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国产顶级综艺回归

有一档国产综艺非常让人放心。


每一季出新,几乎不用怀疑,它必定上9分。


几位主持人一上,世界上最无聊的话题都能聊出花——


《圆桌派》第五季

豆瓣9.3,国产顶级综艺回归


没错,这一季,又是豆瓣9.3。


国产口碑脱口秀,它算得上顶流。


豆瓣9.3,国产顶级综艺回归


这一季,几位老面孔如期而至。


窦文涛,还是以前的老样子——


揣着明白装糊涂。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在讨好中不展现媚俗,油嘴滑舌但不腻歪,总能让嘉宾在最舒适的环境中如沐春风,畅所欲言。


豆瓣9.3,国产顶级综艺回归


马未都,马爷。


在八九十年代就和王朔、刘震云一起创作过《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


特别地道的北京文化人,说话快准狠。


字字句句,都写着“见识”两字。


豆瓣9.3,国产顶级综艺回归


许子东,最洋派。


上海出生,美国留学,香港授课,一张嘴中英夹杂。


急脾气直来直往,刻薄中有着犀利,难得一腔热血未冷,真诚。


豆瓣9.3,国产顶级综艺回归


这三人凑一桌,就是中西南北的碰撞,好看。


其他嘉宾呢,来自各个领域。


前奥运冠军邓亚萍,曾和央视闹掰了的喜剧演员陈佩斯,搞出过《舌尖》系列的陈晓卿......


节目第一期,就是谈体育——


乒乓球


豆瓣9.3,国产顶级综艺回归


说起来,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题。


奥运热度已过,在平时,人们对这项运动的热情也就一般。


但就奇了,它就把乒乓说得贼动人了。


有节奏有韵律,跟评书相声一样。


有文化有内涵,从战术技术再到运动心理,从发球姿势再到社会文化,讲的面之广、之深,也是在别的节目中少有见到的。


最开始,许子东抛砖引玉。


内地的运动解说员和香港、欧美的运动解说员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特别爱强调心理,每当打到关键局,他们会说——


技术现在不重要了,现在重要的是放平心态。


豆瓣9.3,国产顶级综艺回归


心态,是一门玄学。


在运动竞技中,它扮演了上帝之手一样的角色。


如何控制自己的心态,如何压制对方的心理,是在运动技术之上的大学问。


每个人,都有对抗焦虑的小把式,都有比赛前的特殊仪式。


一些独特的上场动作。


邓亚萍在发球前,常常会按桌三下。


拿下一个球,会喊一声“sha”。


很多年里,人们以为那个字是“杀”,其实,那是“飒”。


豆瓣9.3,国产顶级综艺回归


而这一次奥运会上,观察仔细的观众会发现,日本选手也有他们的仪式——


比如伊藤美诚,她的发球动作非常大。


某些动作甚至有些敦煌飞天的姿态了,不仅仅是她,整个日本队都有这个习惯。


豆瓣9.3,国产顶级综艺回归


这些动作,其实和发球的技巧无关,说起来,和日本人的文化心理更有关。


无论是武士道,还是乒乓球,他们都习惯在动作开始前打一套花腔,这是他们的仪式感。


一种自我暗示的战术。


优秀的运动员,这套严密的战术是从头保持到最尾的。


邓亚萍在打球的时候,会观察动作和脸色。


比赛中,一个运动员的脸红了,不是兴奋,也不是焦虑,那是他的体能已经消耗得比较大了。


一个运动员要是脸变白了,那是真紧张了。


豆瓣9.3,国产顶级综艺回归


一个球员,在比赛的过程中有时候是能感觉自己能不能赢的。


气势,是一上场就能感觉到的。


像是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女混打,伊藤美诚和水谷隼是抱着置死地而后生的态度来的,球打得非常干脆,反正走到最后一局,已经是超预期的好结果,放开打。


打球最害怕的一点,不是进入胶着状态,也不是比分落后的状态。


最害怕的是,在大幅领先的状态下被超越。


气场,被压制了。


这个时候,球手就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打了。


是稳健呢,还是凶猛呢?


东京奥运会混打中,许昕和刘诗雯就出现了这个问题。


豆瓣9.3,国产顶级综艺回归


包括1994年亚运会,女单决赛邓亚萍输给何智丽。


这一场球打得很痛苦,虽然一开始大比分落后,经过努力追了上来,最后还是输了。


归其原因,是输了气势。


心里起急了,手里不知轻重了。


豆瓣9.3,国产顶级综艺回归


气势这种东西是和专注度息息相关的。


在英文中有一个mental flow的概念,心流。


说的是,人在极度专注下,忧愁和焦虑都会全然消失,甚至在很长时间里感觉不到时间的消逝。


绘画、游戏、下棋、攀岩等活动里,我们常常能感受到这种状态。


自己的每一个动作和想法都行云流水、水到渠成,全然沉浸在充满幸福感的世界里,如同被上帝之手抚摸过,自己的能力被发挥到极致。


当球员在决赛感受到这种沉浸感,他就赢了。


1990年,在北京举办的亚运会里,邓亚萍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种心流的状态。


在比赛的时候就有了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神奇自信,感觉自己像个大力士,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完全没有任何怀疑,她就是赢不了我。


豆瓣9.3,国产顶级综艺回归


但是,也并不是只有这种全然的专注就够了。


节目中,提到了一个相对于心流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


目的性颤抖。


目的性颤抖说的是一个人做事过度用力,平素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反而会搞砸,就像穿针引线的时候,越是全神贯注,线越不容易穿入针孔。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平时成绩不错,一到大型考试就各种考砸。


心气不纯正了。


专注力需要和人的气结合,这种气必须是安稳的、沉静的,而不是焦躁的、自我怀疑的。


豆瓣9.3,国产顶级综艺回归


顶尖球手,打到最后,拼的都不再是技术。


而是,谁能把控自己的气场和专注力。


邓亚萍说,以前在打球的时候,一到了关键场,教练一般会对他们说一句话——


把球打到桌上去。


因为心念至纯、手不发抖,对专业选手在那种环境下都是非常难的。


观众的欢呼、电视的转播、荣誉的负担、对手的压制......


心一慌,你的步伐就开始乱,一着急,手就开始抖,但专业运动员就是手抖也要把球抖到桌子上去。


豆瓣9.3,国产顶级综艺回归


《圆桌派》这一期节目,非常有水准。


一个乒乓球的项目,就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好几层。


还有从字词上凿题眼的,譬如“抠”。


如果这一局是对方的发球局,那主动权其实是掌握在对方手里的,这一分是对方的,想要赢,就要把这一分抠回来。


抠这个词,非常的民间,北方用得多。


在相声界,有一句话叫——平地抠饼,对面拿贼


平地抠饼说的是最早的相声表演是撂地演出,拿白粉在地上画一个圈,演员站在圈里就开始说了,这个圈就是饼,相声演员那个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想要吃上饭就要把相声说好,把脚下的饼抠起来。


人要做出非凡努力,才能把一个东西“抠”出来。


在逆风的局势中,抢回主动权。


豆瓣9.3,国产顶级综艺回归


说完字词这一类的小角度,转头,又开始上升到乒乓球的世界观。


首先,是2000年,乒乓球由原来的38mm改为40mm。


80年代,乒乓这项运动的技术越来越完善,球越来越快,旋越来越转。同时期,中国乒乓几乎进入了独孤求败的境界。


但是,由于过快的球速、过强的旋转对于电视观众是不友好的。


因为有时候球还没看清,这一场都打完了。


缺乏观赏性、缺乏对抗性,乒乓越来越强,同时也越来越弱——


它成了一门独家技艺了。


豆瓣9.3,国产顶级综艺回归


但是,也是这种无人抗衡的状态,将乒乓竞技这项运动带入了越来越少人讨论的境地,这对这项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是相当不利的。


乒乓球改大2mm,降低了乒乓球的旋转和速度。


这个改变,其实压制了中国队的优势。


但恰好这个改变,是中国人徐寅生担任国际乒联主席后提上日程的。 包括乒乓球改大的试验费用,不少都是中国乒协承担的。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大一点的球压制了中国选手。


但从更长久的眼光来说,它能让这个运动保持热度——得到持续的商业赞助,保证一定的电视收视,让乒乓不被奥运会等热门体育盛事给砍掉。


“国际乒协这么多年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打败中国。”


豆瓣9.3,国产顶级综艺回归


体育,不是一项圈地自萌的活动,你太强了,把其他爱玩这项运动的人都逼死了,这就没法玩了。


所以,这一次日本出了一个伊藤美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因为拿下了混双冠军,伊藤美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讨论度,在女单半决赛,她又遇上了孙颖莎。


这一场球,工作日早上打的。


但是收视是惊人的高。


豆瓣9.3,国产顶级综艺回归


在《圆桌派》中,我们看到一项运动的角度是相当多层次的。


这也是《圆桌派》的魅力所在。


将通俗之物,从社会文化,人类心理的角度,仿佛又让人学到一堂大课。


从锵锵三人行到圆桌派。


几个人一壶茶,没有攻击的姿态,没有哗众取宠,它只是在谈笑之间,揭开世界之下的层层面纱。


这大概就是顶级脱口秀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脱口秀   乒协   圆桌   豆瓣   乒乓球   中国   乒乓   运动员   相声   专注   角度   状态   综艺   动作   节目   心理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