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明知元春看中了薛宝钗,为何自始至终不提这段金玉良缘

贾宝玉和薛宝钗有一段金玉缘,在太虚幻境里,贾宝玉就曾看到过这段缘分的暗示,只不过当时贾宝玉情窦未开,也没有看懂判词的玄机。薛宝钗带着金锁而来,也带来这段金玉良缘的美谈,但是在前八十回里,木石前盟的呼声似乎一直比这段金玉良缘要高。

贾母明知元春看中了薛宝钗,为何自始至终不提这段金玉良缘

贾元春在省亲的时候同时见了薛宝钗和林黛玉,当时贾元春并没有表现出对二人有厚此薄彼的态度,还同时夸她们,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然而在省亲之后,元春所赠之物只有贾宝玉和薛宝钗的一样,林黛玉的和贾府三个小姐的一样。元春这样做,态度非常明确,她看中了薛宝钗,赞同这段金玉良缘。

元妃赏赐东西的事贾府里人人皆知,贾母不会不知道,而元春又是娘娘,算是贾府地位和身份最高的女人。她下令打个醮,贾母都带着全家人出动,而这次这么明显的暗示,为何贾母却装作看不见,自始至终都没有提过这段金玉良缘呢?

贾母明知元春看中了薛宝钗,为何自始至终不提这段金玉良缘

其实读红楼梦我们都知道,前八十回里,贾母一直是支持宝黛爱情的,连下人们都能看出来,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所以贾母对贾宝玉婚事的态度很明显是和贾元春不一样的。贾母虽然年纪大,辈分高,但地位没有元春高,元春回家省亲,贾母还要向元春行国礼。

所以元春的决定权肯定是比贾母要高的,并且元春已经有了暗示,贾母即便不情愿,也不该这样装聋作哑,当作没看见一样,这显然是对元春的不尊重。然而事实上,贾母确实是没有理会元春的这个举动,并且前八十回里,元春就暗示了这一次,后来就再不提这件事了。这是为什么呢?

贾母明知元春看中了薛宝钗,为何自始至终不提这段金玉良缘

我们都知道,元春在进宫之前和贾宝玉一样,一直跟着贾母住,也就是贾母带大的。相信元春和贾母的感情不比贾宝玉和贾母的感情差。元春本就是因为贤孝才德被选进宫的,所以她虽然身为贵妃,但对贾母的孝肯定也是有目共睹的。元春进宫的时候贾宝玉才四五岁,林黛玉当时更小,所以贾元春几乎是没有见过林黛玉的。然而省亲的时候,元春没有见到林黛玉和薛宝钗,还特意让人带进来。很显然,她对家里的事都了解。

贾母幼女贾敏先贾母而死,贾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十分痛苦。而贾敏的女儿林黛玉承载了很多贾母对贾敏未尽完的母爱,也算是慰藉了贾母的一片慈母之心。元春跟着贾母生活多年,不会不理解贾母的这点心意。所以我想,元春只是试探性地表露自己的心意,不敢明着说自己的想法,应该就是顾及贾母的心情。因为元春既然对家里的事了如指掌,就不会不明白贾母对贾宝玉婚事的态度。

贾母明知元春看中了薛宝钗,为何自始至终不提这段金玉良缘

元春婉转地表达自己的心意,其实完全是出于对贾母的一片孝心,怕直接说和贾母意见不合的想法来,贾母为难。贾母不理会贾元春的这个做法,其实也正是在享受着元春的这番孝心。因为贾府里,除了贾宝玉和贾母,几乎所有人都站在金玉良缘这一边,如果贾母再站过去,那林黛玉就更是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处境了。贾母不理会元春的举动,也实在是因为太心疼黛玉,独自为黛玉苦撑着。

贾母对元春的做法不表态其实就已经在表露自己的态度了,元春很聪明,也非常孝顺。所以贾母这样的态度,她就再也不提这件事,也再也不表露自己的想法了。因为她如果再表态,只会让贾母更为难。而出于对贾母的孝顺,元春即便有着贵妃的尊贵,却从不会勉强贾母。

贾母明知元春看中了薛宝钗,为何自始至终不提这段金玉良缘

另外一点,元春会这样婉转的表态,其实也是对薛宝钗的一种不确定,毕竟薛家的门第比贾家低太多,而薛宝钗的为人又太优秀,所以这让元春一直难以取舍。而贾母和元春相处这么久,深知元春的心思。她不敢明着否定元春的这种举动,所以就用装聋作哑的方法来告诉元春自己的态度。不提这段金玉良缘,便是替元春下了这个决定,直接否定了薛宝钗。

贾母明知元春看中了薛宝钗,为何自始至终不提这段金玉良缘

所以贾母有这种肯定的态度之后,元春就不再提这件事了。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和元春一样,对于那些难以取舍的事情,最后都是别人的态度替我们下了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判词   风刀霜剑   装聋作哑   孝心   贵妃   婚事   自始至终   婉转   心意   暗示   举动   做法   想法   家里   地位   态度   金玉良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