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的北京8级大地震,处置得当,得民心


康熙年间的北京8级大地震,处置得当,得民心

北京作为中国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也历经几千年的沧桑,这其中灾难也是与之并存的,那你可知道北京曾经发生过八级大地震,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康熙年间的北京8级大地震,处置得当,得民心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七月二十八日的巳时(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之间),北京地区突然发生严重的大地震,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高达八级,震中心在平谷、三河一带,地震还波及到河北、内蒙古、辽宁等地,可见其威力之大。满清的京城更是被地震所震撼住,京城房屋倒塌众多,死伤无数,就连抗住瓦剌炮攻的北京城墙,都出现好几处裂缝。

康熙年间的北京8级大地震,处置得当,得民心

皇城内的康熙也被大地震惊住,但是康熙深知这事是国家之灾难,会有很多人受到损伤,于是迅速做出反应,一方面〝发内帑银十万两〞,赈恤灾民;另一方面号召〝官绅富民〞捐资助赈,发出这些号令之后,再紧急召集大臣,并说道:“地忽大震,都是因为朕的不是,政治有失,大小官员不能尽职尽责,导致阴阳不和,招祸于此,应当力图修省,以尽人事。”百官听到康熙说的这些话,连忙下跪,以示请罪。

康熙看到并没有欣慰,接着说道:“京城房屋众多,此震甚强,倒塌倾斜不计其数,无力量修复,恐招致事业,压伤人口五城御史不逐一核查,恐有失,这与朕加恩救济思想不相符合,所以要派满、汉御史详细调查。另外对穷苦兵丁,家中房屋损坏,妻儿无处安身者,更要精心安置。命令户部、工部马上行动,不能遗漏。”面对这样的安排,大臣们深感康熙皇帝对地震的重视。

康熙年间的北京8级大地震,处置得当,得民心

康熙顺势批评一些官员:〝自被任用以来,家计颇已饶裕,乃全无为国报效之心〞,从而要求官员们组织和慷慨为国捐款,同时提出有敢贪污赈灾之款,一律严惩不贷,有敢虚报瞒报的一律格杀勿论,在这样高强度的命令之后,各个岗位人员,仅仅在地震后四个小时后全部就位,可见康熙皇帝的重视程度。

二十八日之后,余震再次出现,有的时候一天出现多次余震,一直持续数天,余震也给一些本已经出现倾斜的房屋最后一击,而这次地震也造成远在七百公里之外的河南都感受到震感,可见其强度。

两天之后,康熙再一次将〝满汉学士以下,副都御史以上各官〞召集到左翼门,着人口传谕旨,宣布了他所反思的施政上六大弊端:一是各级官吏〝苛派百姓〞,民间易尽之脂膏,尽归贪吏私囊,使〝民生困苦已极〞;二是〝大臣朋比徇私者甚多〞;三是用兵之时,任意烧杀抢掠;四是地方官〝于民生疾苦,不使上闻〞,遇到水旱灾荒,对赈济诸事,〝苟且侵渔,捏报虚数,以致百姓不沾实惠〞;五是刑狱不公,积案不办;六是王公大臣之家人奴仆,〝侵占小民生理〞,〝干预词讼,肆行非法〞。

康熙年间的北京8级大地震,处置得当,得民心

重压之下,清朝的百官无一敢懈怠,同时康熙曾多次派出自己的亲信前去视察灾区工作,并作出:死者有人认领,给予银两,无人认领,官府进行掩埋,并发放大量救济金和设厂施粥。

发给老百姓的救济金是:

对于死亡者,“压毙之男女每名棺殓银二两五钱”,“压倒人口不能棺殓者,每名给银二两。”

对于房屋,“旗下人房屋,每间给银四两,民间房屋,每间给银二两。”

施粥最开始只是为了百姓能度过冬天,但是康熙十九年三月,御史们以京城治安为由,恳请皇帝将饥民遣回原籍,但是康熙不准,认为不到麦熟之时,百姓无法得到最基本保障,于是在延长施粥两个月,到六月之后,康熙又延长了三个月施粥时间,并派三十名御医前往,给灾民治病,而施粥时间竟长达一年之久,这在当时是不敢想象之事,并且把每年十月初一至年终,都会煮大锅粥救济苦难人,成为了定例。

康熙年间的北京8级大地震,处置得当,得民心

康熙皇帝,在北京大地震之后,沉着冷静、迅速组织救援和救助策略,让百迅速得到安置,也避免了因为地震失去人心,在众志成城之下,北京也迅速恢复到了灾后重建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汉学   北京   平谷   康熙   大地震   京城   灾民   百官   御史   民心   得当   大臣   民生   年间   官员   皇帝   百姓   房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