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真的凉了吗?

前几天,国家出台了一份“双减负”文件,可以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关于校外培训,之前就有不少整治措施,社会上关于这一行业的讨论声也不少。但是估计谁都没有想到,国家会出台这样一份直截了当地政策,给教育培训机构判了死刑。


这份文件的全称为《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这份双减文件的发布单位不是教育部,而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要知道,一家是党的最高机关,一家是政府的最高机关。


而且,文件内容并非某个部门制定的局部政策,而是适用于全国的国策。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全国上下都会认真贯彻文件内容,对教育机构进行颠覆性改变。


至于为什么说给教育培训机构判了死刑,可以解读一下这份文件,看看到底意味着什么。


· 校外培训机构将由盈利性转变为公益性机构,直接将机构的性质转变,是最大的变动。现在的培训机构,有哪家不盈利?转变为公益性机构后,还怎么赚钱?别想了,根本赚不了钱。


· 校外培训机构的资金将由银行监管,这一政策简直是牢牢地掐住了校外培训机构的后脖颈,和第一条一起将其命脉掌握在国家手里。公益性机构可不是说说而已,如果胆敢私下建立小金库,或者伪造账户,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 线上线下教学都被监管,无论是学前龄教育、思维类培训、非学科培训,都被囊括在本次整改之中,虽然具体措施有所不同,但足以看出国家在出台这份文件之前将我国的教育市场研究得透透的。几乎所有的教育产业链条都在这次监管范围之内,还包括提供搜题服务的软件,可见国家意志之坚决。


· 资本必须和教育机构脱钩,已经上市的要退市,已经融资的要退股,不允许外资接盘。总之,和资本有关的一律都不许碰。这好像不直接触及到我们,但是对于教育机构本身的影响是很大的。新东方一路狂跌的数据就是投资人对教培行业态度的最好证明。


通过上面的解读大家应该也就知道了教培机构现在面临着多严峻的形势了,这一行业短期的未来已成定局。至于为什么说是短期,这个问题我们一会儿再谈。


这次改革为何会出台?为什么要对教培机构下这么重的手?我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校外培训机构的盛行严重影响到国家人才培养的进程。3岁开始学小学的课程,5岁开始学初中的课程,就算部分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负担过重的压力,也会被众多教育机构制造诸如你的孩子不学就会被赶超这样的焦虑,被迫内卷。


而校外培训行业的逐渐普及,都已经开始影响到公立学校正常的教学安排,学生们的学习进度不一致,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对于不参加校外培训的学生也很不公平。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当下,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拥有了更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其次,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大量使用境外教材,同时雇佣大批外籍教师授课,这对国内意识形态宣传是肉眼可见的冲击。


最后,也是我认为这次改革的推动剂,是为了确保三胎政策的良好落实。就业、房价和教育是压在我们肩上的三座大山,把孩子称作吞金兽可不是没有道理的,现在动辄几百几千的辅导费,就够父母受的。这还没算上为此付出的隐形费用。来回接送、辅导作业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压力这么大,还有谁想继续生孩子?所以国家的这一政策是在为父母减负。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三胎政策事关国本,为了确保三胎政策的施行,国家可以为此牺牲掉一些东西,以换来更长久的发展。


前面我们也说过,改革力度这么大,是很有可能出现问题的。


比如,虽然机构不在了,但竞争依旧在。教育资源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迅速跟上,就永远会有人想方设法地往上游。更多的人开始寻求私教服务,这部分需求有可能会迅速增加,这更加提高了培训的门槛,内卷还会继续,而且会以更加惨烈的方式继续。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家还没有行之有效的针对一对一补课的治理方案,顶多就是禁止正规学校的教师补课办班。不过,一旦私教被确认为非法,这一行业的从业人员就会大量减少了,供需平衡被打破,私教价格也会随之升高。这对于私教从业者来说,当然是能获得超额回报的好方式,不过这也是在违反法律的前提下。


家长愿不愿意承受这样被市场不断推高的价格,也是一个问题。按照这样的趋势,最终只有极少数家庭能够承担这笔高昂的费用,倒是对普通收入家庭的孩子影响不是很大,毕竟有钱的只有少部分人。


再比如,这次改革波及范围这么广,仅国内注册的教培机构从业人员就多达千万,无论是原有资源还是从业人员,都会发生大规模转移。至于转到哪里,国家后续的政策还没有出,谁都不知道。


世界上不存在尽善尽美的改革,也很少能有让所有人都收益的改革,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了整体更长久的发展,这次“双减负”改革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大家不要把这次政策出台当做教培行业改革的终点,改革肯定是要不断尝试、不断变化的,就算这次的力度这么猛,在后续肯定也会还有相关政策跟进,去处理剩下的问题。死扣文件字眼,只能是无用功。


让学生回归校园,由学校安排教学进度,为了公平,也为了教育本身。在校外辅导大行其道的当下,谁还记得教育的本质?都当成了未来获利的方式以及现在的负累。


还是还教育一片净土吧。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点赞+关注哦,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都会   作业   校外   死刑   公益性   很大   方式   政策   机构   孩子   文件   学校   国家   学生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