,宁可我对不起别人,也不要别人对不起我。这个更可信一点,但是是很凄怆的说的,也是特别的不忍,为了减轻自己的一点心理负担,在这个背景下说出来的。并非三国演义里写的杀完人之后一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历史上曹操的究竟是怎样的呢?

在一个徐州屠城这确实是曹操所为。徐州屠城的背景,大家也知道,曹父曹嵩途径徐州,陶谦派手下张闿一行沿途保护,但是张闿见财起意,杀害曹父一行人,曹操大怒,带着兵就杀向徐州来了。但历史上也并不是三国演义里所写的那样,历史上陶谦历来对曹操不满,曹操请父亲曹嵩去许昌,被陶谦得知,曹父其实也并并未从徐州走,而是走的山东泰山,陶谦带着人赶到山东泰山把曹嵩杀了。曹操在极端悲伤的情况下,选择攻取徐州,攻取徐州还有另外一层原因,就是曹操对徐州垂涎已久,正好借此机会拿下徐州,在极度悲伤的情况下选择屠城,不得不说这是曹操曹操军事史上的一大污点。

历史上曹操的究竟是怎样的呢?

历史上另一种方式的诬陷,曹操杀华佗。华佗都知道一代神医,曹操一直患有头风,听闻华佗医术高明命人找到华佗请华佗治头风,华佗给出治疗方案,开颅取出风涎,大家想想就现在的条件看来开颅手术也是一个很大的手术,在东汉期间可能吗。肯定不可能啊,所以说三国演义写的这段与正史不相符。真实历史上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在《三国志》中,也明确写出了,华佗多次以妻子病重推辞为曹操治病,经过曹操调查发现华佗以老婆病种糊弄自己的,这样一来把曹操的病情全给耽误了,《后汉书》记载他:“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所以曹操才把华佗抓起来杀了。并不像三国演义里写的那样。

历史上曹操的究竟是怎样的呢?

可以看出曹操并非三国演义里写的多疑,狡诈,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战略家,军事家,还是文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中牟县   后汉书   魏国   仁德   华佗   见财起意   凄怆   泰山   徐州   太祖   狡诈   多疑   山东   演义   家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