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本文配图选自佟丽娅等与文章内容相关图片,配图均来源于网络


昨天是“黑色星期五”,问办公室里的姑娘买了什么,结果一个个早在双十一被带货主播们掏空了钱包。哈哈,现在互联网上最火的职业,估计是薇娅、李佳琦所代表的带货主播,采访现在的年轻人,一半以上也想直播带货。


不过,带货可不是当代人的专利,在没有直播也没有网络的过去,有人带的爆款货、写的精彩文案千古流传。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古代最能在日用护肤品领域带货的“薇娅”们,很多是宫里的嫔妃。


比较早的时尚icon是“环肥燕瘦”中的赵飞燕。


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30岁的汉成帝微服出访,在阳阿公主府遇到了目光缠绵、歌声婉转、舞姿妙曼的赵飞燕,对她一见钟情。


赵飞燕体态轻盈,传说每当她迎风起舞的时候,仿佛都要乘风而去,她借此带火了一种叫“留仙裙”的裙装。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明人画千秋绝艳图》里的赵飞燕。


汉代人伶玄的古早宫斗小说《赵飞燕外传》记载,一日她穿了件南越进贡的云英紫裙,在四十尺高的露天高台上翩翩起舞,突然一阵大风吹来,她的长裙倏地扬起,飞燕舒展双臂,做出要被风吹走的姿态,呼喊“成仙啦,成仙啦~”


成帝一看,慌了,赶紧叫乐师无方拉住她的裙摆,双方僵持了好一会儿,等风停歇的时候,发现裙子都被抓皱了——从此,宫里宫外开始盛行有皱褶的裙子,每出行前,姑娘们都要先把裙子折叠出皱褶,美其名曰“留仙裙”。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人们猜测“留仙裙”其实就是绉纱裙,汉代利用加过强拈的纱线受潮湿后产生绉绉这一规律,有意识地用强拈的丝线来织成纱,然后浸水使之收缩而起绉。服饰很难保存,福州宋代黄昇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丝绸织物,其中一款百褶裙,褶皱仍旧清晰可见。


成帝怕飞燕以后还要飞走,为她建了七宝避风台来跳舞,而飞燕为了保持自己纤细消瘦的身材,长期修炼彭祖方脉之书传下来的一种“气术”。


她为了肌肤雪白娇嫩,以及为了赢过“自有体香”的妹妹赵合德,还用过一种秘方配制制作“息肌丸”,用麝香、高丽参、鹿茸等名贵药物制成,放入肚脐内,可以通体清香,肤质光滑,接着还要用“九回沉水香”泡澡,坐在沉香木制作的座椅,焚熏贵重的香料。


可是不管怎样,飞燕的人造香好像也比不过合德,合德只是用豆蔻汤洗澡,敷一敷“露华百英粉”。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英粉”真实存在,是以米粉作为化妆粉,大约在战国时代,铅粉被发明出来,逐渐代替了米粉,又称为“胡粉”。能给大家找来最清晰完整精致的古代化妆品也出自宋代黄昇墓,这是几块不一样的粉饼,仔细看上面有不同的花朵纹饰,存放在主人漆奁第二层。


可是,赵合德看赵飞燕努力美容,内心焦虑,生怕被比下去,学着姐姐也用起“息肌丸”,但“息肌丸”副作用极大,久用令人无法怀孕,皇宫药剂师上官妩教姐妹用羊花煮汤洗涤,可也已无法挽救了。


宫斗经典《甄嬛传》里的安陵容,用的也是这个方子。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战国策》中有句“女为悦己者容”,那时的女性依赖男性生存,变美已经不是爱好,而是竞争优势,她们专注研究“美美美”秘诀,成为妥妥的美妆穿搭博主。


东汉梁冀,史书上出名怕老婆的奸臣,相貌丑陋,妻子孙寿却是个魅惑的大美人。


孙寿传闻里是个飞扬跋扈的主,却有个四步变“弱气美人”的秘方,我看这个名字心里就默念:不就是“茶艺妆”?


Step1:“愁眉啼妆”,把眉毛画得又细又弯,另在眼下涂一层鲜红的胭脂,模拟美人刚刚哭过,楚楚可怜的样子。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网络博主模仿的汉代妆面“愁眉啼妆”。


Step2:她又把头发盘成结,放在脑袋一侧,梳一种“堕马髻”,模仿刚刚从马背上摔下来的状态。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左边北魏永宁寺出土的残破人偶,右边任家坡出土陶俑,都被怀疑是堕马髻的样子。


Step3:她可能是史上第一个表情管理大师,发明了“龋齿笑”,一种像是牙疼时遮遮掩掩的笑。


Step4:她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走“猫步”的女子,在汉代叫“折腰步”,走路时左右脚走直线,装作腰肢纤细得快要折断的样子,身体自动摇摆出妙曼的曲线。


哈哈,这一系列行为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多么矫揉造作,却让当时的女性趋之若鹜,一时间,洛阳城到处都是这些面带愁容,梳堕马髻,害牙痛还要走猫步的女子。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代画家仇英《汉宫春晓图》截选,仇英以春日晨曦中的汉人宫廷为题,描绘了宫廷仕女生活的场景,这是他对宫廷浮华美好生活的赞美,放大看其中也画了皱眉的女孩。


除了“愁眉啼妆”,古代著名的妆面还有“晓霞妆”。


“晓霞妆”来自魏文帝曹丕的宫人薛灵芸,张泌《妆楼记》记载,传说有一天晚上文帝在灯下咏读,用水晶七尺屏风遮蔽,薛的面颊无意中触碰在屏风上,伤处那道血痕有如晓霞将散,看起来可怜又美极了,宫人们便模仿着也在脸上画血痕,后来改名叫“斜红”,直到唐朝也很流行。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唐代陶俑壁画里也很常见。


“斜红”古诗里反复有出现过,白居易的《时世妆》里写: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


也就是说唐代女子还会把“啼妆”与“斜红”放在一起画脸上,在追求时尚方面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佟丽娅模仿过,不过现代女子的妆面早没有史书上记载的那些悲苦之气了。


古代的超级带货女,哪里少得了唐代的女子天团。


唐朝初年服饰方面其实比较保守,衣领没那么低,女子出行一般还要戴上“幂篱”遮挡容貌,到武则天时期,女性地位大幅度上升,女子穿衣才开始展露身材的自信,有了“粉胸半掩疑晴雪”。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唐俑的衣服衣领越来越低~


有人认为这些多亏了武则天。武则天有一张方脸,比起圆领交襟直领,对襟对脸型更友好,她中年以后更为富态,穿衣就越来越宽松。


后来有传闻武后因为穿裤子磨腿发明了“裙”这个字,实际上可能并没有,但她的确算是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一朝审美。


所以比起咱们广泛流传的武则天画像: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她更可能是张萱画里这个样子的: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今人临摹,唐张萱《武后行从图》,但年代、作者有争议,沈从文认为这张画像武瞾头上凤冠,也非唐代初年所应有。


而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则是带火了唐朝女子穿男装的风潮,她是头一个有记载在宴会上穿男装的,带着唐代女孩们也开始光明正大穿起了胡服等等原先属于男子的服饰。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唐朝墓葬壁画也发现了些许的身穿男装的侍女图。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比起只在宫廷中扮美的古代“薇娅”,“李佳琦”们涉及的带货领域更多,因为男性受限制很少。


例如你也许听说过“洛阳纸贵”与“侧帽风流”。


“洛阳纸贵”是西晋文学家左思写了篇《三都赋》,写太好了,被当时很有“流量”的皇甫谧、张载、刘逵等人吹捧上天,引来一堆堆人竞相传写,导致洛阳的纸张价格大涨。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侧帽风流”呢,则是那位特别会嫁女儿的古代第一岳父独孤信,孤独信不但有三位都当了皇后的女儿,他本人也是有名的美男子。


美男子有一回出门打猎,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他要赶在宵禁之前奔回家,马骑太快,帽子也被风吹歪了,被看门的小官吏看到,结果第二天,满城大街上都是模仿独孤信歪着戴帽子的人。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左边北朝墓道壁画,右边北齐许显秀墓室壁画,也不知道独孤信多好看,歪着戴这样的帽子才能变成潮流啊~


古人也很会蹭名人的流量。


比如晋朝两位男神王羲之与谢安,都给扇子带货:


王羲之给老妇人的扇子上写字,滞销的扇子立刻成了热门商品,另一边谢安的同乡蒲扇卖不出去,他就拿走其中一把,天天带在身上,人们一见男神都带扇子,于是争相购买。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清禹之鼎题扇图,描绘的便是“羲之题扇赠老姥”的故事,王羲之坐在石桌旁落笔题字,老妇目露期盼,僮仆于溪畔洗砚,主题鲜明,生动自然。


咱们更熟悉一些的带货达人还有“旅游博主”李白。


身为大唐第一无业游民,李白走遍大江南北,偶尔写个“广告文案”,就能带动当地旅游业和土特产,比如他的《客中行》大赞兰陵美酒: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兰陵酒本来就在当地小有名气,这么一首诗下去,更是声名鹊起。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顾炳鑫大师国画工笔人物,醉钟馗,酒最常被拿来当做诗词绘画素材。


再比如这首著名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哈哈,李白给庐山写了两首诗,直到今天,还在持续带动庐山的旅游业~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庐山可是非常幸运了,李白之后不停有画家诗人给它写诗作画,这是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明代沈周《庐山高图》,为祝贺老师陈宽七十寿辰的精心之作,绘庐山之“高”以为象征老师的品格。


当然,史上第一“美食博主”苏轼的带货能力也毋庸置疑。


《食猪肉》、《老饕赋》、《菜羹赋》、《豆粥》、《鲸鱼行》等等一首首诗词过后,“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墨鱼”、“东坡豆腐”、“东坡羹”……嗯,火了一堆自己发明的菜。


他被贬到岭南时写: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每天不怕上火要吃300颗荔枝,带火了岭南的荔枝。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爱荔枝的人不少,齐白石画了不少荔枝。


被贬到海南时,又给卖环饼的老妇人写: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暖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哈哈,把饼比作美人手上的金臂钏,“环饼”的销量猛涨。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其实就是咱们街边最常见的馓子~


搁现在,苏轼大概就是大众点评资深用户,到哪吃饭,店主都要把他供起来的那种~


今天陪你围观古代带货达人,有没有觉得“带货”可真不是随随便便、简简单单的事情?有选品的眼光、有文化的品味、有漂亮的展示、有精彩的文案,真是行行业业都需要钻研和专注。毕竟表面带的是货,内里带的是文化与才华。


本文资料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歪戴帽子、脚蹬公屐:古代名人“带货”能力哪家强?》

诗词那些事《古代带货鼻祖苏东坡:“我在黄州,买它买它买它”》

穿越时空之美《究竟谁是古代美妆博主第一人?》

史砚忻 《西魏北周服饰初步研究》

任竞春 《裙子不是武则天发明的》

邢培顺 《赵飞燕外传》探论


今日互动


对了,从古至今你最欣赏哪位带货达人呢?


薇娅遇见她,也得甘拜下风吧?


李筱懿,新女性主义作家、媒体人,“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创始人。著有《情商是什么》、《在时光中盛开的女子》、《先谋生,再谋爱》、《美女都是狠角色》、《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新书《气场哪里来》热卖中,带你从19个女人的传奇故事中,看气场中的6种类型,帮你找准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姚晨、冯唐、陈数、吴晓波联袂推荐。

琦琦,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签约作者。一名找好看图片有强迫症的90后,还是个爱研究奇奇怪怪东西的怪味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王羲之   东坡   庐山   飞燕   汉代   扇子   荔枝   李白   唐代   壁画   唐朝   宫廷   裙子   古代   女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