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何始于唐盛于宋,唐宋文人为何钟爱咏月,有哪些千古名篇

中秋节为何始于唐盛于宋,唐宋文人为何钟爱咏月,有哪些千古名篇

我是百科阅览,想到什么写什么,内容不垂直不专注,跨领域跨类目,不迎合不孤独。所有内容都是原创,敬请阅读,但是你若抄袭我的内容,肯定维权到底!

#中秋庆团圆##中秋赛诗会#

中秋佳节以一首中国风传承我们的文化。

农历八月十五被称为中秋节,这一天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节日。这一天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团圆的日子,跟春节一样,这一天家人聚在一起把酒言欢。

为什么中秋和春节被视为团圆的日子呢?

中秋节为何始于唐盛于宋,唐宋文人为何钟爱咏月,有哪些千古名篇

因为我们是农耕民族,古代秋收之后就没有什么活儿可以干了,所以有了团聚的时间,同时中秋的月亮又是圆的,正好与此对应。

而春节也与之相似,经过一年之后,大家总算可以聚在一起了,而这个时候是一个年头的轮回,相当于是一个大圆,从这里出发又回到了这里,所以也是一个团圆的日子。

中秋节的盛行,从侧面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兴盛。

因为长期战乱和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们活命都成问题,哪还有机会邀约相聚,哪还有心思赏花赏月?所以,中秋节的兴起与盛行,也是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安定与幸福。

中秋节为何始于唐盛于宋,唐宋文人为何钟爱咏月,有哪些千古名篇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而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思想进步开放自由,女子也能上街与男子撞个满怀而不被视为男女授受不亲。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的唐朝女子生活富足,有着美食美景,没有压抑的人生,自然有了体态丰韵。而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唐朝的诗人们写下了诸多赏月的名句。

白居易《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

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那时候的中秋大家是相邀一同赏月的,其实月亮看看就好,一直看不太可能,只不过更多的是友人之间借月聊天。

中秋节为何始于唐盛于宋,唐宋文人为何钟爱咏月,有哪些千古名篇

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古代的夜空或许比现在更加清澈,没有高楼大厦的阻隔,视野也更加广阔,因此古人眼中的月亮可谓是满天月辉,他们用肉眼看到了月球的环形山而想象出了蟾宫,秋月看上去如此美好。

中秋节为何始于唐盛于宋,唐宋文人为何钟爱咏月,有哪些千古名篇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天是思念的季节,对于没能相聚的亲人,遇到中秋节更加让人思念,特别是隔壁推杯送盏时,更加让人感叹秋思落谁家。

到了宋朝,中秋节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作为经济最繁盛的朝代,宋朝官员的生活正向着锦衣玉食的地步迈进,生活富足之余,有了闲余时光,便有了词的创作;而平民百姓也告别了五代十国之乱,总算过上了安稳的日子,感慨良多,也有了词的创作。

中秋节为何始于唐盛于宋,唐宋文人为何钟爱咏月,有哪些千古名篇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平民百姓为了生计或前程,不得不与恋人告别,就像今天的打工人一样,离开故土去谋生,在中秋时节更加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中秋节为何始于唐盛于宋,唐宋文人为何钟爱咏月,有哪些千古名篇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古人眼中的明月是可以交心的,可以对话的,当自己愁苦之时,是可以对之诉说的,也是可以寄托相思的,人的悲欢离合正如月的阴晴圆缺,这是人生的共鸣。

中秋节为何始于唐盛于宋,唐宋文人为何钟爱咏月,有哪些千古名篇

辛弃疾《木兰花慢》: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古人眼中的中秋月是无限的愁思,是岁月轮转之后的人生消磨殆尽,是胸中的壮志未酬, 一种被月光照得无奈和悲愁,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中秋节为何始于唐盛于宋,唐宋文人为何钟爱咏月,有哪些千古名篇

唐朝诗人的情怀在外,因为国家对外开放,文化盛行,因此表现出来的是社会阶层的生活。

宋朝词人的情怀在内,因为时代变迁,人生经历不同,更多的是对命运和内心的思考。

如今千年过去,明月还在,但物是人非。

我们该如何传承自己的文化?该如何传承古人的情怀?中秋之际,特地写一首中国风,化用古人的诗词,让我们现在也能在国风之中感受这种传承。

中秋节为何始于唐盛于宋,唐宋文人为何钟爱咏月,有哪些千古名篇

中国风·中秋

明月 几时有

蓦然回首 月满西楼

天凉 好个秋

叠枝戏水 金桂香透

习习秋风过处 暗香盈袖

朵朵桂花开时 月到中秋

往事 回眸

犹记 月上柳梢头

执子之手 相约黄昏后

一醉 方休

何必问 断香残酒

别是一番滋味 在心头

君知否 岁月将青丝染白头

我却念旧 莫道人比黄花瘦

往昔容颜粉黛 已被岁月偷走

只剩孤盏摇曳 依然为君守候

花容旧 思念皱

信笺厚 泪难收

情意 如琴丝在手

岁月 在指尖弹奏

半世沧桑 与谁同结鸳鸯扣

滚滚红尘 与谁共饮桂花酒

星已落 蟾宫夜未休

西窗烛 未剪泪先流

梦初醒 听院中落叶哀愁

惊回首 有多少余生可守

寄人间 莫道雪满头

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

中秋节为何始于唐盛于宋,唐宋文人为何钟爱咏月,有哪些千古名篇

这首中国风化用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欧阳修、李商隐、王建、白居易等人的诗词,结构上是我们现在的散文诗,而内容却是我们古人那种意境。

或许你可能觉得化用得不当,但这些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看到依然有人在传承我们自己的文化,时隔千年,明月还在,文化还在,生生不息。

我是百科阅览,生活阅览馆,百科杂货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莫道   中秋节   蟾宫   名篇   月亮   唐宋   宋朝   国风   唐朝   团圆   文人   千古   古人   明月   中秋   岁月   日子   人生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