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科学家在大众印象中,一般都是严肃的,但是复旦大学唯一的女校长、“中国半导体之母”谢希德女士却打破了人们的固有印象。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一方面,她的聪明才智让她在学术上建树颇深,她的著作《半导体理论》当时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权威的芯片专著,她也是中国芯片事业的“破冰人”。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而另一方面,女性这一层身份又让她拥有一颗爱美之心,和温柔细腻的情感。她和丈夫曹天钦被称为“中国科学殿堂最美丽的伴侣”;她和学生们的深厚情谊更是为祖国留住了一批宝贵人才。

青梅竹马的爱情

谢希德中学时一直是年级第一的女学霸,直到曹天钦出现才屈居第二。两人既是竞争关系,又互相欣赏。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分隔两地,谢希德考上大学后突然患上了骨关节结核病,这种病搞不好会终身瘫痪。

谢希德就这样在床上躺了四年,17岁的少女经历这样的磨难很容易就被压垮,幸好谢希德足够坚韧顽强,最终创造奇迹站了起来。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也多亏这四年间曹天钦一直写信鼓励她,两人就在书信往来中,把同窗之谊升华成了男女之情。

之后曹天钦去了剑桥深造,谢希德也在美国读书,两人为了学术研究,暂时舍下了儿女情长。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1952年,已经取得麻省理工博士学位的谢希德,想和在英国的曹天钦一起回国建设祖国,但是美国当时不允许理工类留学生回中国。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后来曹天钦请英国朋友帮忙,以结婚为理由让谢希德去剑桥,美国这才放行。这两人鸿雁传情多年也终于修成正果,在剑桥完婚,随后便一起回到中国。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在谢希德的弟弟谢希仁的回忆文《谢玉铭,谢希德:倔强的“物理学”父女》中曾提到,

回国后,谢希德原本打算去北大教书,但是北京没有适合曹天钦生物化学专业的单位,所以谢希德就跟着丈夫去了上海,到复旦教书。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因为感情深厚,所以愿意成全。

这样一辈子只爱一人,还在事业上各自取得瞩目成就的感情,难怪会被称为科学殿堂的最美伴侣。

热爱生活,追求时尚

作为一名物理学家,在工作中要求严谨严肃,但是生活中的谢希德,是一个特别懂得生活乐趣的时尚达人。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在纪录片《党的女儿》中,谢希德的学生回忆说,谢希德衣着鲜艳,打扮时尚,直到晚年也愿意穿红色这样鲜艳颜色的衣服,还会在床头摆上玩偶,非常有个性,有童心。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而且谢希德非常多才多艺,既会弹钢琴,又会打毛衣,还会做菜,喜欢音乐,研究过花艺……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可以看出来,在醉心物理学研究的同时,谢希德也不忘追求生活中的乐趣,打破了人们眼中科学家刻板无趣、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固有印象。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她闲暇时喜欢与友人活动,性格开朗大方。因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享誉世界的科研能力,谢希德的朋友遍布海内外,其中不少响当当的学术界大牛,比如诺奖得主杨振宁,日本著名物理学家茅诚司等。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可以看出,因为从小到大经历过的各种磨难,谢希德早已练就了苦中作乐的本领,从未放弃过在生活中发现美好,这就是“最美”的。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关爱学生,为祖国留住人才

八九十年代复旦派出的留学生,谢希德大都会为他们亲笔写推荐信,一年一百多封,她从不假手于人,并且乐在其中,她看到学生们的简历中一个个多才多艺,内心肯定是充满骄傲和自豪的。

对于留洋的学生,她会对他们提出三点期待,第一,要谦虚,第二,珍惜国外资源,多交流,取长补短,第三,要回来。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第三点要求,放在当下的背景上看体会不深,但是放在当时那个年代背景下看,是一句相当有分量的期待。

谢希德希望他们带着知识回来。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谢希德的学生沈丁立回忆起来印象特别深刻。他在出国前恩师说,相信你会回来。

在回国后的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到物理楼站在恩师面前向她汇报,他依照两年之约按时回来了。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看到此处不禁感慨,几十年前,谢希德就算转道英伦也要回来报效祖国,几十年后,她教出的学生也大多能抵挡诱惑,守住初心,在国外学到本领之后回国效力。

谢希德究竟有什么魅力,可以留住这些人才?

答案或许都在她与学生的相处之间。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她的另一位学生叶令回忆说,当时能够派自己出国做访问学者已经受宠若惊,在此期间,谢希德还会去她家中探望她的父母,让他们有困难一定要告诉她,让叶令没有后顾之忧。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纪录片《党的女儿》情景再现了这一片段,当时谢希德年事已高,因为年轻时患过骨关节结核病的腿已经僵硬很难弯曲,但是谢希德在去探望老人的路上,一级一级走上台阶,虽然走得很慢,但是她一直坚持着……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谢希德的弟弟回忆说,1999年,一直在与癌症对抗的谢希德不顾医生反对去北京开会,因为她的学生要参加中科院院士评选,如果她没有亲自到场介绍,她的学生就可能会评不上。从北京回来后她的病情又恶化了,第二年便逝世。

她是最美科学家,复旦唯一女校长,八九十年代令很多留学生回国

以诚相待,以身作则,春风化雨,谢希德就这样培养出了很多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最后

谢希德在工作中是女强人,但是在丈夫面前她是小鸟依人的贤妻,在学生眼中是可亲可敬的恩师,德才兼备,内外兼修,实在令人敬佩,更值得我辈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复旦   剑桥   德才兼备   结核病   物理学家   恩师   多才多艺   美国   物理学   北京   中国   留学生   科学家   祖国   校长   丈夫   印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