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国时期会有粤语和闽南语是唐朝官话的说法?背后有何秘密

为什么民国时期会有粤语和闽南语是唐朝官话的说法?背后有何秘密

我是百科阅览,想到什么写什么,内容不垂直不专注,跨领域跨类目,不迎合不孤独。所有内容都是原创,敬请阅读,但是你若抄袭我的内容,肯定维权到底!

过去唐朝的官话是今天粤语和闽南语的说法纯属历史虚无主义。

之前写了一篇关于诗词的内容,其中提到了唐朝的诗歌都是平声韵,没有仄声韵。这是唐诗写作的基本规则,如果连这一点都不知道,那说明对唐诗属于一知半解。

不过一些网友觉得自己饱读诗书,表示不认可,纷纷拿出不少仄声韵的唐诗出来挑战,比如以下这几首。

为什么民国时期会有粤语和闽南语是唐朝官话的说法?背后有何秘密

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最后一句“复照青苔上”中的“上”是仄声韵。

王维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第二句“万径人踪灭”中的“灭”是仄声韵,第四句“独钓寒江雪”中的“雪”是仄声韵。

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偶数句中的“了”、“晓”、“鸟”、“小都是仄声韵。

为什么民国时期会有粤语和闽南语是唐朝官话的说法?背后有何秘密

看上去这些诗都是仄声韵,但实际上我们读这些诗是以今天的发音来读的,今天这些字的读音是仄声,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当时的读音未必是仄声。

或许有的网友还没弄明白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由于涉及到语言变迁,为了便于大家理解,简单说来,平声是指今天的第一和第二声调,仄声是指今天的第三和第三声调。注意,这里是以我们今天的读音来定义的,但是古代这些字的读音跟我们现在不一定相同。

比如李峤的《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最后一句的“斜”我们今天读xie(同“邪”音),如果是读xie的话,那连韵都不押了,更别谈什么平声韵,但实际上斜在唐诗里读xia(同“霞”音)。

为什么民国时期会有粤语和闽南语是唐朝官话的说法?背后有何秘密

所以,如果看到唐诗中有仄声韵,那多半这个字不是我们现在的读音,而应该以平声来读。

唐朝的诗人在写这些诗的时候,他们是以当时的读音来写的,而当时唐朝的官话应该是古陕西话。注意,这里是古陕西话,与今天的陕西话还不完全一样,但是相比其他方言更加接近。

如果你有陕西的朋友,不妨让他们用陕西话来读唐诗,你会发现那些仄声韵都变成了平声韵。

不过还有网友提到,今天的粤语和闽南语就是唐朝的官话,这个说法的渊源大体是这样的:

这种说法称唐朝发生安史之乱,造成中原百姓为了避难而南迁,跑到了广东和福建,因此把当时唐朝的官话保留了下来,因此今天的粤语和闽南语是当时的唐朝的官话。

为什么民国时期会有粤语和闽南语是唐朝官话的说法?背后有何秘密

对于这个说法,只能说这是虚无历史主义,我们来一个个戳穿这个谎言。

安史之乱发生在盛唐时期,公元755年至763年,而唐朝灭亡是在公元907年,也就是安史之乱之后,唐朝还有100多年的历史。

安史之乱仅仅8年时间,古人比现在的人更念故土,他们难道不知道再回到故乡?当时的闽越之地比较荒凉,他们会选择在哪里长期居住?况且闽越当时就有少数民族居住,他们过去混居还能一直保持唐朝的官话?

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那个乱法,难道对他们就没有任何影响?他们就不知道要再躲避战祸了?

为什么民国时期会有粤语和闽南语是唐朝官话的说法?背后有何秘密

蒙古南下与南宋在崖山决战,而崖山就位于现在广东江门市的崖门镇,最后南宋军队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唐朝的遗民经历了宋朝之后还能保持着唐朝的官话?

元朝统一中国之后,实行等级制,全国人分为4个等级,南人被列为最低等级,这南人就是南宋境内最后归降的人,闽越的人可就是南人,对南人恨之入骨的元朝统治者,还能让你继续保留唐朝的官话?

很多事情不能盲目听信,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只要结合历史就能辨别真伪。

为什么民国时期会有粤语和闽南语是唐朝官话的说法?背后有何秘密

那么粤语和闽南语被称为唐朝官话的说法从何而来呢?

这个说法来自民国时期,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所谓的民国大师们开始对中国的历史进行总结和考证,但这种考证并不是依据史实的考证,而是为政治杜撰出来的东西。

民国的兴起来自广东,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多在广东进行,既然与当时的清朝政府是对立的,那么就需要为自己树立一个正统的形象,必须要有一个文化背景是可以依托的,所以在语言文化上就不能与之相同,而是要重新树立一个新的,并且还与过去是一脉相承的,这样才能得到民众的认同。

为什么民国时期会有粤语和闽南语是唐朝官话的说法?背后有何秘密

只有彰显了自己是正统,才能与当时的清廷对抗,只有自己正统了,才能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政治主张,否则就会师出无名。

所以,不要简单盲目地相信民国那些所谓的大师们的说法,而是多结合历史背景去思考,否则会让自己处于迷失状态还浑然不知。

为什么民国时期会有粤语和闽南语是唐朝官话的说法?背后有何秘密

今天散落在各地的方言中或多或少可能保留一些唐朝的官话,依然与唐朝时的官话有很大的区别,在读音上经过千年的演变,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单纯按照今天的平仄读音去臆测古人的读法,而应该结合历史和文献资料,特别是根据唐朝的音律来研究。

最后再补充一点,诗词讲究韵律,但更注重意境,今天我们读唐诗宋词觉得很美,就在于这意境可以穿越千年。

我是百科阅览,生活阅览馆,百科杂货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闽南语   粤语   官话   唐朝   仄声   平声   说法   安史之乱   读音   陕西   南宋   广东   正统   唐诗   民国时期   秘密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