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令人心动的offer扎心:不懂提升的20岁,就是举步维艰的30岁


被令人心动的offer扎心:不懂提升的20岁,就是举步维艰的30岁

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最近,腾讯一档真人秀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从学校请了八名法学实习生去律所实习一个月,争取两个转正的名额。

这里面有一位西南政法大学的才女邓冰莹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说起来,她也是熬夜通宵做了充足的准备,却依旧屡屡和第一失之交臂。

她向室友倾诉说:“明明每天拼尽全力,可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好,真的太难了,上班都这么累吗?”

被令人心动的offer扎心:不懂提升的20岁,就是举步维艰的30岁


事实上,邓冰莹遇到的困惑,是很多职场新人共同的困惑,那就是,明明在一份工作中,我已经精疲力尽似乎尽到了最大努力,但不知为何,结果和自己预期的依然存在很大差距——有人就开始质疑自己的努力,看不到希望而迷茫,最后,就会失去工作的热情,无法获得想要的成长。

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真正拉开职场差距的,并不是一味的埋头努力。

一、

“老师,快和我说说,有没有那种不需要和人打交道薪资还不错的工作?”

曾几何时,我和工作室的咨询师收到过不少类似的问题。

其中,王老师有个回答让人忍俊不禁:“殡葬化妆师了解下?”

玩笑归玩笑,现实中,很多工作尤其是刚入职场时的工作,多数是比较琐碎的,这个时候,作为职场新人而言,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通过一件件、一桩桩的小任务,磨练和提升全面能力。

被令人心动的offer扎心:不懂提升的20岁,就是举步维艰的30岁

为方便说明,我们谨以《令人心动的offer》这档节目中邓冰莹过往的表现为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后面的文章,我们先普及下能力三维度。

知识指的是一个人的专业背景、学历、证书等,这些代表了一个人懂得哪些知识;

技能指的是一个人能做什么,处理怎样的问题,包括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

才干指的是这个人的性格、特质及品质维度。

被令人心动的offer扎心:不懂提升的20岁,就是举步维艰的30岁

二、

我们姑且用这三个维度分析下邓冰莹的能力情况。

1、知识维度;

据相关资料显示,邓冰莹是2015年考上的西南政法大学,今年刚毕业,是第九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冠军。

毫无疑问,从知识维度来看,她是没问题的;

2、能力维度;

以《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期为例,实习生邓冰莹和梅桢的委托人是一个遇到婚姻问题的女士:这位女士和一个男人在拉斯维加斯结婚,后发现对方早已在国内结婚,她要求以“骗婚”为由向对方索赔300万。

从专业技能的角度来看,率先提问的邓冰莹一直在冷静地梳理案件和给予法律解释,这一点没有问题,也就是说,邓冰莹的表现还是证明了自己是具备做律师的专业技能的。

问题恰恰出在通用技能方面,这部分后面具体分析。

3、才干维度;

仅凭邓冰莹在节目中的表现是不足以评判才干部分的,所以这部分暂且不做讨论。

从《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期邓冰莹的表现来看,正如事后王律师和她分析的那样,说她主要犯了“不会换位思考”的错,导致询问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被令人心动的offer扎心:不懂提升的20岁,就是举步维艰的30岁

三、

那么,到底怎样的询问才是有效的呢?

或者说,我们又该如何提升这部分能力呢?

一)、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获得间接经验;

毋庸置疑,书本是我们获取经验的重要途径,因为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我们不可能任何事情都去获取直接经验,因此,书籍作为最主要的介质,可以有助于我们学习到间接经验,从而通过实践不断运用和强化,最终内化成我们自己的能力;

例如,光是沟通这个能力,市面上就有不少经典的书籍都可以拿来参考。

就拿比较经典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为例。

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

那么,正确的倾听步骤是怎样的呢?

结合《非暴力沟通》和《关键对话》,有人总结出三个步骤:

1、真诚地听,不要给任何反馈;

很多人在遭受痛苦时,要的并不是安慰甚至也不是建议,而只是需要一双耳朵,不带任何分析和判断,静静听自己诉说就好;

《非暴力沟通》一书是这样描述的——

“试图分析问题妨碍了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如果我们只关心别人说了什么,并考虑他的情况符合哪种理论,我们是在诊断人——我们并没有倾听他们。”

所以,倾听的第一步,恰恰是放下所有的分析和评判,只安静地倾听对方就好。

2、读懂他人真实的感受和需要;

当别人已经倾诉完,我们不必急于回应,《非暴力沟通》给出的建议如下——

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

3、给予正确的反馈;

当我们完成了上述两步之后,我们要主动给予反馈;通过反馈,我们才能知道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对方才能对我们不正确的理解给予纠正。

而在反馈层面,最好的方式应该是“询问式”的,即用疑问句向他人给予反馈,便于他人做出必要的纠正或补充。


被令人心动的offer扎心:不懂提升的20岁,就是举步维艰的30岁

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验证;

通过上面的正确步骤我们不难发现,第三期《令人心动的offer》中实习生和当事人的对话,显然是不够专业的。

1、 倾听环节;

实习生何运晨在听委托人讲述的时候,他的注意力没有放在事实本身,而是关注这个行为适用哪条法律法规。

也就是说,他看到的只是法律,忽略了法律背后的人——委托人真实的想法和诉求;

2、 读懂他人需要和诉求环节;

在邓冰莹这里,她在这个环节做得不太好,在刚和婚姻受害者接触的时候,她似乎没有察觉出这位女士还沉浸在痛苦的情绪里,而是一味地按照自己想要搜集的信息进行直接表达。

她的问话显得非常生硬且让人感受不舒适——

“中途的时候他有带你去过他的家里吗?有见过对方父母吗?”

“他有没有带你见过他的朋友,他的朋友当时有没有提及他可能已经已婚的这些事实?”

“所以他已经结婚的事情,你一直都不知道的?”

一开始委托人还能正常回答,听到这个直接崩溃了,哭着说:“我要是知道,我怎么可能跟他结婚?!”

最后当事人直接表示:“我不想再回忆这些东西了”。

很显然,邓冰莹的对话方式让对方产生了抵触心理,这就是在这个环节欠缺正确的方法,导致用力过猛,达不到预期效果。

被令人心动的offer扎心:不懂提升的20岁,就是举步维艰的30岁

3、 反馈环节;

在《令人心动的offer》里,何运晨给到委托人的反馈更像是一个“负面教材”——他在委托人讲述时很容易插话,导致谈话氛围很尴尬。

事后金律师说,你有没有认真在听,对方是能够感受到的。

被令人心动的offer扎心:不懂提升的20岁,就是举步维艰的30岁

四、

通过上述分析,不知你对通用能力是否有了进一步了解了呢?

事实上,绝大多数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只占据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考验的恰恰是通用能力——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的专业技能能否更好地发挥,能否顺利地推进事情的进展,等等。

而如果一个人无法认识到通用能力的重要性,一味死磕专业能力,无疑会进入一个“死胡同”且悲愤不已——TA会认为同事不如自己、客户水平太Low、领导不过尔尔......

在没有认识到真正的问题之前,TA会换了一份又一份工作,在走了一圈弯路之后,TA的困惑依旧,成长依然缓慢。

所以,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真正优秀的人,不但注重打磨自己的工作能力,还会注重提升社交情商、上下沟通、时间管理等综合职场技能——在自己的知识之外,拓展我们的外延知识体系。

如此,我们才能获得全面的提升和成长,才能谈及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才能迎来不那么被动的30岁。

以上。


被令人心动的offer扎心:不懂提升的20岁,就是举步维艰的30岁

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著有以职业咨询案例分析为素材的职场畅销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成为职业规划领域为数不多的咨询实战及个人发展实用书籍。2018年职业规划及工作方法干货类新书《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被评为2018年度经管类十大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间接经验   非暴力   举步维艰   委托人   维度   才干   实习生   环节   反馈   正确   技能   努力   能力   书籍   知识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