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教师节卸任:职场开挂的人,用的都是同一个心法

马云教师节卸任:职场开挂的人,用的都是同一个心法

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一年前的今天,马云和阿里巴巴在官方微博上宣布:经董事会批准,一年后的今天,也就是201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20周年,马云将不再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现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将接任董事局主席一职。

昨天在辞职前一天,马云回到滨江园区看望老同事,今天正式卸任董事局主席的职务。

不知你发现没有,不论是厉害的企业也好,还是厉害的人物也好,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急流勇退”。

这里面到底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马云教师节卸任:职场开挂的人,用的都是同一个心法

一、

最近这段时间,不论面询还是网络咨询,都会涉及一个颇为沉重的话题,35岁中年危机。

人们常说,35岁是一道坎,很多招聘启事都有一条要求:年龄35岁以下。

什么时候开始,35岁成为了职场鄙视链中的一环了呢?

前段时间,一位去年上半年前来咨询的来访者燕子(化名)告诉我,如今的自己虽然35岁了,但如今自己的事业刚刚有所起色,她和我留言说:“晓璃老师,你说的对,人应该未雨绸缪,尽早给自己开拓第二条曲线,当同龄人为工作焦头烂额之际,早做准备和打算的人,才能应对自如。”

看来,燕子把我之前说的“第二条曲线”的精髓掌握的非常透彻。

“第二条曲线”这个概念出自一名英国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他出版过一本《第二曲线》的书。

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就是,“第二曲线”是由“创什么新”和“何时创新”这两个要素构成的。

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想要谋求更长远的发展,就需要跃过那些由成功铺设的“陷阱”,开辟一条与之前不同的路,从而为下个阶段的发展找到实现下一个增长点的第二曲线。

查尔斯·汉迪认为,人类的一切,包括生命、组织、企业等等,都适用于一条S型曲线:

最开始是投入期,包括金钱和精力等等,甚至还有试错成本;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一开始是投入大于产出,曲线向下;渐渐地产出比投入多时,随着产出的增长,曲线会向上,如果一切运转正常,曲线会持续向上;但到了某个时刻,曲线必然会从巅峰开始下降,这种下降只能被延迟,但不可能被逆转。

因此在这个时候,不论个人还是组织都应该积极寻找“第二条曲线”,而不是呆在自己的“舒适区”,如此,才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马云教师节卸任:职场开挂的人,用的都是同一个心法

二、

我们以个人发展为例。

现实中,不论任何职业都会有各自的瓶颈,表现在上升空间渐渐缩小,这个时候,如果一个人故步自封,不去提前开拓其他通道,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慢慢丧失选择权。

在很多人被35岁的压力驱赶得没有喘气机会的时候,同样有另外一群人,他们早早做好了准备,对他们而言,35岁不但不是危机,反而是全新的转机。

最开始让我有这个意识的,是源于我认识的一位前辈,为方便叙述,我姑且称之为“小敏姐”吧。

小敏姐是法律专业出身,毕业后给一家公司做法务工作,在她36岁那一年,毅然辞去了中高管的职位,根据她的话说,她觉得自己的经验和价值正在不断“缩水”,在原来的单位也做到了一个瓶颈,加上行业前景也不乐观,再往上就没有更大的空间了。

小敏姐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后,来到了一家创业型团队,这段经历让她切身体会到创业公司遇到的法律问题,她觉得这是一块潜在的市场,便开始关注中小型创业公司,更结识到了一帮创业公司的老板,给他们提供创业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

渐渐地,随着她在老板圈里的名气越来越大,如今的她和朋友开起了事务所,给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及顾问服务,同时还承接企业的法务培训等业务。

如果说小敏姐36岁之前的公司法务的职业是一条曲线,那么从公司辞职来到创业型公司是第二条曲线,后来随着她接触到的小企业老板越来越多,开展中小企业法律咨询业务成为第三条曲线,到如今她和朋友合伙开了事务所,还兼做企业法务培训等业务,又成了她的第四条曲线......

这就是小敏姐40多岁依然不慌不忙的底气所在。

马云教师节卸任:职场开挂的人,用的都是同一个心法

我们不难想见,如果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条职业曲线,那么到了一定年龄,势必会迎来无法避免的衰退期,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发展其他曲线,巅峰之后自然就是衰落。

换句话说,很多人在35岁遭遇中年危机,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及时发展第二条曲线,而把所有的青春和时间,押注在了一条职业曲线上。

从投资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押注是最具风险的,并且一旦遭遇危机,很容易陷入被动的境地。

而在职业巅峰期及时开拓第二条曲线的职场人,他们到了中老年,反而会迎来新的契机和机会。

原麦肯锡咨询公司女性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因为具有写作才干,被公司派驻到伦敦负责员工的写作能力培养,于是将自己多年的写作经验集结成了一本著作《金字塔原理》,此后的20余年,芭芭拉·明托就致力于一件事情,那就是向人们传授金字塔原理,给很多公司讲课,并且在很多大学做讲座,成功开启了后半生的职业生涯。

而那些固守一条职业曲线的职场人,到了中年之后的处境着实让人堪忧。

马云教师节卸任:职场开挂的人,用的都是同一个心法

三、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人不太会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是把决策和分析建立在简单的归纳法上。

所谓归纳法,就是使用简单的归纳推理,凭借感觉和经验积累知识。

但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在于,昨天的成功经验,放到今天未必适用,因为谁也不能确保,昨天的态势是否能够顺利延续到今天。

就好像10多年前,人们一度认为银行是个“金饭碗”,但现在呢?

因此,对于个人而言,如果不希望自己在35岁之后陷入被动的境地,就应该尝试去开启属于自己的“第二条曲线”。

那么,到底该如何开启呢?

马云教师节卸任:职场开挂的人,用的都是同一个心法

1、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

在这一点上,有个“第一性原理”很值得我们反复思考与揣摩。

人生也好事业也罢,一定不能乱来,你需要找到里面的内核,这才是最本质的东西。

例如你之前一直是名乒乓球运动员,结果在巅峰的时候你突然改行去学溜冰,这不叫“第二条曲线”,这叫“作死”。

你得找到这辈子要坚持下去的信念、原则或者事情,这是你的核心价值,其他一切都在变,唯独这一点不会改变。

你像乔布斯的第一性原理是简洁美学,贝索斯第一性原理是用户至上,马化腾的第一性原理是用户体验,马云的第一性原理是愿景使命。

又比如我前文提及的小敏姐,她追逐的东西就是一样:致力于中小企业法律问题的解决者。

因此,明确了核心价值之后,一个人才不至于跑偏:不论你换哪个行业,或者自己创业,都离不开这个核心点。

马云教师节卸任:职场开挂的人,用的都是同一个心法

2、萃取过往经历中的核心竞争力,以此为圆点,进行相关拓展;

例如前文里的芭芭拉·明托,她就是写作能力很强,后来正好工作中需要培训员工的写作能力,所以这为后来她专门致力于推广金字塔原理,教人们撰写商务报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去年上半年在我这里咨询的燕子,她之前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核心价值观是希望协助家长有效认识和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核心竞争力是擅长搞定人,她亲和力强,很容易获得他人信任,同时为人灵活,人脉广阔。

这为她转行亲子教育领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马云教师节卸任:职场开挂的人,用的都是同一个心法

3、发展“第二条曲线”要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

从我的经验来看,喜欢“第二条曲线”理论和思维的人,往往多少都具备“开拓者”性格:即,喜欢不断探索,注重过程大于结果。

因为“第二条曲线”自带一个特点,叫做“不确定性”。

话说回来,不论企业还是个人,你发展“第二曲线”有可能会给你带来收益,但也有可能会以失败告终。

但正如《左传》里说的那句话一样: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我们还是需要有意识地给自己一些机会去尝试,去积极谋求新的路径,突破自我不断汲取新的东西,谁也无法保证一定能成功,但至少,比死气沉沉、一成不变要好一些。

毕竟,人生就是一场难得的体验,我们活着降临到这个世界,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以上。

马云教师节卸任:职场开挂的人,用的都是同一个心法

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著有以职业咨询案例分析为素材的职场畅销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成为职业规划领域为数不多的咨询实战及个人发展实用书籍。2018年职业规划及工作方法干货类新书《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被评为2018年度经管类十大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前文   心法   归纳法   阿里巴巴   法务   教师节   巅峰   曲线   原理   危机   核心   价值   经验   职业   工作   企业   公司   马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