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整版关注:理想信念之光闪耀荧屏

人民日报整版关注:理想信念之光闪耀荧屏


理想信念 光耀荧屏


文/任姗姗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批重大主题电视剧接力热播,理想与信念之光闪耀荧屏。热度从年初延续至今的《山海情》《跨过鸭绿江》《觉醒年代》,近期播出的《理想照耀中国》《光荣与梦想》《大浪淘沙》《中流击水》《百炼成钢》,无不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赢得各个年龄段观众的高度认同,把重大主题电视剧创作推到新的艺术高度。


这些重大主题电视剧,内容涵盖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艺术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觉醒年代》聚焦1915年到1921年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流变,形象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前史;《中流击水》书写1919—1928年期间的党史故事;《大浪淘沙》讲述13位党史人物在1919—1945年的命运轨迹;《光荣与梦想》全景式呈现1919—1953年的光辉历史;《我们的新时代》以6个单元故事展现新时代基层年轻党员的精神追求和当代中国社会风貌;《百炼成钢》的故事从1921年贯通到2021年,绘就了一个世纪的波澜壮阔;《精神的力量》巧妙汇编了几十部经典影视作品的精彩段落,生动系统地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作品既有编年体的细致全面,又有贯穿百年的广角鸟瞰和深刻凝练,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形象的影视教材。


人民日报整版关注:理想信念之光闪耀荧屏


守正创新,文艺作品才可能深入人心、历久弥新。百年奋斗、百年巨变、百年风华,文艺创作者如何找到新的方式,表达我们这个时代新的历史发现、新的思想发现、新的艺术呈现?在建党百年的重大历史时刻,能否拿出匹配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是对创作者的考验。他们用心倾听历史的回响,以共情之心去贴近革命者伟大的灵魂,用身心之觉去承接历史的光亮。他们观照宏阔远大的历史脉络,也细描具体而微的人生情感,努力寻找历史真实、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最佳结合点。我们欣喜地看到,《觉醒年代》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大浪淘沙》构建了多时空、跨时空的对话关系,《百炼成钢》用深入人心的旋律贯通百年党史,《跨过鸭绿江》里的彭德怀既有刚直的一面,也有柔情的一面,《理想照耀中国》中的普通人用信念和梦想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


人民日报整版关注:理想信念之光闪耀荧屏


百年巨变的故事波澜壮阔,能否拿出满足人民期待的好作品,与年轻受众共情共鸣,更是对创作者的考验。作为大众艺术的电视剧,需要不断创造新的审美体验,充分抵达观众的内心深处。今年以来,重大主题电视剧和年轻观众呈现着相向而行的景象,在创作者努力提升作品质量的同时,年轻人也在主动靠近主旋律。我们惊喜地看到,《山海情》播出时,网友们争当涌泉村的“精神村民”。有观众说,一部《山海情》实现了电视遥控器在家庭的代际统一。《跨过鸭绿江》收到多地观众来信,上至耄耋之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下至在校大中学生。《觉醒年代》热播的这个清明节,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陈延年、陈乔年的墓前有更多人敬献鲜花,“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觉醒年代》的续集”被网友顶上热搜……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期待更多文艺创作者用心用情用功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让理想信念之光永久闪耀荧屏!


电视剧《中流击水》——

上下求索 救国救民


文/李跃森(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部主任)


电视剧《中流击水》把焦点放在马克思主义如何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和严峻考验中,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守。它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就如剧中毛泽东所说,是要解决“为谁扛枪,为谁而战”的问题。


该剧把描绘重大历史进程与革命者个人的思想成长结合起来。它巧妙地设置了两组父子关系。一个是陈独秀与陈延年的关系。“出了研究室就进监狱,出了监狱就进研究室”,这段话让陈独秀在监狱里对陈延年说出来,别有一番深意。另一个是孙中山与孙科的关系。陈独秀与陈延年虽然思想存在分歧,但救国救民的精神追求是一致的。孙科外表奉行的是孙中山的思想,却与父亲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对于这段历史洪流中个人命运的选择、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创作者有独到的理解。


人民日报整版关注:理想信念之光闪耀荧屏


特别值得赞赏的是,在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之后,该剧巧妙插入李达对于革命事业、革命道路的思考以及自我反思。用李达这样一位革命家的自我解剖,表现对理想和信念的理解,看似闲笔,其实别具匠心。


该剧实现了人物群像塑造与个体个性化描绘的结合。剧中虽然出场人物众多,事件复杂,但因为选取毛泽东作为贯穿全剧的主线人物,所有人物均可从不同侧面来体现时代精神。陈独秀的激进、独断、自负,毛泽东的冷静、智慧、勇于担当,人物个性鲜明,具有典型意义。还有朱德和张国焘对革命的不同理解,蒋介石对国共合作的态度,都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人物性格。


该剧第三个特点是善于运用准确而意蕴丰富的细节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北大学生在监狱门前朗诵李大钊写给陈独秀的诗;李大钊送陈独秀的路上,陈独秀要求驾马车,李大钊兴之所至演唱了《定军山》等,情节设计富含深意。


上下求索,九死不悔。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部剧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值得细细品味。


电视剧《光荣与梦想》——

史诗追求 激荡心灵


文/刘淑欣(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电视剧《光荣与梦想》书写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壮丽史诗,以厚重的历史彰显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在史与诗的交汇中,完成一次对党史、国史、军史的艺术再现。


《光荣与梦想》为我们搭建了一条通往人物内心的桥梁。它以视像化手段创造艺术真实,构成了对光荣与梦想的历史真实的魅力书写。故事开始于1982年,在修缮杨开慧故居时,人们于墙壁中发现了杨开慧烈士1928年和1929年的文稿。此时已是杨开慧牺牲52年之后。时空跳转到1973年,中南海菊香书屋,毛泽东走到书桌前,手捧杨开慧与3个孩子的照片,泪水溢出眼眶。闪回镜头是毛泽东的回忆:中国共产党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建立红色政权、率领红军进行战略转移、英勇抗击日寇、解放全中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毅然出兵抗美援朝,赢得“立国之战”。


人民日报整版关注:理想信念之光闪耀荧屏


这样独特的叙述视角,为《光荣与梦想》奠定了创新表达的基础,也使其具有浓厚的诗意。此后,整部剧按时间线索,遵从“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在突出艺术真实等方面做了新的尝试。以细腻的笔法,将宏大历史与个人叙事有机结合,把伟人情感和中国人民的情感衔接起来。


《光荣与梦想》中,杨开慧被如临大敌的军警队押赴刑场,她走过街道,在挚友和百姓痛心的注视之下,慨然赴死。刑场上桃花落英满地,杨开慧仿佛看到毛泽东向自己走来,二人完成了最后的诀别。这神来一笔,使二人的情感具备了艺术的完整性,表现出革命者的崇高情操。也许这正是史诗不同于历史的地方:史诗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人民日报整版关注:理想信念之光闪耀荧屏


《光荣与梦想》一剧采用新的叙述角度,观照伟人的情感世界,以诗意化的手法、视像化的手段,将那些通常淹没在大历史大叙事中的崇高美好的情感呈现于观众面前,直达观众内心。网上观众纷纷通过弹幕对话表达观剧感受,有句话尤为令人印象深刻:“100年之后的80后、90后,看100年之前同为年轻人的革命者。”这就是共情共鸣。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所揭示的历史理性,也净化和升华了当代青年的精神世界。


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

激扬理想 砥砺前行


文/梁振华(《理想照耀中国》总编剧)


创作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不仅是难忘的经历,也是思想与精神的淬炼。《理想照耀中国》的叙事逻辑,与理想的内涵息息相关。


理想是对崇高精神价值的坚贞信仰与热烈追求。电视剧第一集《真理的味道》中,我们选取《共产党宣言》的若干经典论述为叙事骨架,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作为人物行动线索。100年前,陈望道和他的朋友们在《共产党宣言》里找到了“希望的大道”,共产主义信仰如暗夜薪火引领中国人民一步步踏上民族复兴的征程。


人民日报整版关注:理想信念之光闪耀荧屏


理想是为民族解放、自强与复兴伟业的舍身奉献。《第五十五封信》里留下无字信、做好为革命捐躯准备的陈毅安,《雪国的篝火》里集体长眠于雪山草地的红三军团炊事班的9名炊事员,《天河》里为修筑“人工天河”红旗渠献出青春和生命的技术员吴祖太……这些勇士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为后来者铺就通往尊严、自由、幸福的坦途。


理想是深耕专业、追求卓越的敬业心。这份理想,汇成建设发展年代最激越澎湃的潮声,它在邓稼先28年“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庄严承诺里(《冰糖》),它在一丝不苟修复文物的匠人高飞的灵巧手指间(《下一个一百年》),它是高速动车组技术专家何秀英一边思念远方的女儿、一边不倦攀登高铁技术高峰的身影(《时光列车》),它是工程师林鸣从1978年的高考考场起步、奔向40年后港珠澳跨海大桥的非凡足迹(《远方,不远》)……


人民日报整版关注:理想信念之光闪耀荧屏


理想是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理想照耀中国》里,执拗地靠卖纽扣维持生计的章华妹(《纽扣》)、下岗后百折不挠再创业的薛荣(《从头再来》)、用诗歌改变人生轨迹的快递小哥雷海为(《生命有诗》)……他们就活跃在我们身边,真实演绎着令人动容的理想故事。


40组人物构成了《理想照耀中国》中理想者的群像。他们激扬理想、自强不息,留下了撼人心魄的记忆。我们心怀虔诚,将这些记忆编织成故事。在书写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因理想而沸腾、因理想而感动。理想的光芒照亮来时的百年长路,更激励一代代中国人砥砺前行。


电视剧《百炼成钢》——

淬炼信仰 铸就辉煌


文/李京盛(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


电视剧《百炼成钢》以新颖的内容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引人关注。


该剧从对中国共产党一个世纪的回眸中,提炼出“血火中淬炼钢铁信仰,奋斗中铸就百年辉煌”的主题立意,将百年历史所聚合成的精神力量熔铸于影视艺术的审美能量之中,使之两相交融,让百年党史焕发新的光彩。为了完成这一构想,电视剧打破传统的正向顺序叙述,采取“版块”“组歌”的结构和叙事方式,既全面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程,也让作品具有了段落分明的艺术节奏感。


人民日报整版关注:理想信念之光闪耀荧屏


《百炼成钢》选取百年党史中的重要节点,用8首经典歌曲为线索形成8个版块。《国际歌》版块讲述建党初期革命先辈坚定信念、砥砺前行的故事。《万里长征》版块表达了以“少共国际师”小战士为代表的红军的信念坚守。《黄河在咆哮》版块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中流砥柱的使命担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版块通过描写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解放全中国的故事,揭示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最可爱的人》版块以魏巍在朝鲜采访的经历和写作过程为脉络,讴歌了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精神。《歌唱祖国》版块表现了新中国建设者们在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为希望祝酒》版块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巨大转变。《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版块则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扶贫攻坚的故事描绘成一幅最美的时代画卷。每个版块都以一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并广为流传的歌曲为标题,借助歌曲的艺术感染力,烘托塑造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这种别开生面的叙事结构和形式创新,创造了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人民日报整版关注:理想信念之光闪耀荧屏


剧中还融入多样化的影视表现手段,将综艺、音乐和舞台等元素纳入创作,受到年轻观众的欢迎。该剧在每个历史版块的结尾处,都设置了一段特别的情境,让剧中人走出剧情歌以咏志,不仅与剧集内容水乳交融,更在升华主题的同时,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这种全新的艺术想象力,使作品的抒情性和诗意更浓郁,也充满了青春气息。


《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19日 第 08 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百炼成钢   中国共产党   人民日报   整版   党史   创作者   荧屏   中国   理想信念   版块   光荣   观众   电视剧   理想   精神   梦想   艺术   故事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