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酱的婚姻模式:结婚若干年,双方父母没见过面

粉红色的乔治03-16 09:40娱乐达人,优质创作者

已关注

最近写了几篇关于女权的文章,有人发私信语音骂我,原话很不客气:小编你是不是没妈生还是没教养,天天发文章攻击女权?

如果这个人是个女性倒也罢了,可偏偏他是个男的。男人跳出来维护女权,我首先为他能抛开性别观念为异性发声的精神点个赞,但是冲他骂人这点素质,我选择了无视他,如果他能理性发言,或许我们能就女权问题讨论一番,但是他更像一个网络喷子,他并不想真正了解别人写的内容所表达的意思,他可能看个标题就直接到评论区开喷。

这样的人,绝对不在少数,因为他们对现实有着太多的愤懑和抱怨,只能通过网络来发泄,因为这种发泄方式是没有什么成本的。

我并没有攻击女权,我只是批判那些打着女权旗号的伪女权者们,她们所奉行的生活准则确切地说,根本就不是女权,而是精致利己主义。

真正独立的女性,是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在社会上能为自己争取到一席之地的有能力的女性,而不是纠缠于家庭斗争中哭天喊地跟男人要权力的怨妇。

papi酱的婚姻模式:结婚若干年,双方父母没见过面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你可能觉得我说话难听,但事实就是如此。

若干年前,我同学父亲的一句训言至今都铭记于心:女人的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现代女性一定要有经济基础,也就是赚钱的能力,如果你丧失了赚钱的能力,你在家庭中的地位完全取决于婆家人的自觉,你的抗争或许会起作用,但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婆家的态度,准确地说,你能不能遇到一个好丈夫。

所以说,你婚前的能力很重要,如果你自己有完全独立的经济基础,你生不生孩子,怎么带孩子都由你决定,如果你足够强大,没有人会敢于干涉你的生活。

婆媳矛盾的根源往往在于婆婆参与了小家庭的建设 ,很多媳妇自己和丈夫都无法脱离于公婆的帮助而生活,总想沾公婆的光,而且沾了光还不愿意承认,以免自己付出,于是把公婆所有的恩情都转嫁在诸如孩子跟父亲姓、公婆所有的好不是给媳妇的,而是给儿子孙子的等等借口上。

这样认为的人不在少数,不管孩子跟谁姓,孩子长大是给父母养老的,而不是给爷爷奶奶养老的,公婆带大了儿子,带不带孙子完全是自愿,孩子是夫妻俩的,有能力带就生,没有能力带就别生,有人说公婆逼着生孩子,生了他们帮着带,这话听着好像有道理,其实吧,说,是别人的意愿,生不生,权力在你手里。

婆媳关系处不好,最根源的原因在于双方都不能独立生活,或多或少都有依赖对方的思想,老人在情感上依赖孩子,孩子又想得到老人的帮衬,两个家庭交集太多,最后你多我少开始计较,矛盾就此产生。

papi酱的婚姻模式:结婚若干年,双方父母没见过面

我其实特赞成papi酱的婚姻模式,结婚很多年,双方父母没见过面。

你可能会感觉缺了人情味儿,但婚姻本来就是两个人的事,只不过在我国从古至今形成了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很多人甚至通过婚姻实现强强联手,进行资源整合,这样的婚姻更像是一种交易,但普通人的婚姻因为双方父母的参与,往往左右了婚姻中当事人对于婚姻的正确判断,很多夫妻婚姻出现危机时因为双方父母的参与反而加巨了离婚的可能性。

我神烦处理家庭关系 ,朋友、同事等等关系不喜欢了可以直接拒绝,但家庭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很多时候很多问题说不清道不明,尤以婆媳关系最难处 。

我是和婆婆相处没有任何矛盾的媳妇,倒不是我有多好,而是婆婆一直拖着病体,她连自己都照顾不了,我自然也不会指着她帮我们了。

我也从未想过让婆婆帮我什么,我从始至终认为,我的生活是自己的,我选择生孩子是给自己生,想让自己的后半生膝下承欢,想让自己的生命得到延续,想等我老到不能动时,有人愿意照顾我,死后把我的骨灰安放在土地里。我们对孩子的爱可能看上去是无私的,但事实上我们都是有所图的,否则又哪来的那句“养儿防老”?只不过出于天性,我们对子女的爱往往是不计较付出的。

papi酱的婚姻模式:结婚若干年,双方父母没见过面

双方父母不见面,就不存在厚此薄彼的比较,也不会有父母去对你的婚姻指手画脚,你对婚姻的感受,完全是自己的主观感觉,不会受到父母的影响。

你能不能生孩子,有没有能力养孩子带孩子,完全是自己的主观意愿,与其他人无关。你也就不会抱怨公婆,他们有他们的生活。

我自己带大了孩子,没有任何人给我帮忙,但我至今一直没有停歇过工作,没有人带孩子,上厕所也抱着孩子(那时候条件不好,上的是旱厕)。邻居们都感觉我很不容易,但我并没有向任何人抱怨,生孩子是我的选择,因为我需要他的到来,我愿意去承担这些辛苦,哪怕没有男人,我也是幸福的,我儿子从10个月开始上托管班,一直到三年级才转到我工作单位的附近,这期间我都在工作,每天早晨接送车接送孩子,中午在托管班吃饭,晚上送回来的时候正好我也下班了。

我就是这样带大了我儿子,你可能觉得我委屈了孩子,但我也这样走了过来,我儿子也很懂事,我并不觉得比那些被爷爷奶奶姥 姥姥爷娇惯大的孩子差在哪里,他不但自己会做饭,而且假期每天我下班时他已经把饭做好等我回家吃。

papi酱的婚姻模式:结婚若干年,双方父母没见过面

我是一个独立意识比较强的人,我的孩子也正是在我比较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出来的。

我的婚姻几乎没有双方父母的干预,因为我有意识地减少他们的接触,而且离得也比较远,他们之间的观念有太多的不同,假如频繁的交集,会产生很多矛盾,而这些矛盾不是凭我的能力能够解决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少接触。

如果你的婚姻中双方的父母能够合得来,可以经常有一些交集,如果合不来,倒不如像Papi酱一样,干脆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各自都不受双方父母的影响。

也许这样看上去很不正常,但是很多双方父母参与过多的婚姻更需要这样的方式。父母在情感上往往会偏向于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女婿或媳妇的要求往往都比对自己孩子的高,即便是有的父母很开通,他们能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看待问题,但是小两口的日子是他们过,他们能平衡生活中的优缺点,他们本来可以相互包容,淡化矛盾,结果双方父母参与进来,反而会激化矛盾。

Papi酱的双方父母不见面可能有些太过冷漠,而且对于中国的传统礼节也是一种漠视,对双方的父母也有一种轻视的感觉,我们可能没必要像她这样做,但减少父母对于家庭生活的参与,绝对是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父母   婚姻   孙子   公婆   女权   婆媳   婆婆   媳妇   矛盾   独立   能力   感觉   模式   关系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