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为什么富的人家那么富,我们穷人却这么穷?”曾经有这么一个小男孩,他在六七岁开始,脑海里就一直萦绕着这个问题。


男孩长大后,创办了九百亿企业帝国,成为无数大企业家景仰的偶像,连马云都亲自为他撑伞。


他是谁呢?他就是横店集团的创始人徐文荣,一个贫苦出身的农民,却逆袭成拥有六家上市公司的传奇商界巨子。


他打造的横店影视帝国,不仅让横店这片曾经名不经传的贫瘠之地富甲一方、星光熠熠,更让它享誉中外,被称为“东方好莱坞”。


他是一个造梦者也是一位实干家,凭着“水炸油条,无中生有”的信条,在横店勾勒出一幅现代小康社会的真实蓝图。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1935年,徐文荣在浙江东阳的一个贫困家庭降生,家里有五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五。徐家没有土地,一切开支用度都靠父亲四处游走做小生意来维持。徐文荣三岁时,全家就搬到横店定居了。


在他的记忆中,儿时,父亲每天起早贪黑起来蒸馒头、卖馄饨,尽管很辛苦,可家里人口多,加上收入低,一家子还是经常饿肚子。


那时,他们要到横店的大米市场买人工舂米,这种米煮熟后有三分之一是带壳的,通常别人是把带壳的饭丢掉,但他们只能把壳剥掉再吃。


对他们而言,有带壳的饭吃就很幸福了,毕竟他们要隔天才能吃到一次大米饭,其他时间都是喝粥。


当时,他们有个做火腿生意的邻居很富有,门口经常晒着发亮诱人的火腿,那个油一滴滴往下掉。


徐文荣的母亲见了,就会叫他拿碗去接油,端回家煮菜。徐文荣站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捧着碗接着一滴滴的油,汗水也如油般从脸上淌下来。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打小开始,贫穷的苦就深深地刻在徐文荣脑海里,他自幼就想着去赚钱,六岁时曾到城里的街头做“游商”卖糖南瓜,但一毛钱都没赚到,还被人笑了一番。


因为家贫,他小学都没能读完,就辍学回家帮忙干活,但天资聪颖的他,在学校时成绩总是全校第一名,可惜这块读书的好料子却没有机会升学。


时间飞逝,转眼徐文荣已长成十六岁的小伙子。父亲认为他该出去学个一技之长了,就叫他跟随表哥到东阳去学木匠手艺。


徐文荣到了东阳,跟着师傅学做木匠,在这里他早上喝粥,中午吃米糕 ,这对于过往经常三餐不继的他而言,已经是挺好的待遇了。


美中不足的是,跟着这个师傅学艺得守一个规矩:师傅停下筷子时,徒弟也不能再吃,这让正值发育期长身体的徐文荣经常吃不饱。


他在东阳学了大半年后,正值战乱,家人就叫他回横店。回到横店不久,新中国解放了,之后开始组织抗美援朝行动。


徐文荣也想要去参军,加入抗美援朝队伍,不过由于他身高不够,就被刷下来了。之后,他就到横店的供销社上班,在那里工作的三年里,他在多个部门干过,先是杂货部,然后又在肥料部卖化肥。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卖化肥时,他经常要翻山越岭,到各村各户去搞宣传、推销、订购,在这期间,他掌握了很多农村的市场动态。


他发现,乡里人在种植玉米时很缺肥料,嗅到这个商机后,他开始寻找解决方案,很快,他得知有种叫马桶纱的东西,是非常好的天然化肥。


所谓的马桶纱,就是指残留在马桶壁上的粪便,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表面形成的一种晶状物体。


于是,徐文荣联系当地的一个合作社,说服对方以化肥交换粮食,得到合作社的同意后,他就每天早起到各家各户去敲门,刮下马桶壁上的晶状物,挑去售卖。


徐文荣还抱着“有财一起发”的利他心态,带着乡亲们一起到上海去搜集马桶纱。那一年,他用马桶纱换取了1000斤玉米,还赚了1200元现金,这在当时而言算是十分可观的收入了。


不过,之后他就被有心人士投诉,给扣上了投机倒把的帽子,幸好他帮助过的那些乡亲们出面为他说情,最后才平安无事。


对于乡亲们的帮助,徐文荣内心充满感恩,他把赚来的钱留了一部分自己支配,其他的都捐给了乡亲们。


虽然第一桶金来之不易,还差点害他陷入险境,但徐文荣更加坚定要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的决心了。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70年代初,乡村开始促生产,徐文荣得到大家的支持,被推举为大队支部书记。当上书记后,徐文荣就以实际行动,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他带领农民学习农业生产技术,规划部署田地种植,并且利用氨水提高农作物产量。


在这过程中,徐文荣可没少吃苦。他曾用独轮车拉五六百斤的重物奔走于崎岖的山路,曾为了赶回横店开会飞奔追赶火车,也曾在漫天飞雪的天气里徒步18公里,赶回横店处理公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短短一年间,当地的粮食亩产量就翻了一番,由700斤提升到1500斤!


搞农业生产,徐文荣很有一套。接下来,他又将在工业领域大放异彩。1975年,全国国营丝厂普遍出现经验不善,大面积停工积产的现象,横店也面临这个困境。


当时,横店农民迎来蚕茧丰收年,全镇上共收获上千担蚕茧,可是丝厂却在此时停产了,眼看着辛苦养的蚕茧没有去处,农民们脸色愁云惨淡。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人民公社知道徐文荣一向善于解决难题,就建议让他去接手濒临倒闭的丝厂,乡亲们也纷纷推举他。


徐文荣于是东拼西凑,弄了5万元,买下了这个丝厂,准备解决乡亲们蚕茧积压的问题。要办厂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要解决原料、电煤、资金、木材、钢材、设备、人才等方面的问题。


为此,徐文荣日夜奔波找供应商买材料,当时最难找的是钢材。他四处委托亲朋好友找关系,先买到钢板,然后找单位交换钢条,再用钢条交换线条,经过层层兜转,才把钢材物资集齐。


然后,他又跑到上海、杭州等地,寻找国营丝厂负责人,请求他们提供机器设备和人才技术培养等方面的支援。


经过近10个月的日夜奔走,横店丝厂终于正式投入运营。在徐文荣的得力领导下,丝厂第一年就扭亏为盈,净赚6.7万元,之后更节节攀升,第三年利润已达到35万元!


眼看着丝厂规模渐渐大起来,乡亲们开始担忧将来会有风险,便建议将利润先分红,在他们看来,钱还是要落袋为安。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但徐文荣拒绝了这种做法,他的一盘棋下得大着呢!打通了丝厂的上游,他开始谋划下游的轻纺业。


随后,他在丝厂原本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扩张,设立了丝织厂、针织厂及印染厂,将轻纺业做起来了,横店从此有了“针织一条街”。


徐文荣创办丝厂,让数百名农民洗脚上田,成为了工人。他们摆脱了过往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却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难题,不仅吃得饱,连腰包也越来越鼓了。


据称,70年代时,丝厂工人月薪已经有20元,远远高于周边地区的收入。徐文荣曾说过:共同致富,不是赚了钱分给贫困者,而是提供赚钱机会,带动致富,帮助贫困者学会致富的本领。


正是这种初衷,让他不断地在横店开拓新的商机,致力于将横店打造成一个多元化的商圈。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80年代初,中国的工业蓬勃发展,高科技产业逐渐兴起,相反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则面临白热化的竞争,其中一个,就是轻纺工业。


商业嗅觉灵敏的徐文荣看到了这一趋势,经过市场调查,他瞄准了磁性材料这一高科技产业。


在请专家指导,学习和掌握了磁性材料行业的生产技术、经营方法等后,徐文荣兴办起了磁性材料厂,正式敲开高科技产业的大门。


1980年4月,横店磁性器材厂也就是横店东磁的前身正式成立,投产锶磁、钡磁等产品,很快获得丰厚的利润。


随后,徐文荣又扩展规模,开设磁性二厂、三厂,生产软磁、稀土永磁等高科技产品。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对于高科技产品,徐文荣的态度是“只要是真正的高科技产品,再大的本钱也要花,再大的风险也要冒。”


例如,80年代初,他去日本考察时,了解到一种叫钕铁硼的稀土永磁材料极具市场发展前景,于是他回来就建立工厂生产起这种产品。


不过,第一年就亏损了5万,内部人员一片忧虑,徐文荣却安慰他们,亏5万算什么,再亏多一次也无妨,一定要把它拿下!


随后,集团投入160多万用于研发,到九十年代初,这家厂的产值达到240万,品质也达到全国领先。


工业发展欣欣向荣,到1987年,横店工业创造的价值就超过了1.1亿元,成为一个赫赫有名的亿元镇。尝到高科技产业的甜头后,徐文荣更在工业领域提出了“非高科技不上”的战略思想。


光是1991、1992两年时间,横店集团就耗资4亿,实施了45个技术改革项目,其中30多项为高新技术开发项目,投资占比达8成。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横店集团向高科技产业进发的势头如日中天,遍及汽车、医药、化工、照明、机械电子等新兴产业。


产品种类更是琳琅满目,如高压赋能铝箔、软磁盘、大屏幕彩电集成块、特种耐磨钢球、灯具、电子镇流器、扬声器及抗癌药等。


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横店集团对于那些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发展潜力的产业,采取关停、租卖、拍卖、转产等策略,将资金集中于高科技产业。


例如在80年代,横店集团就曾一次性卖掉数百台织绸机器,关闭了绸厂、织棉厂等。


据徐文荣称,他创办过700多家工厂,其中不少都关停了,剩下来的都发展壮大起来了。


如今,横店已形成成熟的多元化工业体系,拥有横店东磁、得邦照明、普洛药物等二百多家企业,被冠以“中国磁都”“江南药谷”等头衔。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从农业到轻工业,再到高科技产业,徐文荣已带领横店实现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但他的抱负不止于此。


他发现,要吸收所有的劳动力,光靠工业化实现不了,这其中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年纪稍长的百姓,由于本身学识、技能等局限,很难被吸纳进工业领域。


要实现全民就业,还得发展第三产业,那到底发展哪些第三产业呢?徐文荣苦苦思索,并四处去考察市场。


他来到深圳,看到深圳的旅游产业搞得红红火火;又到无锡影视城、美国好莱坞等地做调研,发现影视基地游客如织,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的发展。


徐文荣琢磨着,如果横店也能开展“影视+旅游”产业模式的话,文化旅游产业就能够做起来,这样就可以创造“人人搞旅游,个个有钱挣”的社会环境了。


可是,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谈何容易?现实就摆在眼前:横店地处穷乡僻壤,既无名胜古迹,又无旖旎风光、大江大河,根本没有发展旅游产业的先天优势。


当时也有政府领导劝他,还是好好地搞你的工业吧,文化旅游不合适,但徐文荣很清楚,发展文化旅游才能带动全民致富,至于问题嘛,就是拿来解决的。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他称自己是一条蚯蚓,要在泥里钻出一条路来。下定决心后,他开始奔走全国“拉客源”,可他访遍各地影视基地,极力邀请剧组到横店拍戏,都没有得到回应。


1995年,机会终于来了。当时,谢晋导演正在策划拍摄历史大片《鸦片战争》,迎接香港回归,不过却因为资金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拍摄基地迟迟未落实。


正当剧组愁得焦头烂额时,谢晋得知横店正在寻求剧组进场搭景,于是他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横店,找到徐文荣。


俩人很快达成合作,双方约定由横店集团出资建造“南粤广州街”,涵盖120栋房子、一条珠江和一座塔。


徐文荣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第一单剧组生意,马上安排120支工程队浩浩荡荡地进山,日夜赶工。在短短三个月内就搭建出面积为6万多平方米的“南粤广州街,剧组得以及时投入拍摄。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电影上映后,横店这个地方在影视圈一炮而红。不久,横店又迎来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剧组,横店集团这次出资1亿,炸掉5座荒山,历时8个月建造起1:1比例的秦皇宫。


虽然之后陆续有剧组进驻,但“文化+旅游”的真正效果还未显现,到2000年,横店影视城的游客接待量才几十万人次,而这几年的投资却是庞大的,这让徐文荣面临巨大压力。


为了发挥“文化+旅游”的联动作用,徐文荣在2000年提出免费为剧组搭景,并免收剧组场租费的政策。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新政策一出,果然奏效了,之后每年都有数百个剧组涌向横店,一时间,横店人流如织,车水马龙。


人流畅旺给横店带来了庞大的消费需求,横店渐渐地就打造出覆盖文化、影视、旅游、餐饮、运输、商贸等一体化的产业链。


有了第三产业,横店的乡亲们真正实现了“人人有钱挣”的愿景,做民宿、搞餐饮、开商店、做群演……总有一样适合他们。


到了2008年,徐文荣公布要投入300亿元,建圆明新园。消息一出,就引起各方质疑,有人指责他劳民伤财,有人称这是“充满铜臭味的破坏”。


外界的反应出乎徐文荣的意料,其实他建圆明新园的初衷,是想扬我国威,长国人志气,但他却没想到会掀起这么大的舆论风浪。


虽然备受争议,徐文荣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经历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这位睿智的老人不会轻易被外界的声音影响,他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也对自己充满自信。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徐文荣分析,建造圆明新园,投入成本巨大,回收期也长,经济效益短期不可预见。


为了避免影响横店集团,他辞去横店社团经济企业联合会会长一职,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放开手脚去做这个项目了。


这个充满争议的项目,从一开始就面临重重困难。2008年,徐文荣对新园建造作出一番筹划蓝图后,将项目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批,结果却因为条件不成熟,审批不通过。


徐文荣不放弃,继续申报项目,他表示要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这一代实现不了,就下一代来。


项目一搁浅就四年,2012年终于获得审批,这一年,徐文荣已经77岁。雷厉风行的他,马上宣布项目开始动工。


好不容易动工了,偌大的资金压力又成为接下来的巨大挑战,老爷子开始为筹集资金东奔西走。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他动用亲朋好友找关系调动一切资源筹集资金,带领团队寻找和包装项目通过筹集政府专项补贴来维持短期内的资金周转,还通过拍卖原办公区等方式筹集资金。


为了缓解后续新园建造的资金压力,徐文荣还采取建一个园,就开放一个园的策略,将建成的资产盘活。


历经三年,2015年5月,圆明新园的首期春苑终于落成,并正式开放。新园一经开放,就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游客们都被新园的巍峨华丽给惊艳到了。第一年,新园就创收上亿元。


2017年,项目全面竣工,这个大手笔杰作以1:1比例再造了北京圆明园的经典景观,还原了近84%的旧圆明园建筑群。


一座体现盛世辉煌的圆明新园在横店横空出世,再次彰显徐文荣这个造梦者的过人之处。


如今的徐文荣,已年近90,但他依旧劳心劳力,为横店老百姓谋取更大的幸福。老爷子要将自己的毕生投入到为横店造梦,并将梦想打造成现实的行动中。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在他多年的带领和打拼下,如今的横店集团市值已达900亿,当中横店影视集团市值就近百亿。


以影视为主的横店第三产业堪称全国的龙头龙产业,如今已有上千家影视企业入驻,来拍摄的剧组更是络绎不绝,有时剧组甚至要提前一年预约。


据称,全国有近80%的剧组都选择在横店拍摄,除了国内剧组,连好莱坞剧组也闻风而至,如《木乃伊3》及《寻龙夺宝》等影视大片都在横店取过景,难怪横店会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了!


几十年前,横店是一块贫瘠的土地,交通闭塞,四周荒郊野岭,当地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抬头望见八面山,薄粥三餐度饥寒”“有女不嫁横店郎。”


如今的横店,产业发达,高楼商厦林立,工业基地、影视基地遍布;街道繁华活力,交通四通八达,乡镇还造起了机场;各种城市综合设施配套:医院、银行、酒店、公园、电影院等一应俱全。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横店的老百姓,更是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他们不必背井离乡奔赴城里打工,在本地就能够轻松就业;他们不用承受高昂房价进城买房,却可以过上拥有城市配套的便利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娱体验。


他们更不用担心老无所养,因为横店集团将给他们提供失地保险、生活补助和粮食。这一切的美好和福气,都是徐文荣这位横店的“镇店之宝”带领他们创造出来的。


再想想当下很多农村因为发展阻滞,农民不得不涌进城里打工,令农村成为了“空心地”,徐文荣创造出来的横店模式无疑是超前、创新又行之有效的路子。


贫苦农民出身的徐文荣,带领横店打造出一个享誉海内外的工业重镇、影视文化龙头及幸福乡镇,他的传奇事迹在商界广为流传,许多商界大佬们都对他颇为景仰和尊重。


2019年,马云特意前往横店拜访这位商界老前辈徐文荣,当时正好下起雨来,马云还为徐文荣撑伞,足见这位老爷子在他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造东方好莱坞新建圆明园、马云为他撑伞,徐文荣比你想象的还传奇

如今国家正在大力推广新农村建设,就需要更多像徐文荣这样敢于创新、敢于造梦,又敢于实践的商界精英、国之重器涌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好莱坞   圆明园   东阳   蚕茧   乡亲   剧组   商界   马桶   农民   产业   传奇   项目   工业   集团   影视   文化   旅游   马云   徐文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