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张角为什么要起义,为什么教徒众多却失败?

《三国演义》第一回开始就说道——张角,张角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的首领,早期道教派别太平道的创始人,可是他为什么要起义呢?

《三国演义》中张角为什么要起义,为什么教徒众多却失败?

《三国演义》中记载,张角是一个不第秀才,这说明张角识字,读过一些书籍,有一定的知识蕴底,放在东汉时期的张角,比起文盲率极高的老百姓,那他就是有文化的人,再看他仅仅凭借着三卷天书《太平要术》就能取得如此壮举,也是因为他能够在熟练应用自己所学知识。

再看他发展组织的方式方法,因为他自己本身通医术,所以他的布教方式就是,以给人治病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并让自己的两兄弟张宝、张梁跟随,宣传自己,自称为“大贤良师”,然后以能够为人驱散病魔吸收信徒。

《三国演义》中张角为什么要起义,为什么教徒众多却失败?

就在信徒逐渐增多的同时,张角创建了太平道,并为太平角设置了纲领、目标、教义、口号、称号等等,这样全方位的组织,没点头脑在那个年代谁会想得到,张角还将自己的信徒按照地区,建立了军政合一的组织“方”,全国设有三十六方,各方均设有首领“渠帅”,这样的做法在以往的农民起义中是无法想象的。

张角还根据当时的国内形势,提出反对剥削、反对压迫、反对敛财等等主张平等互爱的学说观点,从而得到广大穷苦大众的拥护,他的教徒当时布满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徒众达数十万人,虽然主要是穷苦农民,但是也有城镇手工业者、个别官吏、甚至宦官,这也说明着张角的深得人心。

《三国演义》中张角为什么要起义,为什么教徒众多却失败?

《三国演义》中记载到,张角是因为入山采药,遇见一老人,授予三卷《太平要术》,并告诫到只可救济超度世间之人,不能起不好的心思,否则受到恶报的。而告诫张角的老人便是南华老仙。

南华老仙何许人也,在唐代人们敬畏庄子为“南华真人”,升仙之后的庄子便被人称之为“南华仙人”,而庄子也被誉为中国古代道教的始祖之一。

南华仙人在《三国演义》中,有着一身『太平遁甲』的本领,可以逆天改命。他有三位徒弟,分别是张角、于吉、左慈,三卷天书太平要术传给张角,让他普救世人,并把太平清领道给了于吉,还有遁甲天书给了左慈。而这三人都是《三国演义》中有名的术士。

因为有高人的指点,才能突出张角的能力之强悍,并且给予出师有名的感觉。

《三国演义》中张角为什么要起义,为什么教徒众多却失败?

张角随着信徒越来越多,并且了解过几次其他地区的起义形势,也完美的制定了自己的起义计划,因为这时的东汉政权经历几次短命并年幼的皇帝,使得大权旁落,外戚和宦官势力严重,并且大力搜刮民脂民膏,而且连年的旱灾、水灾、蝗灾等等自然灾害接踵而至,朝廷丝毫不关心百姓死活,也让人们的怨言达到了顶点,于是张角看到东汉政权的动荡,开始有称王的想法,于是带领信徒准备起义。

叛徒的出卖,让黄巾军的起义并不顺利,只能仓皇起义,就是这样的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口号,正好符合了百姓们的意愿,开始打击东汉政权,十几万的黄巾军应声而起,让东汉政权开启了群雄割据时代。

《三国演义》中张角为什么要起义,为什么教徒众多却失败?

第一:张角忽视了起义军全部都是农民,统一指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民以食为天,起义的百姓们为了的生存,为的是一口饭,而不是卖命。

第二:张角没有想到叛徒的出现,起义军中很多的叛徒,也致使起义军内部并不团结,东汉政权也提前准备好,应对起义军,可以说给了起义军沉重的打击。

第三点:很多人认为南华仙人曾说过,《太平要术》只能用来救人,而张角用作争天下,已经违背了南华仙人的意愿,所以他才会在失败起义没多久就死的原因。

《三国演义》中张角为什么要起义,为什么教徒众多却失败?

张角开始的救死扶伤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是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也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却给了腐朽的东汉政权敲响了警钟,也给了群雄逐鹿的舞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张角   演义   南华   道教   天书   黄巾起义   太平   起义军   宦官   叛徒   东汉   庄子   信徒   教徒   仙人   政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