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上重要时刻之泰山刻石——见证秦朝兴亡、开启百代书体

中国书法史上重要时刻之泰山刻石——见证秦朝兴亡、开启百代书体

公元前219年,距离秦国横扫东方六国、统一天下已经过去两年。

这年,大秦王朝的丞相李斯陪同始皇帝嬴政,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余人,来到泰山脚下举行封禅大典。

封禅是古代统治者祭告天地的一种仪式。所谓“封”,是指筑土坛祭天。所谓“禅”,是指祭地,即在泰山下小山的平地上祭地。

由于长期不举行这种活动,大臣们都不知道仪式该怎样进行。秦始皇把儒生召来询问。儒生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秦始皇听了觉得难以实施,便斥退儒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开辟车道,到泰山顶上立了碑,举行封礼。之后又到附近的梁父山行了禅礼。

秦始皇嬴政举行的这次封禅大典,在齐鲁大地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

在世人心目中,只有一统天下的帝王,才能有资格在泰山举办封禅大典。

嬴政完成了这次大典,意味着他是得到“天帝”认可的新的君主。

跟随嬴政一起登上泰山之巅的李斯,此时也是志得意满。

在嬴政统一天下过程中,李斯功勋卓著。

中国书法史上重要时刻之泰山刻石——见证秦朝兴亡、开启百代书体

事实上,这位身份显赫的秦国丞相,在十多年前还只是楚国上蔡的一个基层小干部。

在战国末年那个人人争名逐利的年代,李斯也一直在找寻着自己飞黄腾达的机会。

不久,李斯拜师荀子门下深造,学成之后,通过游说秦王,受到重用,从此开启了自己全新的政治生涯。

那或许是李斯一生之中最充实、最有成就感的人生阶段。

凭借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李斯帮嬴政逐渐实现了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而李斯也位极人臣,成为了大秦帝国的丞相,达到了个人权利与声望的巅峰,一如他陪同嬴政登上泰山之巅举行封禅大典一样。

封禅大典上,当李斯回首自己走过的这些岁月,必然是感慨万千、心潮澎湃。

按照封禅的礼制,李斯还亲笔写下了颂辞,以称颂秦国和嬴政的功德。

彼时,李斯奉嬴政之命,正在推行“书同文字”的政策,他按照昔日秦国的大篆籀文进行了简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书写方式,也就是小篆文字。

为了推广这个全新的官方文字,李斯特意创作了《仓颉篇》,相传里面收录了3000余字,没有一个字重复,均由小篆字书写,是专门用来教导世人启蒙识字的书。

中国书法史上重要时刻之泰山刻石——见证秦朝兴亡、开启百代书体

小篆字体

在这篇一百余字的颂辞中,李斯回顾了嬴政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更对大秦帝国的未来充满了憧憬:“既平天下,建设长利”

这些颂辞,被刻在了泰山之巅,将作为秦统一六国的见证,永久流传。

封禅结束后,嬴政和李斯这对君臣并没有一丝懈怠,他们统领着秦国的文武群臣,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设立郡县制,继续构筑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宏伟帝国之梦。

然而,这一切进程在公元前210年戛然而止——秦始皇在巡视途中驾崩于沙丘。

而李斯也没能坚守自己的初衷,冒天下之大不韪,和胡亥、赵高坑壑一气,篡改了嬴政的遗诏,不断铲除异己,任用邪佞,彻底摧毁了秦帝国的根基。

不久,李斯也被赵高害死,而秦帝国则在公元前207年轰然倒塌。

从秦始皇称皇帝那年(公元前221年)算起,秦帝国前后存在的时间不过15年,令后人不禁唏嘘感慨。

就像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说的那样:“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秦国虽然灭亡,但是李斯为歌颂秦国而树立的石碑却保留在了泰山,将秦国这曾经的辉煌和荣耀记录下来。

中国书法史上重要时刻之泰山刻石——见证秦朝兴亡、开启百代书体

这尊石刻,更成为秦代小篆仅存的传世真迹。

后世书法名家在赏鉴《泰山石刻》,无不为其用笔精细、明快、流畅、飘逸所感叹,虽然篇目不长,字里行间却洋溢着李斯作为秦帝国建国功勋那种油然而生的自信和魄力。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更是给予了《泰山石刻》极高的评价:“传国之伟宝,百代之法式。”

众所周知,后世隶、楷、行、草等书体,皆是源于小篆,这尊由李斯精心创作的石刻,称之为后世书体之法式,实至名归。

中国书法史上重要时刻之泰山刻石——见证秦朝兴亡、开启百代书体

今天,当我们再次端详《泰山石刻》那早已风化千年的古老字迹,一种强烈的历史回响不断冲击和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嬴政、李斯,这些曾经的千古风流人物,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大秦王朝曾经的风云跌宕。作为一件书法作品,它对后世书法的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决定和推动作用,而作为一个具有重大象征意义丰碑,它见证了一个王朝的盛衰兴废。

当一切如同过往云烟,唯有它屹立在那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书体   泰山   秦国   宏伟   小篆   王朝   儒生   秦朝   帝国   兴亡   丞相   石刻   公元前   后世   大典   中国   后人   书法   见证   时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