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端菜机器人,做现代农业,“宇宙房企”碧桂园变了

搞端菜机器人,做现代农业,“宇宙房企”碧桂园变了

作者:齐秋实

编辑:魏晓

来源:蓝媒汇财经


王兴对于“美团”二字的解读刷遍了昨晚的朋友圈,这引起了吃瓜群众们的热议,除了让你走遍世界都不怕的“数理化”,学好语文可能更重要,因为走遍世界的前提是——你能走。


互联网大佬的一言一行更容易出圈,其实,某地产界龙头在一周前就已经悄然更改了自己的未来战略发展愿景。


8月24日,碧桂园举办了公司的中期业绩会。在会上,碧桂园用这样的话术来表达自己的未来愿景:打造为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的高科技综合型的企业。


先摘出其中“为社会创造幸福生活”这样的重要语段,结合美团的王兴、58同城的姚劲波近日的发言,是不是听出内味了。



碧桂园在战略发展上似乎也想为“共同富裕”出一份力,那么战术层面,它的业务又做得如何呢,能否在未来匹配上“高科技综合性的企业”这样高大上的名号?



搞端菜机器人,做现代农业,“宇宙房企”碧桂园变了

地产界有个“拼多多”?


成立时间不足三年,便实现上市,拼多多在国内完成了一个令世人惊叹的造富神话。放眼国内的地产界,同样有个在打法上与之有些相似的“拼多多”。


先来看一组数据。去年,按照中国内地合同销售权益金额计算,碧桂园有61%的收入位于国内的三、四线城市,二线城市为其贡献了35%的收入,而仅有4%来自一线城市。今年上半年,在碧桂园新获取的土地里,有62%的都分布于三、四线城市,较往年同期的数据更高。


从结果上来看,就跟拼多多比较一致:企业产品主打生活在三、四线城市中的人群,做下沉市场。


有因必有果,同样,由“果”也能溯源到“因”。基于对中国城镇化会带来巨大发展红利的预判,碧桂园十多年前就将自己未来的业务重心瞄准在了国内的三、四线城市上。


今年3月12日,国家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正式出炉。纲要里指出,十四五期间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目标设为65%。易居中国旗下的房地产信息服务商克而瑞通过分析也认为,未来5年内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有4%的增长空间,还会有约5600万人从乡村迁移至城市居住。


城镇化发展的红利期犹在,这也赋予了碧桂园所谓可以借势的“东风”,不过重仓三、四线城市给碧桂园带来了另一些隐忧。


今年上半年,碧桂园的毛利率为19.7%,同比去年下降4.6%,这是其自上市以来毛利率首次跌破20%的一次。相较于保利、中海、华润等这些毛利率都还在30%以上的房企,销售排行老大的碧桂园在毛利率排行榜上的位置却略显尴尬,如今已不在TOP20之列。


不仅毛利率连年下滑,碧桂园的净利率也差强人意。虽然从2019年起,就预感到形势变化,主动压缩期间费用率,但碧桂园的净利率依然下滑。今年上半年净利率9.5%,同比下降2.3%。



有业内人士认为,碧桂园在毛利率和净利率上的表现或与其把大部分业务盘子都放在三、四线城市上有关。


在“房住不炒”的监管基调下,国内很多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持续萎靡,这使得房企的利润空间不断收窄。去年8月有关部门出台的“三道红线”的政策更是通过强约束来倒逼企业们回笼资金、降低杠杆。这些都给碧桂园在地产板块的业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其盈利能力或还将进一步降低。


所以,你看黄峥在40岁出头的年纪便选择辞任拼多多董事长一职,顺势而为,转头去做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去了,能够看得清形势变化的杨国强(碧桂园集团创始人)自然不会只埋头于房地产。



搞端菜机器人,做现代农业,“宇宙房企”碧桂园变了

房企也整机器人?


黄峥想做“科学家”,杨国强在整机器人。


今年2月,国家住建部确定了在广东、重庆和上海等地开展了“智能建造”的试点工作,其中广东顺德的碧桂园凤桐花园就是首批试点项目。区别于以往建筑工人们的人力操作,在这些试点项目里,各类建筑机器人齐刷刷上岗,喷涂墙面、抹灰砌砖、浇筑混凝土等都看起来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通过试点项目的展示,外界得以一窥碧桂园在机器人尤其是建筑机器人领域的最新进展。房企跟机器人似乎是两个相距甚远的事物,前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给人一种不差钱的土豪印象,后者则是属于常出现在科幻影片里高新科技的化身。


不过,碧桂园确实做了机器人,也并非是今年才入局。天眼查显示,碧桂园早于2018年7月就成立了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智林”),从事机器人本体和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技术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在公司简介中,博智林甚至还做迎宾、炒菜和点菜等专注于不同业务的机器人。


机器人业务被碧桂园赋予了很重要的意义:碧桂园在新建立的区域中心均建立起极简的组织架构,来推动在三、四线城市里相对标准化和统一化的产品交付,而在此进程中机器人的运用会成为巨大的助推器。


据了解,今年国内一线建筑工人的平均年龄已接近50岁,相较于2007年,年长了10多岁。相较于传统的人力施工,成熟的建筑机器人作业在安全、效率和质量等方面都有明显更好的表现。


譬如外墙错台打磨机器人,它能依附外墙进行环轨作业,此外模块化设计、体积小、重量轻、精度误差可以控制在3mm之内、最大可切深10mm的错台,这些都是它相比人来说的显著优势。


碧桂园总裁莫斌在8月24日公司举办的中期业绩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曾说,“目前碧桂园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46款,已有18款机器人进入施工现场,28款正在陆续进入。其中,混凝土的4款机器人已经成熟稳定,进入商用并面向外部单位进行施工应用。”



看起来,碧桂园在建筑机器人的研发和使用上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外界仍然有声音认为这块业务尚处于投入阶段,距离产生营收和带来利润还有相当远的路要走。


此外,碧桂园在三、四线城市里想要给人们一个五星级的家,未来这些城市里的消费者是不是也会增加对产品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诉求,而碧桂园在建筑机器人方面的研发和应用又能否跟得上这一变化?


未知和挑战还有很多,远远没到可以下结论的时候。



搞端菜机器人,做现代农业,“宇宙房企”碧桂园变了

现代农业何时能“丰收”?


2019年年初,碧桂园提出过包含三个业务在内的未来发展战略,除了上文里分别提到的地产和机器人,还有一个就是现代农业。


在对外宣传上,碧桂园表示自己已形成了现代种业、智能农机平台及装备制造、海外大农业这三大业务板块。“未来将加快前端种业研发,打造 “农业芯片”,在中端聚焦“无人化农场”、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同时结合“碧优选”门店,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探索生产销售一体化零售业务模式。2021年将在粤、京、沪多地进行业务探索,通过多种业态模式形成全渠道销售,进而布局全国市场的其他重点城市。”


在碧桂园总部,能见到一家名为“碧优选”的店铺,这是碧桂园想要打造的一个销售终端,即社区超市。现代农业作为上游为社区超市源源不断地供应农产品,不同品类的农产品会流入整个碧桂园的零售平台上供业主们使用。


这被认为是碧桂园试图通过机器人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多样、便捷的服务,同时将服务模块标准和统一化又有望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



只是,设想虽然比较美好,但这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得依托于碧桂园在技术层面尤其是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水平和进度,否则所谓的“现代农业”容易变成空中楼阁。


当然,以“三道红线”的衡量尺度来看,碧桂园在头部房企里属于优等生。可动用现金余额达到1862.4亿元,净负债率为49.7%,且连续多年低于70%,达到了国家在“三道红线”的政策里对房企净负债率的要求,现金短债比也满足政策要求。


好的成绩自然带来了好的市场反馈,包括穆迪、惠誉和标普等在内的较为权威的评级公司和主要金融机构都陆续上调了对碧桂园的评价等级。根据公司年中报,碧桂园的平均融资利率仅为5.39%,低于大部分中国房地产企业,这无疑表明了资本市场对其经营能力的认可。


不过受制于种种因素,碧桂园在地产业务上的毛利率和净利率连年下滑,机器人研发和应用尚不够成熟,“现代农业”也更多地停留于设想层面。公司尽管已经着力减负,但仍属于“黄档”房企,离完全合格还有一段路要走。


对于碧桂园来说,未来的机会和挑战并存。但响应国家关于“共同富裕”的顶层设计的号召,“为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碧桂园已经能走了,而接下来要想走多远就得看自己的造化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现代农业   机器人   净利   毛利率   红线   中国   农产品   上半年   宇宙   未来   业务   建筑   国家   国内   城市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