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宝说话晚的误区,你中了几个?

平常的儿童保健门诊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场景。

『家长:医生,我孩子2岁半了,还不会讲话,你帮我看看是不是黏利根(大舌头)啊?”』


『家长:医生,我孩子2岁半了,还不会讲话,跟我们家好几种方言有没有关系啊?』


『医生:你家娃2岁半还只会发baba mama音,语言发育有点迟缓啊。』

『家长:医生,没事的,我们家老大就是3岁才开始说话的,现在他说话也挺好的。』

诸如此类。。。
语言是建立在条件反射基础上的复杂的高级信号活动过程。据统计,2-3岁儿童原发性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生率约为15%-20%。

关于语言发育迟缓,众说纷纭。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在语言发育迟缓中家长们可能会碰到的那些误区。


误区一:语言发育迟缓与舌系带过短有关

舌系带,是在舌腹和口底之间的一条很薄的结缔组织,正常情况下这条结缔组织是附着在舌腹中后部的,但如果这条结缔组织黏得太近于舌尖的部位,那么就会令到舌头的活动受到限制。

主要表现为宝宝舌头外伸时受限,而且伸舌时会因被牵拉而出现一个凹陷,呈“W”字型,这就是我们说的舌系带过短了。

关于宝宝说话晚的误区,你中了几个?

约有5%左右的新生儿会出现一过性的舌系带短,但大部分会在4-5岁时逐渐发育完善。临床上,除非存在明显的吸吮困难,一般不建议新生儿期或是婴儿期就进行手术治疗。

一般的舌系带过短不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的语言发育,所以当儿童说话迟的时候,建议家长带儿童到语言门诊进行全面的评估后寻找科学的治疗方案,而不仅限于纠结是否让孩子做舌系带的手术。


误区二:语言发育迟缓与家里的过多方言有关系


很多孩子都面临着家里有好几种语言的情景,普通话、外语、方言等,很多家长也会将孩子语言发育迟缓归结于家里的语言太多,那复杂的语言环境对孩子的语言是否有影响呢?

关于宝宝说话晚的误区,你中了几个?

有研究显示,在许多从小双语学习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里,大部分都能很好的掌握自己的母语。仅有7%-10%的孩子会发生语言障碍,这些研究中所指的双语主要指的是母语之外另外一种语言,如英语、德语等。


另外,对于方言是不是属于第二语言还不好界定,国内关于方言对语言的影响的研究也很少。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父母投身工作,隔代抚养很常见,在我看来,如果因为方言之争引发家庭矛盾就没有必要了。


误区三:语言发育迟缓长大些就好了


中国自古就有“贵人语迟”的说法,而且深入人心。现有的研究发现,这部分“语迟”并不是普遍情况,约有一半的孩子后续的语言能发育正常,但一半的孩子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


而儿童学龄前期语言发育迟缓,会增加其学龄期学习障碍的风险,同时也是成年后社会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关于宝宝说话晚的误区,你中了几个?

鉴于此,我们仍希望语言发育落后的孩子能及时的得到专业的机构提供专业的评估和康复治疗来获得最大的收益,最大程度的来提高其将来的生活质量。


误区四:我的孩子一点声音都能听到,他的听力肯定没有问题!


听觉是语言感受的一个重要通道,有些听力损失不是很严重的孩子可以通过观察大人作出反应,或是在安静的环境中是可以听到的,但这些孩子在嘈杂的环境中或是在一些相近的音的辨识上仍是有困难的,这对儿童的语言发育仍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所以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我们仍是建议行听力检查来排除听力的问题。

还有一些疾病,如孤独症谱系障碍、精神发育迟缓等儿童临床上也会有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
所以当儿童出现语言发育问题的时候,建议家长尽快带儿童到正规医院的语言门诊进行全面的评估后寻找科学的治疗方案,以免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舌系带   误区   结缔组织   母语   迟缓   方言   门诊   听力   家长   说话   医生   语言   宝宝   儿童   建议   孩子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