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4分钟就把袁世凯刻画得惟妙惟肖,《觉醒年代》剧王预定

《觉醒年代》是建党100周年献礼剧,通过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人的传奇故事,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开展,展现了一百年前那段燃烧理想的峥嵘岁月。


仅用4分钟就把袁世凯刻画得惟妙惟肖,《觉醒年代》剧王预定

看了两集,可以说,这部剧不仅完成了任务,还超常发挥,有剧王的潜质。

1915年一战白热化阶段,日本趁德国在欧洲战场分身乏术,进一步在中国扩张,迫使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


仅用4分钟就把袁世凯刻画得惟妙惟肖,《觉醒年代》剧王预定

剧中开篇大约用了4分钟时间就把袁世凯的形象立住了。

外交部次长传达日本最后通碟,镜头随着他的脚步,走过总统府的亭楼水榭,此时已是日薄西山,预示着袁世凯政府离失败已经不远。


仅用4分钟就把袁世凯刻画得惟妙惟肖,《觉醒年代》剧王预定

通往袁世凯办公室的长廊里,每隔几米就有一个持枪护卫,在他的办公室附近护卫更是密密麻麻,看得出袁世凯很是惜命,毕竟倒袁呼声正高,他不得不防。


仅用4分钟就把袁世凯刻画得惟妙惟肖,《觉醒年代》剧王预定

很多文章中都提到袁世凯爱吃,能吃,甚至传言他能一口气吃几十个鸡蛋,一顿饭吃得如何如何多……

于是在电视剧中,我们看到晚饭时候,一大串丫鬟陆续上菜,每道菜菜量看着都不少,袁世凯是真的骄奢。


仅用4分钟就把袁世凯刻画得惟妙惟肖,《觉醒年代》剧王预定

另一处细节也展现了他好吃的一面,就是袁世凯在跟幕僚商议国家大事的时候,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把似乎是花生米的零食吃了起来。在商议到关键问题的时候,他不好再吃,又把零食揣回口袋里。


仅用4分钟就把袁世凯刻画得惟妙惟肖,《觉醒年代》剧王预定

通过这些铺垫,就把袁世凯肥头大耳、惜命重欲的形象树立起来了。紧接着在与大臣商议对策的时候,这些性格特点就都派上了用场。

日本人给出48小时最后通牒,甚至出兵威胁,逼袁世凯签二十一条,袁世凯不以为然,振振有词道:我是袁世凯,不是李鸿章。


仅用4分钟就把袁世凯刻画得惟妙惟肖,《觉醒年代》剧王预定

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还以为他有什么杀手锏,结果下一秒他就怂了,苦着脸说,不是我不想签啊,是民众反抗的厉害。


仅用4分钟就把袁世凯刻画得惟妙惟肖,《觉醒年代》剧王预定

最后袁世凯又板着脸说,我有最后底线,第五条不能签。

第五条最损害国家利益,在他心里如果签了这一条就真的成了卖国贼。


仅用4分钟就把袁世凯刻画得惟妙惟肖,《觉醒年代》剧王预定

这段对话,高度概括了袁世凯在与日本交涉时采取的主要措施。

二十一条本来是绝密,是袁世凯故意泄露出去,希望引起舆论讨伐,并获得国际干预,这一招虽然没有完全奏效,但是外交部次长提到了,日方考虑到民意,同意暂时搁置对中国最不利的第五条。

袁世凯还要求外交部在通牒的最后期限才把意见反馈给日方,这也是他的拖延战术,软磨硬拖,希望能拖到舆论和国际干预带来新转机。


仅用4分钟就把袁世凯刻画得惟妙惟肖,《觉醒年代》剧王预定

虽然袁世凯对局势有判断,有底线,他也不想做卖国贼,但是通过之前的铺垫观众知道他贪生怕死,重欲重利,所以与国家大义相比,他更怕发动战争,怕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所以他还是签了。

有意思的是,编剧还不忘在这段对话中挖苦了一下袁世凯政府的官员。

袁世凯问外交部次长有什么对日政策方面的建议,次长恭恭敬敬地说,一切都听大总统的。真是打太极的高手。


仅用4分钟就把袁世凯刻画得惟妙惟肖,《觉醒年代》剧王预定

秘书长更搞笑,大敌当前,他考虑的还是孙中山、黄兴会不会闹事,格局未免太小家子气。

这段信息量爆棚的对话,有精心设计的细节,也有客观公正的阐述,就是这部剧的一个缩影,是创作者的态度。

这样的惊喜在剧中比比皆是。

剧名《觉醒年代》,核心词是觉醒,那么觉醒之前,关键词应该是迷茫,前两集通过各路人马的思想碰撞,所展现的,正是当时处于迷茫状态,不知前路在何方的中国。


仅用4分钟就把袁世凯刻画得惟妙惟肖,《觉醒年代》剧王预定

李大钊在早稻田大学的同学张丰载信誓旦旦支持袁世凯的君主立宪制,他认为革命党的民主共和制是不符合国情的。

其他同学,包括李大钊在内,都认为民智已开,袁世凯是开历史倒车。所以在袁世凯政府即将被迫签署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形势下,当务之急应当是倒袁,救国。


仅用4分钟就把袁世凯刻画得惟妙惟肖,《觉醒年代》剧王预定

同盟会会员邹永成将军也认为,倒袁之后,应当再造共和国。

可是事实却是如陈独秀所说,推行共和三四年,国家不进反退,所以才会有张丰载之流,认为既然改革不行就应该倒退回去,但是很显然,这也是行不通的死路。

陈独秀先学康梁,后随中山,东奔西走,九死一生,五次流亡日本,到头来把他前十几年的奋斗目标全部推翻。他也在迷茫,他也要思考。


仅用4分钟就把袁世凯刻画得惟妙惟肖,《觉醒年代》剧王预定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陈独秀意识到政治改革治标不治本,思想的变革才是关键。可是救国之路究竟在哪,怎么走,不知道,需要慢慢探索。

有了前两集“迷茫”的铺垫,后面的“觉醒”才能顺势而为,剧情才能流畅,逻辑也能自洽。

除了严谨的剧情,好演员的演绎也是必不可少。

最近连续有三部剧上线的于和伟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演技。他饰演的陈独秀有血有肉,不拘一格,特别是阐述自己的思想理念时,抑扬顿挫,非常有感染力,台词功底完美呈现。


仅用4分钟就把袁世凯刻画得惟妙惟肖,《觉醒年代》剧王预定

张桐扮演的李大钊也让人印象深刻,在学生中慷慨激昂发表演讲的时候,看得人热血沸腾。

即使是扮演陈独秀儿子的两位小演员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一点没有拖后腿。


仅用4分钟就把袁世凯刻画得惟妙惟肖,《觉醒年代》剧王预定

这两集只是一个开端,后面精彩的剧情只会越来越多,《新青年》创刊,五四运动,蔡元培、胡适、鲁迅……相当让人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新文化运动   同盟会   胡适   外交部   次长   卖国贼   惟妙惟肖   日方   日本   剧中   中国   底线   迷茫   剧情   年代   思想   政府   袁世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