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又被戳了

上半年,韩剧彻底炸了。


黑马剧层出不穷,很多作品都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推出的类型,同样不一而足,涵盖了悬疑犯罪(《窥探》《怪物》)、豪门恩怨(《顶楼2》)、惊悚奇幻(《大发不动产》)、温情治愈(《如蝶翩翩》)在内的多种题材。


而且,这还不够,最近又上线了一部重磅催泪弹——


Move to Heaven:我是遗物整理师


豆瓣9.2,又被戳了


《我是遗物整理师》是网飞出品的新剧,全剧一共十集,短小精悍。


刚上线没多久,它就拿下了8.9的豆瓣评分,后来不降反升,一路攀升至9.2。


豆瓣9.2,又被戳了


该剧由韩国作家金玺别创作的散文集《离开后留下的东西》改编而来。


金玺别是韩国“第一代遗物整理师”,书中讲述的故事,大多源于他工作中的亲身经历。


透过这本书,他引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人生议题:人终有一死,我们该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


豆瓣9.2,又被戳了


改编成剧后,创作者以“遗物整理师”的视角切入,对书中的人生议题展开了更深入的探讨与反思。


遗物整理师,顾名思义,就是为逝者整理遗物的人。


这项工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清洁工,而是具有更神圣的使命与价值。


每个亡者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故事。它们散落在遗物中,等待着被人发掘。


好的遗物整理师,可以运用一系列平凡的物品,拼凑出一个人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


豆瓣9.2,又被戳了

NHK出品的纪录片《U-29 人生规划》


亚洲人最忌讳的话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性,一个是死亡。


生活中,人们总会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与死亡有关的工作,觉得跟死人打交道是肮脏、晦气、不详的,缺乏正确的“死亡教育”。


正因如此,所以亚洲围绕死亡议题所展开的影视作品,一直少之又少。


满打满算,也只能想到一部《入殓师》。


豆瓣9.2,又被戳了


虽然《入殓师》和《我是遗物整理师》一样,探讨的都是死亡议题,但它们讲述的侧重点,却有着明显的差异——


《入殓师》侧重的是告别。主人公为逝者装扮仪容仪表,让对方有尊严地开启下一段旅程。《我是遗物整理师》侧重的是回溯。主人公通过遗物,摸索出逝者的生前眷恋,为他们达成尚未了结的心愿。


因为侧重点不同,所以两部作品流露出的气质也截然不同。


《入殓师》有着哀而不伤的文艺气质,而《我是遗物整理师》则以悬疑剧的形式扒开遗物中盘根错节的线索,并在谜底揭开时笔锋一转,递出温情脉脉的催泪弹。


豆瓣9.2,又被戳了


《我是遗物整理师》主打双男主设定——李帝勋+汤峻相。


李帝勋与金秀贤、刘亚仁、宋仲基并称为“忠武路四大小生”,因主演韩剧《信号》而备受关注。


最近几年,他在剧本选择上表现得非常谨慎,递出的作品大多口碑在线:《建筑学概论》《我能说》《模范出租车》……成功完成了从偶像演员到实力演员的蜕变。


与李帝勋比起来,男演员汤峻相的知名度显然要低很多,只在《爱的迫降》里扮演过小角色。


豆瓣9.2,又被戳了


剧中故事,要从一家名叫“天堂移居”的遗物整理公司说起。


父亲韩静佑与儿子可鲁一起经营这家公司。


他们给“遗物整理”赋予了一个温柔的意义——给逝者最后一次搬家。


豆瓣9.2,又被戳了


可鲁是一位亚斯伯格症患者(孤独症),他动作笨拙,有情感、语言方面的沟通障碍,紧张时会用头撞墙。


同时,他也有着天才的记忆力与观察力,可以在工作中发现常人不易察觉的细节,还原逝者生前最真实的状态。


虽然异于常人,但可鲁却在父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成长为一个善良、温柔的少年。


只可惜,好景不长,身患绝症的父亲还来不及与他做出告别,就在仓促中与他阴阳两隔。


豆瓣9.2,又被戳了


父亲去世前委托律师,将可鲁的监护权委托他人——曹尚久。


豆瓣9.2,又被戳了


曹尚九是可鲁父亲同母异父的兄弟,曾因非法斗殴关进监狱。


出狱后,为了拿到哥哥的遗产,他不得不遵从遗嘱成为可鲁的监护人,一起经营“天堂移居”。


于是,干净整洁的可鲁与邋里邋遢的尚久,就此开启了一段整理遗物的奇妙冒险。


豆瓣9.2,又被戳了


可鲁与尚九互相磨合的这段时光,是一段双向治愈的时光——


尚九走出过往阴霾,开始从新做人;可鲁与逝去的父亲完成告别,开始迎接新生。


豆瓣9.2,又被戳了


工作过程中,他们接触了很多动人的小故事。


他们接洽的第一位逝者,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奶奶。


老人过世多时才被人发现,现场蛆虫遍地、臭不可闻。


老人的儿子儿媳,是一对冷漠刻薄的中年人。对于老人的逝去,他们不但毫无哀思,反而还充满不耐烦,只对老人床铺下已经发霉腐烂的钞票感兴趣。


豆瓣9.2,又被戳了


然而,经由这些发霉腐烂的钞票,可鲁却发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过往。


豆瓣9.2,又被戳了


老人生前,患有阿茨海默症。


虽然记忆力衰退严重,但她却仍心心念念着一件事——给儿子定制一件西装。


每周,她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前往银行,取一张五万元的纸钞,并在回家路上找一位西装店的老板攀谈。


豆瓣9.2,又被戳了


得知此事后,儿子没有丝毫悔意,觉得母亲大费周章地定制西装,简直是在白费力气。因为生活不宽裕的他,平时根本用不到西装。


直到老人遗物散落,露出一盒崭新的保暖内衣,儿子才真正读懂母亲的良苦用心。


豆瓣9.2,又被戳了


彼时,刚参加工作的他,曾在首个发薪日给妈妈购置过一套保暖内衣。


看着保暖内衣,母亲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儿子许下了这样一个承诺:“儿子,我明年春天给你买一套好西装。”


这个没能兑现的承诺,后来被母亲记了一辈子。


而那套渗透着儿子孝心的保暖内衣,则完好如初,被母亲珍视了一辈子。


豆瓣9.2,又被戳了


可儿子对母亲的那份爱,却早已被时光消磨的不见踪影——让母亲孤独终老,遗体被蛆虫蚕食。


一念及此,儿子不由潸然泪下,嚎啕大哭。



豆瓣9.2,又被戳了


这种将孝道抛诸脑后的例子,在生活中同样比比皆是。



很多人都喜欢在心底筑起高墙,屏蔽掉对亲人的责任与爱意,被日复一日的机械生活折腾的麻木不仁。


直到至亲离世,方才堪破对方未曾言说的深情,认识到自己无法弥补的错处,并由此抱憾终身。


豆瓣9.2,又被戳了


类似的故事,在《我是遗物整理师》中还出现了很多。


它用举重若轻的姿态,对各类情感关系做出了巧妙的拆解:母子情、兄弟情、同性之爱……


与这些情感关系相伴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议题。


比如,底层打工人被工厂压榨,痴呆老人的赡养问题,老年人的临终关怀,同性恋遭歧视、海外领养、弃养问题等等。


豆瓣9.2,又被戳了


这些话题的加入,让《我是遗物整理师》在温情的基调下显露出了更锋利的表达,让全剧在触碰现实的同时,温和地解构死亡,诚恳地指出弊病,传递出人性当中的真善美。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部剧。


相信看过之后,你一定会对“遗物整理师”这项特殊的职业做出新的认识,对生死议题做出新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蛆虫   催泪弹   侧重点   全剧   逝者   遗物   议题   豆瓣   生前   西装   父亲   儿子   老人   母亲   故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