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与文化自信

论及大连日文化街现象的时候,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文化入侵”和“文化植入”的问题,这不是耸人听闻,也并非杞人忧天,历史的教训都摆在那里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吗,牢记教训,才不会重蹈覆辙。

有人说,这是缺乏文化自信,或曰:要有文化自信——其实说这话的若是真的在强调重塑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那自然是不错的,可惜他们多半是让人们啥也别做,就那样懒洋洋地看着就好,就那样躺在先人们流血流汗缔造的文化上享受着——他们把这叫做“自信”。


蝉与文化自信

我倒觉得这很像“蝉”的自信。

八旗子弟们拎着鸟笼子满北京闲逛的时候,何曾不自信?

北宋靖康之时,文化何等繁盛,那时的达官贵人谁不自信?

无论是提醒国人要保持文化自信,还是督促国人要强化文化自信,都没错,但遗憾的是,在大连日文化街的问题上甩出这个问题,是嫌弃人们多事、碍眼吧?

很不妥当。

一个民族,自然要有文化。没有文化,‍‍就没有了自信,你就不知道你是谁?不知道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不知道自己的精神追求、文化信仰,‍‍也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而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了主心骨,就会什么都害怕,什么都不相信,人就会掉进虚无的泥潭……文化和‍自信是生命的必需品——文化自信是民族的性格,都是绝不可缺的。


蝉与文化自信

我们中国的文化本来一直都是积极而自信的。从神话中的精神特质到《易经》中的“君子自强不息”的总结宣言,从“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到“文景之治”和“盛唐气象”,从顾炎武慷慨激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深情告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华民族自儒墨道各家一路走来,文化相互交融一脉相承,无不充满自信,睿智而无畏!


蝉与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本就是世界的奇迹,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的文明都中断了风化了,‍‍啥都不见了,可是我们‍‍5000年的文明还在延续……说这些,是说我们从不缺乏文化自信,也绝不会为了一些跳梁小丑的闹剧而怀疑自己的文化,但是,自信不等于自傲,更不等于麻痹大意固步自封,尤其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忘记历史教训,忘记国破家亡的耻辱。


蝉与文化自信


没错,我们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足以自豪,但我们不能靠炫耀这些吓退或折服觊觎者乃至入侵者吧?有个网友还说”应该不战而屈人之兵“,我简直要笑死,如此智慧用在这里就成了笑话!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自信着继承着,时刻警惕着,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展着强大着,同时仍然要防止城门失火,警惕着月黑风高夜的大漠弯刀,以及内外勾结祸起萧墙……文化好比辉煌的宫殿,一把火照样能破坏殆尽,时刻警惕保卫祖国,防止军事入侵小心文化入侵和文化植入,永远没错——尤其对日本,因为这是一个近两千年来一直梦想着亡我中华之国。


蝉与文化自信

记住,我们的文化自信曾有过波折,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个阶段,我们民族的文化历经坎坷,屡遭践踏,几乎断裂。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尤其是帝国主义殖民文化、买办文化的侵蚀,曾经一度使国人丧失了对传统文化应有的重视和尊重,文化自信一度演变为文化自虐……

所以,再强大的文化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重塑更新,都需要警惕外来的危险——要时刻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有“敌国外患”恰恰是激励图强的动力……但无论怎样,都不能喊着“文化自信”而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或是对危险视而不见,高枕待旦,那就真离祸事不远了。

我想起了“蝉”这个善良的昆虫。


蝉与文化自信

它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针刺成一排小孔。一根枯枝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多少卵呢?几百个吧。

为什么产这么多呢?是因为它的“文化自信”——也可以说是不自信。

它产卵时,始终面临着危险,但它坚持着那些网友说的那种“文化自信”,坚持不做出任何回击,以保持自己的“自信”,结果呢?它的许多卵都成了人家繁育后代的美食。


蝉与文化自信

它的不自信在于:它只有使劲产卵,多达300多个,以致敌人吃不完,于是剩下的幸存的卵,就是蝉的文化继承者了——注意,这只是幸存者。如果这只蝉不幸遇到多只蚋,那就只有“绝代”了。

这个危险来自一种很小的飞虫,叫蚋,它和蝉相比就太渺小了,所以,庞大的蝉从理论上讲可以很自信,自信到基本无视蚋的存在。


蝉与文化自信

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蝉卵刚产出,蚋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但蚋却很镇静,一点也不怕,动作自如。它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以后,入侵的蚋的幼虫会先发育出来,并以蝉卵为食——母蚋虫完全靠掠夺蝉来发展自己,养活家族——赤裸裸的侵略吧?

蝉看着敌人的入侵行为,没有愤怒吗?有,但它的基因里除了自信就是被动防御——这个防御措施连龇牙吓唬都算不上,就是多产一些蚋的“食物”,让它吃不下,以此延续家族文化——只是延续。


蝉与文化自信

蚋面对庞然大物,竟然丝毫不惧,因为它知道这家伙无所作为,连适时出击和坚决捍卫都不懂,于是蚋的家族变得更为壮大……

我们不需要蝉的自信,我们也不能在大连日文化街问题上无动于衷,不能就那么懒洋洋地看着——那不行!这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利国   靖康   鸦片战争   巴比伦   盛唐   自信   文化   帝国主义   国人   教训   危险   时刻   民族   家族   文化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