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可以靠“观众打赏”增加电视台营收吗?


某天,笔者在电视上看斗地主直播节目,发现观众竟然可以给主播刷话筒、刷礼物,换言之就是可以给主持人“打赏”。主持人收到礼物后,也会中断解说,向打赏的观众致意。许多人会对这样的直播打赏存有异议,但是站在电视台增收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打赏是应该提倡和支持的。


观点|​可以靠“观众打赏”增加电视台营收吗?


其实,我国的电视台在诞生之初也未曾考虑过要做广告,改革开放后,一块手表的广告彻底改变了这个格局。电视台开始创收,媒体也能赚钱了。事实上,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电视广告的改革发展力度是最大的,这段时间,也是中国电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从坐等广告客户上门,到全员营销,增强服务意识,随着广告生意越做越大,电视在营销上的动静也越来越大。笔者有幸作为电视广告营销策划的一员,见证了中国电视从不需要收视率,到以收视率为“行业货币”的转变过程,也曾经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收视率、受众研究。


然而,在电视高速发展多年后,以广告为主要营收的电视经营,如今正遭遇巨大的发展瓶颈。


观点|​可以靠“观众打赏”增加电视台营收吗?


以抖音、快手为首的短视频平台,凭借精准广告和算法推荐,广告营销方式快速迭代,广告迅速流向各类互联网平台,以求得更具转化价值的广告效果。在互联网平台广告经营收入迅速上涨的同时,传统媒体的广告经营数据则大幅下降。国内大量的报业组织关门结业,市县级电视台几乎全线举步维艰,省级台也面临增量不足的压力。尽管各级广电机构都在积极想办法搞创收,线下活动、电视购物多种举措并举,现实却是广告主不断弃电视台这样的传统媒体而去。广告主想要寻找到更高效、更省钱的营销方式,而手机上的各类玩法,恰好迎合了他们的需求。低品质的流量广告正在兴起,一个广告主可以在短时间内,根据不同用户群体投放数十支不同风格的广告。尽管这些广告品质粗糙,但并不影响它们的带货引流作用。


广电上市机构近期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广电机构处于用户流失严重,各项收入严重下滑的艰难时期。虽然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电视的开机率有所提升,但是广告营销的颓势也在不断提醒电视经营者,不能只靠着“广告”这一棵树了。


观点|​可以靠“观众打赏”增加电视台营收吗?


在有线电视的发展黄金期,我国的电视台没能将收费频道做起来,错过了一波利用内容或者说小众精准观众付费内容的发展机会。在电视领域,观众的付费意识一直没有形成,目前付费电视内容基本集中在少儿教育领域,很少有人会为了某项赛事或某种运动而掏钱看电视。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电视就应该是免费的。


然而,在电视上没有出现的买单行为,近几年却疯狂出现在网络平台上。以网络直播为例,其营销模式几乎都是向观众出售“道具”,观众使用这些道具对主播进行打赏,运营平台也可借此赚取各种费用。从某种程度上讲,电视也是个“直播”平台,因为电视的特征是线性的,很难回看和点播。但这么多年来,电视人一直没有搞清楚,除了广告赞助,直播还能怎么赚到钱。


笔者在英国学习传媒经济学时,教授们都强调大众媒体的规模经济效应。大众媒体在短时间内向大量的观众进行传播,这种传播力远非社交媒体所能比拟。但是,大众媒体过去多强调千人成本,即他们希望把观众贩卖给广告主,对于放下身段直接向观众收费这件事颇为忌讳。其实,从心理层面来看,“观众打赏”这种行为和“点赞”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只不过从经济角度来看,前者付出了代价,后者没有而已。如何让观众愿意或者乐于为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付出其承受范围内的经济代价,这应该是电视台等大众媒体现阶段追求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观众   电视台   大众   电视广告   收视率   精准   广电   笔者   观点   机构   媒体   内容   广告   电视   经济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