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航局看见天问一号图片,一手伸向了美国,一手伸向了我国

5月15日,我国航天史迎来了里程碑式的突破——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让我国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第二个通过火星车进行火星表面探测的国家。

美国宇航局看见天问一号图片,一手伸向了美国,一手伸向了我国

(图片说明:祝融号火星车探测模拟)

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之后,世界各国都庆祝这一伟大时刻,美国宇航局也很快就表示了祝贺。不过,没过多久,情况就有变化了。

美国宇航局局长竟然说……

在天问一号传回了第一张火星图像后,美国宇航局新任局长比尔·尼尔森兴奋地将照片打印出来,还和它合了影。他还发推祝贺祝融号取得的成功,并说“美国和全世界都在期待着祝融号的新发现,提升我们对这颗红色星球的认识”。

美国宇航局看见天问一号图片,一手伸向了美国,一手伸向了我国

(图片说明:美国宇航局局长比尔·尼尔森)

然后,这位仁兄就拿着照片去“找领导”了。

在美国众议院的NASA预算听证会上,他拿着这个“铁证”说:中国如今已经成为了美国在航天领域的重要挑战者,为了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和领先优势,美国宇航局需要更多的预算

说真的,在天问一号发射之前,我们介绍过这次探索火星的许多意义,比如了解火星气候、寻找火星水资源、正式展开我国的火星探索……

美国宇航局看见天问一号图片,一手伸向了美国,一手伸向了我国

(图片说明: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

但是,谁承想,我们的火星探测任务竟然还有一个更加“伟大”的意义,那就是督促美国宇航局进行更大力度的航天探测投入。考虑到美国宇航局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航天机构,这也算是促进人类航天和天文探测技术的发展了。

我国一辆火星车的发射,竟然促进了全人类航天事业的进步,这是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我们格局不够大吗?

美国宇航局看见天问一号图片,一手伸向了美国,一手伸向了我国

NASA的预算问题

网上喷这件事的文章已经足够多了,我也不想拾人牙慧。在这里,借着这个话题,咱们来聊一聊别的信息。

美国宇航局的年度预算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了225.59亿美元,今年更是达到了233亿美元。不过,考虑到通胀的因素,更加客观的衡量标准,是该费用占美国联邦整体预算的比例。这个数字在1966年达到了巅峰,因为那个时候美苏冷战正激烈,阿波罗计划也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着。

美国宇航局看见天问一号图片,一手伸向了美国,一手伸向了我国

(图片说明:美国宇航局每年预算占联邦总体的比例)

不得不说,美国宇航局每年的预算确实很高,我国在航天方面的投入虽然位列世界第二,但和美国的差距相当大。这不是重视程度的问题,而是我国确实很节约,相同的航天项目,我们花的费用确实比美国少得多。

美国宇航局花钱不仅多,而且有点“狠”。以著名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来说,最初的预算只有5亿美元,如今花了差不多100亿,还没上天呢。

和我们希望航天人能够有更丰厚回报的心态不同,美国老百姓对于宇航局的开销并不满意,并且认为NASA花的钱比实际公布的数字要大得多。然而实际情况是,根据2009年的一项数据,大部分美国人上缴的个人所得税中,只有不到9美元被花费在了美国宇航局。

美国宇航局看见天问一号图片,一手伸向了美国,一手伸向了我国

(图片说明:毅力号火星车)

这就是美国宇航局和美国老百姓之间的矛盾,一方嫌得到的钱少,另一方觉得花钱多;一方面是美国天文学家带头呼吁大家意识到航天事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有些人甚至组织运动试图让美国政府将航天局的预算削减到上世纪末的水平。

美国宇航局:我真不是啃老族

美国宇航局本身也很无奈:我又不是啃老,我也挣钱啊!

1971年11月MRIGlobal就发表过一份报告指出:1958-1969年期间用于民用太空研发所花费的250亿美元,到了1971年已经取得了520亿美元的回报,并且未来还将持续受益。说真的,这一点还是值得世界各国航天局学习的。

美国宇航局看见天问一号图片,一手伸向了美国,一手伸向了我国

(图片说明:阿波罗登月)

别的不说,这二百多亿美元还创造了三十多万个工作岗位,这对于美国的经济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美国方面也在想办法进行宣传,试图说服他们的百姓(客观地说,任何国家都有这样的普通人,我国也有)。

说真的,我个人还是希望美国宇航局得到更多预算的,毕竟科(bu)学(shi)无(wo)国(jiao)界(qian),这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宇宙,看到更加精彩的宇宙图片和太空知识,推进人类航天事业和天文学的发展。如果真的是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督促”了美国,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的。

美国宇航局看见天问一号图片,一手伸向了美国,一手伸向了我国

不过,正如前面所说的,美国政府那边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除了本身的经济压力外,还有来自于美国老百姓的压力。至于最终美国宇航局能够获得多少预算,那就不是我们今天能讨论的内容了。

美国宇航局在将一只手伸向美国议会要钱的同时,又将另一只手伸向了我们。他们不仅想要更多的钱,还想跟我们要数据。

这条消息不是来自于美国宇航局,而是来自于彭博社,这条新闻从标题开始,就毫不隐晦地想要我们公开数据。而说到其中的原因,真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美国宇航局看见天问一号图片,一手伸向了美国,一手伸向了我国

(图片说明:彭博社的新闻)

美国为什么需要我们的数据?

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希望我们分享数据了,相信大家还记得,去年我国成功凭借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月表采样返回项目时,美国宇航局方面就曾经表示,希望我们将天问一号的相关数据公布出来。

很多人会纳闷:美国一共有差不多382公斤的月壤样本,竟然还想要我国的月壤数据;他们有5辆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进行过或者正在进行探测,却要跟我们要火星探测数据,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现在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用。

美国宇航局看见天问一号图片,一手伸向了美国,一手伸向了我国

质量7.349*10^22千克的月球,只有几百千克的月壤;直径6779公里的火星,只有几台火星车,怎么可能完全了解这些天体呢?如果可以的话,谁不想多发射点探测器。实际情况是,除了上面提到的经费因素之外,火箭发射能力等方面,也都不允许我们如此大规模的探索。

简单说,人类整体的技术水平,仍然导致我们被“困在”地球,无法突破。我们的确需要合全人类之力进行探索,才能更快地了解这个宇宙。不过,本着礼尚往来的机会,如果美国宇航局真的想要我们的数据,那么我们也希望能够和他们对等交换……

美国宇航局看见天问一号图片,一手伸向了美国,一手伸向了我国

(图片说明:嫦娥五号)

但问题不止在于此,因为彭博社的这篇文章中提出的需要我们数据的理由,竟然是希望我们“透明”“公开”。说真的,我们是很难理解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透明,难道是像汽车玻璃一样,从一侧可以透明地看到另一侧,另一侧却无法透明地看到这一侧?

总之,我们很希望世界各国能够毫无芥蒂地联合起来,共同探索宇宙。但任何合作,都要建立在平等之上。我们甚至已经将FAST开放给了全世界,也希望全世界这样的项目会越来越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宇航局   美国   尼尔森   阿波罗   美国政府   火星   我国   图片   世界各国   航天   预算   宇宙   透明   美元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