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仗商丘阏伯的帝喾高辛氏三任帝

帝森浸,男,姓姜,名森浸,号高辛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帝喾高辛氏政权的。

姜森浸的祖父是帝喾高辛氏政权的十一任帝姜牡,父亲是十二任帝姜姗先。

姜森浸是十二任帝姜姗先的长子,姜姗先称帝前被父亲封在舞阳(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他在舞阳娶当地女子为妻,于帝牡二十四年(己亥,前33082)生下了一位儿子,取名森浸。因为他是姜姗先的长子,被全族十分看重。从小就专门为他请了老师,教他习文练武,学习生存法则,学习治国之道。

帝牡三十年(乙巳,前3076),十一任帝姜牡将儿子姜姗先调入帝都辅政,姜森浸和母亲没有进入都城,而是继续留在舞阳。九年后(前3067年),十一任帝姜牡去世,儿子姜姗先继承了帝位,成为帝喾政权的十二任帝。姜姗先晚年时,立长子姜森浸为帝位继承人。

公元前3045年,帝喾高辛氏政权十二任帝姜姗先去世,姜森浸在帝都宛丘即位称帝,以丁丑年(前3044)为森浸元年。

姜森浸执政时期,社会局势基本稳定。但最让他头疼的是他的两个弟弟,两兄弟性情不合,从小到大一直争执不休,有时甚至闹得剑拔弩张,刀兵相见。父亲生前为了避免他们发生争斗,分别把他们封在了大夏(今山西太原市)和商丘(今河南商丘市),让他们一东一西,平时很少见面,免得引起争端。但是三弟实沈认为大夏偏僻荒凉,父亲把他封在那里不公正,始终不肯就封。依然赖在帝都。森浸无奈,只好将三弟改封于宛丘东南的颍水北岸,实沈这才满意地迁徙到新的封地。

实沈到了新的封地以后,旧的封地却依然霸占着,并且在新的封地大兴土木,修宫室,筑城郭,建造了沈丘城。

森浸的二弟阏(yan)伯闻三弟自建都城,大怒,立刻前往帝都面见兄长姜森浸,请求出兵讨伐三弟。他认为,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三弟自建都城,自立为王,就是反叛,绝不能姑息养奸,听之任之。但帝森浸却不同意他的观点,也不支持他出兵讨伐。他认为,都是自家兄弟,又何必互相残杀哪,更何况先父生前明确表示,允许两位兄弟独立治理自己的封国,那就更不应该加以干涉了,就由着他去吧。阏伯只是摇头叹息,无可奈何。后来,阏伯也在自己的封地修建了商丘城(在今河南商丘市境内),而且还组建了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以对抗三弟姜实沈。

倚仗商丘阏伯的帝喾高辛氏三任帝

森浸见两个弟弟势力逐渐强大,实力都已经超过了他这个天子,便也开始担惊起来。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他采用联姻的方式,娶夸父氏女子为妃,与夸父族结盟。借助外族的力量来震慑两位弟弟,以巩固自己的帝位。

姜森浸三十八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一年,卒于森浸先二十年(丙申,前3025),终年五十八岁。死后遗体葬在宛丘城外帝喾陵,帝号森浸,尊号帝喾高辛氏。

帝谣,男,姓姜,名谣,号高辛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帝喾高辛氏政权的十四任帝。

姜谣的祖父是帝喾高辛氏政权的十二任帝姜姗先,父亲是十三任帝姜森浸。

姜谣于森浸元年(丁丑,前3044)出生在帝都宛丘,他是十三任帝姜森浸的第七个儿子,是姜森浸宫中的一个妃子所生。姜谣虽然是排行老七,上有兄下有弟,但是由于他聪明伶俐虚心好学,他在十几个兄弟中各方面都独占鳌头。他很快赢得了父亲的青睐,把他封在了亳城(今安徽亳州市亳州镇),让他独力治理这一区域,以考察他的实际才能。姜谣果然是个奇才,放开手脚抓生产,改革不合理的旧制度,充分调动当地百姓的积极性,仅用三年时间便把亳城建设的繁荣昌盛。帝森浸十分高兴,认为他有治国的才能,便把他列为接班人的最佳人选,于晚年时正式确立他为帝位继承人。

森浸二十年(丙申,前3025),帝喾高辛氏政权的第十三任帝姜森浸在宫中去世,他的儿子姜谣继承了帝位,以丁酉年(前3024)为帝谣元年。

姜谣即位后,他的三叔实沈不服,意欲夺位,便率领本部军队征讨姜谣,逼迫他让位。姜谣是个极聪明的人,他深知二叔和三叔向来不和,便巧妙的利用了这一关系,任命二叔阏伯为护国大将军,派他带领本部军队迎战三叔实沈,让两个叔叔互相残杀,他则稳坐帝都,坐山观虎斗。

帝谣二年(戊戌,前3023),姜谣没有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突然决定将帝都由现在的宛丘迁到他原来的封地亳城。群臣很不理解,不知道这位新天子为什么要迁都。原来,他迁都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自身安全,因为他担心三叔会突然攻打帝都,自己实力不足,继续住在宛丘是很危险的。而亳城以北就是他二叔阏伯的封地,二叔精通兵法,善于治军,部下又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迁都亳城,就可以借助二叔的力量抵抗三叔的进攻。

倚仗商丘阏伯的帝喾高辛氏三任帝

不久,姜实沈果然出兵攻打帝都,姜阏伯奉帝命出兵迎战,经过了数月的恶战,终于击败了三弟姜实沈。

姜实沈兵败服输,表示不再反对姜谣称帝。于是,战乱平息,叔侄和好。

姜谣虽然博学多才精明能干,但体质却很差,经常闹病,刚过四十岁便一命呜呼了。

姜谣二十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三年,卒于帝谣二十二年(戊午,前3003),终年四十二岁。死后遗体葬在宛丘城外帝喾陵,帝号谣,尊号帝喾高辛氏。

帝亲义,男,姓姜,名亲义,号高辛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帝喾高辛氏政权的十五任帝。

姜亲义的祖父是帝喾高辛氏政权的十二任帝姜姗先,父亲是十三任帝姜森浸,十四任帝姜谣是他的兄长。

姜亲义于森浸十二年(戊子,前3033)出生在帝都宛丘,他是十三任帝姜森浸最小的儿子,是姜森浸最宠爱的一位少妃所生。他从小聪明伶俐,帝森浸对他十分宠爱,意欲将来传位与他。谁知姜森浸不到六十岁就死了,他去世时亲义才只有九岁,根本没有称帝的能力。大臣们拥立他的七哥继承了帝位。姜亲义从小喜欢练武,和二叔阏伯很合得来,父亲死后,他索性就住在了二叔的都城商丘。姜亲义喜欢游山,他仗着自己武艺高强,经常独自上山游玩。在他二十岁那年秋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当地一名能征善战的少女。

通过相互问讯,姜亲义了解到少女名叫云,是黄帝轩辕氏的后裔,也是贵族出身,幼年便从师学艺,练就了一身武功。

不久,姜亲义拜托二叔阏伯为他们做媒,他便娶了那位云姑娘为妻。二年后,云姑娘怀孕,于帝谣十四年(庚戌,前3011)生下了一名男孩,取名上施。

倚仗商丘阏伯的帝喾高辛氏三任帝

姜亲义在商丘居住的那段时间,一切生活费用都由二叔免费提供,他平时大多数时间是跟阏伯学习武艺,探讨学问。因此,他不仅是二叔的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而且是二叔部下一位远近闻名的大将军。

姜亲义原本已无心于帝位,只想游历江湖,交朋结友,逍遥自在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谁知他的七哥短命,四十二岁就死了。因为儿子年幼,他临终前没有确立帝位继承人。朝中群臣便推举他的弟弟姜亲义为帝。

于是,帝喾高辛氏政权的十四任帝姜谣死后,他的弟弟姜亲义便在亳城继承了帝位。以己未年(前3002)为亲义元年。

姜亲义即位后不久,又在亳城以北新建了一处新的都城,他将新都命名为高辛(今河南商丘市西南高辛镇)。

亲义三年(辛酉,前3000),姜亲义正式迁都于高辛。

姜亲义执政时期,非常倚重二叔阏伯,拜他为相,二人关系极为密切。阏伯晚年时热衷于天文观测,他在阎集北筑丘观测大火星。其丘高三十余米,底部周长三百三十米。大火星又称商星,因阏伯在此筑大土丘观测商星,故该地被称作商丘。

倚仗商丘阏伯的帝喾高辛氏三任帝

此地名一直延续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今阏伯台上仍存有阏伯庙及大殿、拜厅、鼓楼、钟楼等,皆为元、明两朝后建。

姜亲义三十一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三年,卒于亲义三十二年(庚寅,前2971),终年六十三岁。死后遗体葬在宛丘城外帝喾陵,帝号亲义,尊号帝喾高辛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商丘   舞阳   商丘市   帝都   都城   帝号   尊号   封地   帝位   河南   元年   政权   弟弟   父亲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