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年轻人爱看什么样的恋爱综艺?

“我就发现,人类最大的爱好是看别人搞对象!”


在去年的《脱口秀大会》上,脱口秀演员Rock蹦出的金句引起了众多网友共鸣。人类的这一“爱好”也体现在综艺节目领域,从《玫瑰之约》到《非诚勿扰》,从《Heart Signal》到《别被冬日狼君所欺骗》——婚恋情感一直是国内外综艺的热门题材。


2018年下半年以来,情感观察类综艺迎来爆发:《心动的信号》《我们相爱吧》《女儿们的恋爱》《平行时空遇见你》《喜欢你我也是》《幸福三重奏》《妻子的浪漫旅行》等节目,热度居高不下。根据群邑智库的研究报告,2019年情感类综艺节目数量占比达到20.3%;在细分类别中,情感观察类综艺数量占比接近七成,相亲交友类综艺数量占比逐渐缩小。


特别策划|年轻人爱看什么样的恋爱综艺?


进入2021年,婚恋情感观察类节目数量依旧有增无减。《心动的信号4》《女儿们的恋爱4》《我们恋爱吧3》等综N代节目相继推出,《怦然心动20岁》《再见爱人》《90婚介所》等新节目也加入战局。


如果说“上一届观众”喜欢《非诚勿扰》式的爱情速配,那么这一届年轻人更沉迷于观察爱情,包括爱情萌芽时的暧昧、推拉,热恋中的甜蜜,甚至是婚姻走到尽头时的无奈。社交属性在近年的婚恋综艺中一再被强调。年轻人爱看婚恋节目,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当代青年的精神图谱和情感密码。


“小而美”恋综背后的

多元化情感表达


相较于常年占据晚间黄金档收视第一、面向广谱人群的《非诚勿扰》,近年来涌现的婚恋类综艺大多呈现出“小而美”的特征。


《心动的信号》《女儿们的恋爱》等节目流量不俗,话题度高企,受众多为垂直人群。一方面,分众化趋势驱动着综艺节目制作在品类上进一步细分;另一方面,在婚恋类节目扎堆出现的市场背景下,创作人员也希望找到表达上的突破点,凸显自身节目与其他节目的区隔。题材进一步细分是今年多档婚恋综艺突围的关键。


根据CSM媒介研究数据,湖南卫视《怦然再心动》12期平均单期收视0.41%,芒果TV播放量超11亿。这档定位为熟龄女性觅爱社交的综艺,邀请了5位熟龄女艺人——王子文、王琳、黄奕、白冰、蔡卓宜“入住”征爱驿站。在节目中,她们褪去明星光环,与优质男素人开启21天征爱之旅。这几位女艺人的爱情故事在社交网络引起了众多讨论,节目微博主话题阅读量34.9亿,讨论量94.9万,微博热搜超过100个。


特别策划|年轻人爱看什么样的恋爱综艺?

《怦然再心动》

特别策划|年轻人爱看什么样的恋爱综艺?


《怦然再心动》聚焦的是熟龄女性历尽千帆后的爱情选择,《怦然心动20岁》关注的则是20岁青年的情感状态。这档由优酷推出的20岁群体的青春旅行社交真人秀,记录了10位少年的一场青春毕业旅行。20岁是人生的分水岭,处于大学生活尾端的年轻人开始试探着进入社会,而这个年纪的他们也有着充沛的情感和激情。《怦然心动20岁》豆瓣评分7.5。一位网友表示,节目打动她的点,在于节目展现了爱情最纯粹的样貌。“往往每个人的工作与收入都会左右所谓的‘爱情’的产生。但纯粹的爱情,不讲物质。这个节目找到了市场的空白点——大学生不带任何杂质的,最纯真、最幼稚、最美好的爱情状态。”


《怦然再心动》与《怦然心动20岁》展现了不同年龄段的爱情观,B站推出的《90婚介所》则更加突出女性视角。节目突破传统相亲交友节目模式,赋予了女性嘉宾最大自由度的选择权利。女嘉宾可通过自主判断,选择心仪男嘉宾;若不合适,女嘉宾还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


“你在寻找伴侣时,最在意的是什么?”节目中,每位嘉宾都会面临这个问题。节目组为他们设置了四种选择——未来、过去、兴趣、价值观。32位男生自主选择进入不同房间,而前来寻求爱情的女生自由选择进入哪个房间。在房间中,婚介事务所所长孟非会帮助女生和男生建立沟通。据了解,《90婚介所》邀请的嘉宾范围非常广,涵盖23—40岁的适婚青年。通过这些背景不同、性格迥异的单身男女,展现当下年轻人的爱情观、婚姻观。


豆瓣评分8.5——《再见爱人》在今年推出的一众婚恋综艺中斩获了高口碑。这档芒果TV打造的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让三对面临情感危机的夫妻,乘坐两辆房车,开启一段为期18天的旅行。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徐亚萍表示,《再见爱人》试图创造一种“直面的深度”,让都市人在惯性日常中有意忽略的问题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不只关乎婚姻,还会影响婚姻。在她看来,近年来,有关婚姻关系和离婚议题的影视产品逐渐增多,这既体现也在构成新的集体社会经验——如何在财产、养老等传统功能之外,重新思考亲密关系的得失,理性地想象自我与他人的共同生活。而成为公共叙事,《再见爱人》或许也能体现真人秀的这一潜在价值。


偶像剧般的恋爱综艺


“恋爱综艺为什么受欢迎——背后原因是不想自己谈恋爱。”一位知乎网友如此表示。很多“嗑CP”(对自己喜欢的或者支持的屏幕情侣表示喜欢支持)的粉丝也经常开玩笑表示,“我可以不恋爱,但我的CP一定要结婚。”


在婚恋观察综艺大受欢迎的背后,节目组抓住了当代年轻人虽向往爱情但不敢谈恋爱的心理:爱情变幻莫测,若自己陷入其中,可能会受伤;但看别人谈恋爱就摆脱了这种无力感。在观察类综艺中,观众往往拥有上帝视角,可以俯瞰全局。


特别策划|年轻人爱看什么样的恋爱综艺?

特别策划|年轻人爱看什么样的恋爱综艺?


在很多恋爱观察类综艺中,节目组淡化人为设计痕迹,突出纪实属性,让观众更有代入感。但在真人秀情境下,这些情感的萌发基本处于乌托邦状态——节目嘉宾或被要求共同入住同一栋房子,或是被安排一次旅行。环境相对封闭,主要日程也以约会为主,脱离了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与此同时,这些参与节目的素人嘉宾往往有着优越的外表与出众的履历。如《心动的信号》中的嘉宾,不少是高管、公司创始人、名校高材生,他们约会的场所也多是高级餐厅、网红咖啡店。


因此,很多婚恋类综艺为观众提供了接近于偶像剧的观看体验,观众所嗑的CP也体现了他们心中理想的感情状态。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表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年文化进入了新的周期,所谓CP是表现形式之一。目前,“嗑CP”的主力人群多为95后甚至是00后,他们多是“独生子女”,有的人甚至没有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孤独感是这代人普遍的群体性代际经验。


爱情观察的背后


在婚恋类综艺扎堆的背后,是庞大的单身青年群体和他们对于爱情的需求。


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其中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2021年,这一数字会上升到9200万人。珍爱网日前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的《单身人群调研报告》,针对珍爱网2亿会员线上抽样调查,共抽取2759份有效样本进行数据分析:超七成的人渴望得到“甜甜的恋爱”;近半数人单身时长超过3年;超五成人在生活圈难以接触到合适的单身异性;“脱单难”和“为脱单努力”等话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特别策划|年轻人爱看什么样的恋爱综艺?

《再见爱人》

特别策划|年轻人爱看什么样的恋爱综艺?


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曾公开表示,情感类内容是B站增长最快的五个内容品类之一。在过去一年,情感内容同比增长91%。就B站内部而言,包括宝剑嫂雨哥、敬汉卿女胖胖、nya酱威哥等情侣UP主人气居高不下。根据部分恋爱类综艺公布的用户画像来看,这一类型节目的受众人群多为年轻群体。腾讯视频曾披露《心动的信号1》的用户画像:女性占比55%,一二线城市29岁以下的年轻人达到了80%以上。对于很多想要脱单或是对于爱情仍抱有向往的观众来说,婚恋综艺是情感宣泄的一个出口,也是观照自身的一面镜子。


近年涌现的很多婚恋类节目设置第二观察室,邀请明星嘉宾、心理学专家等观看真人秀嘉宾视频内容,讨论并推测感情走向。这些观察室里的明星嘉宾及学者,一方面代表观众视角参与讨论,另一方面也普及了部分人际交往、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真人秀嘉宾行为、选择背后的动机。在讨论过程中,观众也能获得情感推理的趣味。


与此同时,观察者的视角也容易引起观众共情,尤其在素人恋爱综艺中,参与嘉宾的一句话、一个表情都能引起观众的深切共鸣。而从素人嘉宾的身份、职业背景、性格特征上,观众也能够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代入角色去思考,当自己面临相似困境时应该如何处理和缓解。甚至有很多观众将节目中嘉宾的社交经验,当作人际交往的技巧进行学习。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郑向荣在《互动的“镜像”》中提出,观察式真人秀节目的这种“观察”,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精神分析学的“镜像理论”。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从婴儿照镜子这一现象出发,对“自我”的确立做了深入思索——人类从镜像中获得最初的经验,他看到自己、反映自己,把自己当成他人。在观察式真人秀里,第一现场的屏幕世界成为我们观照世界的“镜子”,让我们在“自我”“他人”的综合作用下反观自身。


图片来源节目官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脱口秀   年轻人   综艺   恋爱   怦然心动   婚恋   爱看   社交   嘉宾   心动   信号   人群   观众   节目   情感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