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远古史—栗陆氏

历史在继续,今天是连载的第19篇文章。

上一篇我们讲到了中央氏的政权,今天我们主要讲一下栗陆氏的政权。

栗陆氏,风姓,是大伏羲氏族风姓的一个分支,主要活动在今黄河以南开封市以东,其中心地在商丘市的夏邑县一带,东北靠近安徽省的砀山。栗陆氏曾在伏羲称帝时掌管全国的农业和水利工作,被封为"水龙氏",堪称水利的始祖。而今的傈僳族源头便是栗陆氏。因为栗陆氏前后各一位伏羲氏帝,我们今天一并讲一下。

中古远古史—栗陆氏

先说伏羲氏帝。

晁安,大伏羲氏族纯血缘伏羲氏执政的十三任帝。

男,姓风,名晁安,号伏羲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五任帝。晁安于曲秦二十九年(己未,前6902)出生在伏羲氏的都城(政治活动中心)密城。

伏羲女娲政权第二十四任帝随秦(中央氏)的末年,帝随秦晚节不保,一味地追求个人享乐,好逸恶劳,疏于国事,逐渐走向堕落,使大伏羲氏族各部落出现了混乱。乱世多灾,国家多难,全国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部分地区受灾严重,一些受灾的居民被迫逃离家园,他们流离失所,不得不流落四方,讨要谋生。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央氏衰落和帝随秦无道造成的。许多族民对中央氏的统治产生了强烈的不满,诅咒和漫骂帝随秦,要求中央氏交出执政权,改选贤能者为帝。帝随秦十分恼火,但却又无可奈何,一时急火攻心,身染重病,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帝随秦死后,大伏羲氏族更加混乱了。各部落大酋长都想争夺执政权,相互间剑拔弩张,局势非常紧张。栗陆氏、骊连氏、尊卢氏、赫胥氏、祝融氏、混沌氏等几个势力强大的部落都想称帝。在这种情况下,只好由纯血缘伏羲氏的大酋长来主持政务,讨论由哪个部落来执政。但争执了很久也没有结果,各部落大酋长互不相让,唇枪舌剑,据理力争。最后大家一致同意继续由纯血缘伏羲氏来执政。这样,伏羲氏的大酋长晁安便被推上了帝位。

公元前6871年秋天,晁安正式即位称帝,成为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二十五任帝。

晁安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辛卯年(前6870)为晁安元年。

晁安是一个头脑简单有勇无谋的人,根本不懂得什么治国之道。而且贪吃好色,处理问题完全凭借自己的主观好恶。当时栗陆氏的大酋长伏安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他对她一见钟情,千方百计讨好她。而伏安又是一位精明能干野心勃勃的女人,她很快掌握了晁安的短处,便利用自己的魅力完全征服了他。没过多久,帝晁安便把栗陆氏的大酋长伏安调入帝都,让她主管朝政。数年后,伏安利用帝晁安授予她的权力,很快控制了整个大伏羲氏族,完全架空了帝晁安。她觉得帝晁安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准备将他害死。

晁安十五年(乙巳,前6856)春天,栗陆氏的大酋长伏安邀请帝晁安前往砀山打猎,帝晁安欣然前往。他哪里知道他此行走的却是一条不归路。为了权力,他心爱的女人早已对他动了杀机。当他们高高兴兴地站在一处悬崖边上欣赏山中风景时,伏安乘帝晁安不备,突然将他推下了悬崖。崖下到处都是乱石,帝晁安被摔得脑浆迸裂而死。

晁安在位执政虚记十六年,卒于晁安十五年(乙巳,前6856),终年四十七岁。晁安死后,遗体埋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晁安。

晁安死后,栗陆氏的伏安正式开始执掌政权。成为了大伏羲氏族栗陆氏执政的首任帝。

伏安,女,姓风,名伏安,号栗陆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六任帝。

中古远古史—栗陆氏

伏安于随秦六年(辛未,前6890)出生在栗城。栗城是栗陆氏的活动中心。伏安从小聪明,而且勇武过人,善于打猎。她从小练就一手投石打鸟的本领,能用精巧的石块击落空中的飞鸟,弹无虚发,百发百中,深受族人称赞。据说她能独自入山与野兽搏斗,每次都能全身而退。她的机智勇敢赢得了全族的信任,在她十八岁的时候,便被推选为栗陆氏的大酋长。

伏安二十岁时,伏羲女娲政权的二十四任帝随秦治国不利,大伏羲氏族出现了混乱,各部落大酋长都在争夺帝位。伏安看见这种状况,心生一计。立刻提出推举纯血缘伏羲氏的晁安为帝。她的建议得到了各部落大酋长的响应,于是,伏羲氏的大酋长晁安便被推举为帝。继而,她利用了晁安好色的弱点,主动和他接近,并且与其私通,从而取得了晁安的信任,逐渐把执政权掌握到她的手上,最终完全架空了帝晁安。

公元前6856年,她为了夺取帝位,设计把帝晁安骗入山中,乘其不备,将他推下山崖摔死。接着她假作悲伤地向族人宣布,说帝晁安不慎失足落崖遇难而死,并亲自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葬礼之后,她便堂而皇之地坐上了帝位。

伏安即位后,勤政爱民,认真治理国家,得到了大伏羲氏族各部落的好评。各部落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社会风气良好。

伏安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一年,卒于伏安三十年(乙亥,前6826),终年六十五岁。伏安死后,遗体埋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伏安。

伏安去世后,起望继位,成为了大伏羲氏族栗陆氏执政的二任帝。

起望,女,姓风,名起望,号栗陆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七任帝。

起望于晁安十四年(甲辰,前6857)出生在栗陆氏的活动中心栗城。栗陆氏首任帝伏安是她的姨母(亦作姑母)。当时虽然已经有对偶婚家庭,但因是以女性为主体的婚姻,外部落的男人很少有人长时间留下来。所谓的丈夫,陪伴妻子的时间,多则数月,少则几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知道有母亲、姨母和舅父。起望的母亲只是栗陆氏部落的一名普通女子,她和帝伏安是同代姐妹。帝伏安没有孩子,起望从小聪明伶俐,深得姨母的喜欢,姨母便把她留在了自己的身边,认做了女儿。并让她跟随自己学习政务,掌握治国之道,有意对她进行多方面的培养。

帝伏安晚年时宣布立起望为帝位继承人。这件事曾引起栗陆氏内部的一番争议。当时族中还有一位才华出众的男青年,许多族人都拥护他,建议立他为帝位继承人。但是帝伏安却坚决反对,她认为:男人好色、贪利、忘义、没有责任心,不适合当一国之主;只有女人掌管天下,国家才能兴旺,社会才能发展。在她的坚持下,起望终于获得了帝位继承人的权力。

公元前6826年,栗陆氏首任帝伏安去世,起望正式即位称帝。起望即位后,仍立都于象城,以丙子年(前6825)为起望元年。

由于先帝伏安在世时打下的良好基础,起望执政期间并没有花费多少心血去治理国家。大伏羲氏族依然是天下太平,人民照旧安居乐业。

起望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六年,卒于起望二十五年(庚子,前6801),终年五十七岁。起望死后,遗体埋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起望。

起望死后,河圭继位,成为了大伏羲氏族栗陆氏执政的三任帝。

河圭,女,姓风,号栗陆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八任帝。

河圭于伏安二十八年(癸酉,前6828)出生在栗陆氏的活动中心栗城。她是栗陆氏二任帝起望的外甥女,是在栗城中长大的。少年时代便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人民疾苦,热爱公益事业,时常做一些修桥补路助人为乐的好事,深受族人的赞扬。帝起望晚年时,栗陆氏族人一致推举河圭为帝位继承人。

公元前6801年,栗陆氏二任帝起望去世,栗陆氏族人拥戴河圭坐上了帝位,大伏羲氏族各部落也都表示认同。

以辛丑年(前6800)为河圭元年。河圭终生未婚,她把一生的心血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她为大伏羲氏族的发展和壮大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在河圭晚年,栗陆氏族中先后有多名青年男女巴结她,想要成为帝位继承人,但都被她一一回绝了。他认为:一国之君应该是有德者居之。在临终前立下遗嘱,将帝位传给伏羲氏的年轻女才子圭嬜(xin)。

河圭在位执政虚记七十年,卒于河圭六十九年(己酉,前6732),享年97岁。河圭死后,遗体埋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河圭。

就这样,栗陆氏历三任帝,前后共执政一百二十四年。

河圭去世后,由圭嬜继位,成为了大伏羲氏族纯血缘伏羲氏执政的十四任帝。

名圭嬜(xin),女,姓风,号伏羲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九任帝。

圭嬜为人精心励志,人民生活平安无事,然而圭嬜没有在本氏族中挑选接班人,而是重用颇有治国才能的骊连氏大酋长泰望,并且亲自向上天和大伏羲氏族臣民举荐泰望为帝位继承人。

圭嬜在位执政虚记六十七年,卒于圭嬜六十六年(乙卯,前6666),享年八十三岁。圭嬜死后,遗体埋葬在象城西南的伏羲帝王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圭嬜。

于是骊连氏掌权,明天我们了解一下骊连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舞阳县   漯河市   女娲   姨母   尊号   帝位   中古   氏族   酋长   河南   继承人   遗体   血缘   远古   遗址   帝王   政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