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李小龙逝世46周年Ⅱ李小龙原创故事《无声笛》为何一再跳票?

纪念李小龙逝世46周年Ⅱ李小龙原创故事《无声笛》为何一再跳票?

李小龙在印度

李小龙一直有一个梦想:制作一部能够向世界展示武术的魅力和含义的电影。早在1968年,他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但李小龙也意识到,以他的黄种人身份,只能在电影或电视中担任小角色。他着手写了一篇大约18页的草稿,将其取名为《无声笛》(《The Silent Flute》,或被译为《沉默的长笛》、《无音箫》,以下统称《无声笛》)。长笛是灵魂召唤的隐喻,只有一些人可以听到。在寻求最终真理和自我理解的过程中,寻求者将面临各种考验,经历启示,面对斗争以及他自己的疑虑和恐惧。

纪念李小龙逝世46周年Ⅱ李小龙原创故事《无声笛》为何一再跳票?

李小龙手稿

李小龙非常清楚他在演艺界没有多少经验,而且没有好莱坞电影公司会冒险在一部由一位几乎不为人知的东方演员扮演的电影中投资。所以李小龙决定用他著名的学生来完成这个项目。他还做好了准备,在影片中扮演四个不同的次要角色。

李小龙清楚的知道他想向观众传达什么,他找来斯特林·西利芬特帮助他写剧本,并计划让史蒂夫·麦昆出演男主角。但是史蒂夫麦昆跟李小龙一样,是个非常骄傲的人。他告诉李小龙,这部电影会让他成为明星,但是自己已经是明星了(这让李小龙暗自较上了劲,还引发了下文中的一件趣事)。于是李小龙找来了另一位好友:詹姆斯·柯本。

纪念李小龙逝世46周年Ⅱ李小龙原创故事《无声笛》为何一再跳票?

斯特林·西利芬特与李小龙

斯特林·西利芬特(StirlingSilliphant),好莱坞著名编剧,原美国国家击剑队队员。代表作《盲人追凶》、《火烧摩天楼》、《炎热的夜晚》(获1968年第4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等。

纪念李小龙逝世46周年Ⅱ李小龙原创故事《无声笛》为何一再跳票?

李小龙葬礼,左一詹姆斯·柯本,右一史蒂夫·麦昆

史蒂夫·麦昆(Steve McQueen)与詹姆斯·柯本(JamesCoburn),皆为好莱坞著名男星、李小龙的好友、李小龙西雅图葬礼抬棺人。他们向李小龙学习武术,同时传授李小龙演艺方面的经验。

李小龙与詹姆斯·柯本、斯特林·西利芬特进行了多次会谈。他们希望在泰国,日本和摩洛哥拍摄这部电影,电影中的人物以他们的母语对话。詹姆斯·柯本和斯特林·西利芬特打算再聘请一位专业编剧,然而此人将李小龙的想法改的面目全非,他们不得不自己编写剧本。华纳对此很感兴趣,但是提出了一个不可挽回的条件:华纳曾在印度制作一部电影,有大量卢布无法取回,而印度政府又拒绝移交给美国。如果这部电影在印度拍摄,正好可以利用那一笔“死钱”。这不符合李小龙最初的想法,他认为这应该是在日本拍摄的东方故事,印度无法提供他想要的风景,也没有任何武术家能达到他的要求。但这个条件聊胜于无,三人表示可以接受。

李小龙非常兴奋,在给黄淳梁的信中他写道“最近,我成立了一家电影制作公司,我还写了一篇故事《无声笛》。詹姆斯·柯本和我将参与其中,斯特林·西利芬特是剧本的作者,他是一位著名的编剧。我们计划制作有史以来第一部在好莱坞制作的功夫片,前景非常好。在六个月内,将开始拍摄。所有参与这部电影的人都是我的学生。未来史蒂夫•麦昆也可能和我合作,我对此感到非常兴奋。”

“现在是我们拥有东方英雄的时候了。”李小龙说,“在这部电影中,会有一些东西触及不同层次的人。将有足够的暴力来满足几乎任何人。然后将会展现一个人的成长,以及柯本如何与人相遇,发现死亡与爱,寻找终极真理。”

纪念李小龙逝世46周年Ⅱ李小龙原创故事《无声笛》为何一再跳票?

李小龙在印度

纪念李小龙逝世46周年Ⅱ李小龙原创故事《无声笛》为何一再跳票?

李小龙在印度

纪念李小龙逝世46周年Ⅱ李小龙原创故事《无声笛》为何一再跳票?

李小龙在印度

纪念李小龙逝世46周年Ⅱ李小龙原创故事《无声笛》为何一再跳票?

李小龙在印度

纪念李小龙逝世46周年Ⅱ李小龙原创故事《无声笛》为何一再跳票?

李小龙在印度

纪念李小龙逝世46周年Ⅱ李小龙原创故事《无声笛》为何一再跳票?

李小龙在印度

纪念李小龙逝世46周年Ⅱ李小龙原创故事《无声笛》为何一再跳票?

李小龙在印度

纪念李小龙逝世46周年Ⅱ李小龙原创故事《无声笛》为何一再跳票?

李小龙在印度

纪念李小龙逝世46周年Ⅱ李小龙原创故事《无声笛》为何一再跳票?

李小龙在印度

纪念李小龙逝世46周年Ⅱ李小龙原创故事《无声笛》为何一再跳票?

李小龙在印度

1971年初,李小龙与詹姆斯·柯本、斯特林·西利芬特三人远渡重洋,去往印度寻找外景地,他们甚至到了印度西北部的沙漠边缘。然而此行并不愉快,当地的贫穷使李小龙感到震惊,也让詹姆斯·柯本对那片土地充满了厌恶。虽然年纪稍长的斯特林·西利芬特从中协调,但詹姆斯·柯本与李小龙在诸多方面观念不同,导致华纳公司最终放弃了这个项目。

纪念李小龙逝世46周年Ⅱ李小龙原创故事《无声笛》为何一再跳票?

左一史蒂夫·麦昆

之后李小龙投入到了《唐山大兄》的拍摄中,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巨星。正如上文中提到的那样,孩子气的李小龙特地给史蒂夫·麦昆打电话,宣布自己成为大明星这个好消息,结果史蒂夫·麦昆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给李小龙寄了一张照片,后面写着“李小龙,我最大的粉丝”。李小龙于是再次打电话给史蒂夫·麦昆,告诉他自己现在是一个像他一样的大明星,不是他的粉丝,而且再也不会给他打电话,然后便挂断了电话。据史蒂夫麦昆好友描述,麦昆挂掉电话后笑得在地板上打滚。

李小龙成名之后,华纳公司和斯特林·西利芬特多次联系他,坦言希望能够重启《无声笛》的拍摄。然而这时的李小龙实在是太忙了,他已经有《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三部成功的影片,而且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现在的李小龙,已经处于谈判一切的有利位置。

虽然这部影片一拖再拖,但是李小龙并没有放弃。他私下告诉斯特林·西利芬特,《无声笛》将由他自己拍摄,不会委托给任何公司。这个项目现在价值一百万美元,如果有一天完成,詹姆斯·柯本一定会对他的角色感到满意(不得不说,虽然几个人观念不同,但真的是好基友)

纪念李小龙逝世46周年Ⅱ李小龙原创故事《无声笛》为何一再跳票?

《年羹尧》试镜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骤然离世,留下了一长串的拍片计划:《死亡的游戏》、《无声笛》、《细凤》、《年羹尧》……如果李小龙健康的活着并完成了这些影片,随着他技巧和思想的逐步成熟,一定会不断突破自我、再创经典。然而没有如果,我们只能从李小龙留下的照片和笔记中,去想象这些影片的轮廓了。

纪念李小龙逝世46周年Ⅱ李小龙原创故事《无声笛》为何一再跳票?

《Circle of Iron》海报

1978年,一部名为《Circle of Iron》(铁圈?)的电影问世了。编剧一栏,李小龙的名字位于前列,紧随其后的是詹姆斯·柯本和斯特林·西利芬特。海报上还有一行小字:“Bruce Lee’s spirit lives in…”原来,这就是改头换面的《无声笛》,由加拿大人杰夫·库珀(Jeff Cooper)取代詹姆斯·柯本担任主演,而原本属于李小龙的角色,则落在了大卫·卡拉丁(David Carradine,《杀死比尔》中的比尔)头上。说来真是巧,1972年的美国电视剧《功夫》,也是他顶替了李小龙的位置。

纪念李小龙逝世46周年Ⅱ李小龙原创故事《无声笛》为何一再跳票?

《Circle of Iron》剧照

平心而论,大卫·卡拉丁和杰夫·库珀的气质跟李小龙和詹姆斯·柯本相比,还是弱了一些。大卫·卡拉丁既没有李小龙的凌厉身手,恐怕也理解不了李小龙满脑子的东方哲学思想。天妒英才,这部原属于李小龙用来阐述“以武入哲”的东方功夫片,最终沦为一部不知所云的平庸之作,实在是可惜。

纪念李小龙逝世46周年Ⅱ李小龙原创故事《无声笛》为何一再跳票?

詹姆斯·柯本与李小龙

END

本文部分文字资料翻译自法国网站“Bruce Lee Story”。

最后补充几句:网络上关于李小龙的资料众多,其中不乏某些居心叵测之人,对李小龙恶意抹黑、以讹传讹、过度神话。笔者所发文章,经多方查证,力求来源可靠,希望能够还原一个真实的李小龙。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卡拉   詹姆斯   华纳   大卫   功夫片   跳票   好莱坞   印度   美国   编剧   剧本   角色   周年   影片   著名   故事   电影   公司   李小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