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贵振:低俗的“婚闹”当休矣 (杂文)

邓贵振:低俗的“婚闹”当休矣 (杂文)

低俗的“婚闹”当休矣

(杂文)

文/邓贵振

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庄重、神圣且欢乐喜庆的大事,在亲人朋友的祝福声中,走向婚姻殿堂,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国庆节前后的金秋时节,是结婚的高峰期,我也参加了几次婚礼,对婚礼中不文明的婚闹行为觉得不吐不快。

场景一:在农村老家,一亲戚儿子结婚,婚礼的头一天下午,闹婚就开始了,新郎的所谓同学朋友或村里年纪相仿的小年轻,十几人把新郎扒光衣服,只剩一件裤头,用绳子牵着游街,并围着整个村转了一圈,起码有四、五里地远,围观者众。第二天举行婚礼,又是一顿折腾,撕扯拉拽,抹得脸上像小鬼,衣衫不整,灰头土脸。公公婆婆也不能幸免,用白菜疙瘩往脸上抹上锅底灰,穿上跑秧歌的傻老婆衣服,挎着破蓝子,拿着破蒲扇,丑态百出,周围看客很开心地欣赏着,不时传出放浪的笑声。

邓贵振:低俗的“婚闹”当休矣 (杂文)

场景二:也是一亲戚的孩子结婚,地点在县城,婚车开到离婚礼现场还有一里多地,新郎新娘就被一群年轻人拦下了车,又是一顿搂抱撕扯,还有人拿酱油往新郎身上浇,拿生鸡蛋往新郎身上招呼,弄得新郎浑身酱油、鸡蛋清、鸡蛋黄滴滴答答往下淌。婚礼结束后,又开始向新郎的姐夫、姑父、姨父等闹“喜钱”,没完没了地闹,把手机抢去,把车钥匙抢去,最后新郎的姐夫拿了三千块钱了事,其他人被闹了多少钱不得而知。

邓贵振:低俗的“婚闹”当休矣 (杂文)

毋庸置疑,闹婚的习俗在民间由来已久,属于一种民俗文化。大喜之日,亲朋好友、乡里乡亲们以文明的方式闹闹玩,开个善意的玩笑,可以活跃和烘托婚礼的喜庆气氛,丰富民间文化生活。可是,近年来,低俗婚闹现象愈演愈烈,方式也越来越下流,除了闹新郎新娘,还闹公公、闹婆婆和其他亲属,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以闹玩的名义耍流氓,以满足自己龌龊卑鄙的心理。还有闹喜钱,不知何时兴起的,且价码越来越高,按说闹个三百二百,买包喜烟抽,买包喜糖吃,哈哈一乐,无可厚非。现在动辄上千,在农村几千块钱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这就失去了闹玩的意义了。一场婚礼下来,婚闹者能闹大几千甚至上万块钱,这与讹诈抢劫何异,也不知道这些钱干什么用了。

邓贵振:低俗的“婚闹”当休矣 (杂文)

近年,在网上也不断爆出因“婚闹”而引发的法律案件。如今进入了现代文明社会,而闹婚的行为和方式却越来越不文明。一些婚闹者打着“闹玩”的名义,对新郎新娘、新郎的父母及伴郎伴娘所做的恶作剧行为,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甚至逾越了法律底线,有的已经涉嫌侮辱或故意伤害,涉嫌对新娘、伴娘进行性骚扰或猥亵。这些恶俗婚闹现象,已经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底线,亟待得到有效遏制。

邓贵振:低俗的“婚闹”当休矣 (杂文)

之所以造成婚闹现象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是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素质低下、愚昧粗俗、以丑为美、缺乏文明意识等,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参加婚礼的大都是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咱这一带又有“结婚三天无大小"的说法,就是说新婚这几天,无论辈份大小、关系亲疏,闹闹玩也无伤大雅。主家碍于面子,大喜的日子不好撕破脸皮,怕扫了大家的兴致,默认了这些过分甚至恶劣行为的发生。致使婚闹者更加有恃无恐,变着花样“恶搞”,把道德和法律统统抛在脑后。但不管以什么名义,披着什么马甲,伤害就是伤害,违法就是违法,闹婚不是伤害他人的借口,闹玩不能没有底线。这些闹婚中的陋习、糟粕必须彻底摒弃。

抵制恶俗婚闹,是每个现代公民的责任,革除根深蒂固的陋习只靠道德约束和百姓的自律是不够的,除了加强宣传以外,违者要根据情节轻重追究法律责任。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政府要将其列入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村、社区进行考核和监督。教育和引导民众增强文明意识,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抵制恶俗婚闹行为。让婚礼回归温馨浪漫,让“闹婚”回归文明祝福。

邓贵振:低俗的“婚闹”当休矣 (杂文)

注:以上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低俗   喜钱   陋习   恶俗   伴娘   块钱   愈演愈烈   杂文   新郎   底线   名义   婚礼   道德   现象   方式   法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