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骑士精神,美国自由精神,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国古代有士精神


欧洲骑士精神,美国自由精神,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国古代有士精神

好莱坞电影中经常可以看到美国大片不时宣扬他们的美国精神,而过去日本的电影中也时常流露出他们的武士道精神。

简单说来,美国精神主要是宣扬独立自由,而武士道精神主要是宣扬名义忠勇。那么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古代有自己的精神吗?

显然,中国古代本身就有文化底蕴,自然会孕育出自己的精神,而这个精神就是士精神。

何谓士精神,要知道什么是士精神,先要知道什么是士。


欧洲骑士精神,美国自由精神,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国古代有士精神

中国古代的士源自儒家文化,当中国自秦始皇完成大一统之后,文化便形成了正统化和中心化,加上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加持,让文化出现了聚焦。

因此,中国古代的士便来自儒家的士。儒家的士,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人,说得直白一点,他们是一群诞生在中华大地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博采众长的人。

儒家思想即是孔孟之说,孔子说要“仁孝”,孟子说要“忠义”,“仁孝忠义”,这就是士精神的根本

孔孟被后世封为圣,但当时对他们来说,成为圣贤并非最终他们的终极目标,他们的终极目标是求道,并且给出了一条求道之法。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便是成为士的要领

欧洲骑士精神,美国自由精神,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国古代有士精神

孔孟认为士不求名利,只为求道。那么,何谓道呢?

道原本是穷尽天地万物千载万世的自然规律,道无处不在,却无影无形,非一时一事可悟道。不过,儒家的道主要是帝王之术的道。

但是,即使是儒家学说,也有不同的说法,宋朝理学家朱熹认为道与欲是存在矛盾的,也就是为帝王之术所遵从的标准与人的欲望之间是有矛盾的,所以,朱熹主张”存天理,去人欲“。

因此,士为了自己崇敬的精神可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可以委屈自己,成全大局,可以忍辱负重,心怀天下。

天地万物,衡在其中,即是儒家推行的中庸之道。

欧洲骑士精神,美国自由精神,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国古代有士精神

这个士精神历经千年,开国之时大治天下,亡国之时力挽狂澜。

比如唐朝初年贞观之治,士的有所为才有了后来的开元盛世。又比如明朝土木堡之变到了亡国之时,于谦以一个士大夫的身份保卫京师。

无论经历什么朝代,无论经历怎样的变迁,士精神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百年前,只是在近代才归于泯灭,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劲。

那么,如此强大的士精神为何最终泯灭呢?这恐怕源于近代中国遭受的灾难。

这个灾难不仅是强敌入侵,还有文化入侵。在百年的屈辱灾难之中,士精神的根基遭受动摇。天下最可敬的是读书人,最可恨的也是读书人。

读书人不会只认为近代中国的惨败不是武器打不赢别人,而是认为中国的儒道思想打不过别人,于是要舍弃这个打了败仗的精神,去学洋人的精神。

这样的读书人也只是个读书人,难以成为圣人,也因为这样的读书人,让士精神渐渐归于泯灭。

欧洲骑士精神,美国自由精神,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国古代有士精神

尽管现在已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行王道的士精神,更没有人愿意践行,但这个精神还没有彻底灭绝,因为这个精神之下有的东西已经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

新中国诞生的时候,很多科学家克服重重阻碍回国,那些两弹元勋们便是士精神的代表,他们是无双国士,为国辛劳,无怨无悔。

那么今天还有这样的士精神吗?有的。

今年2月,全国各地派往湖北战疫的那些医护人员,他们也是士精神的代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北宋理学家张载对士精神留下四句名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天地立心,即是探究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大师之所为。

为生民立命,即是让百姓安居乐业,大官之所为。

为万世开太平,即是为天下苍生开创太平盛世,大人物之所为。

以上三者皆非平常人所能做到,但是最后一项我们可以做到,为往圣继绝学,继承往圣们的绝学,而不是让圣人的绝学在我们这里绝迹。

如今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伟大复兴,新的时代必将出现新的中国精神,而这精神将由你我共同来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武士道   立命   中国古代   忠义   儒家   生民   精神   太平   绝学   万世   欧洲   读书人   日本   美国   的士   中国   万物   骑士   自由   天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