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中永生,于蓝老师一路走好

于蓝老师去世了,记得第一次在荧幕上看到于蓝老师的时候,那还是在烈火中永生这部电影中,于蓝老师饰演江姐,《烈火中永生》是根据《红岩》小说改编的一部电影。与小说不同的是电影里关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演绎不够细腻。但看下来仍让人感到震撼。

烈火中永生,于蓝老师一路走好

在歌乐山烈士陵园工作人员的印象里,每年的11月27日,这一带都会下雨。这个日子没有写进《红岩》。因为小说的结尾是一场枪林弹雨、血火交融的大越狱,并以革命者的胜利告终。

烈火中永生,于蓝老师一路走好

电影的进度条在缓慢的前进,我的思绪却在许云峰和江姐赴后山慷慨就义的那一刻停留了。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电影里雄壮的《国际歌》歌声响起之时,许云峰和江姐恰如一百多年前被梯也尔屠杀的巴黎公社战士一样,站在那段墙的角落里,最后血污遍身却毫不狼狈。

1949年的11月27日,185位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者含恨饮弹,血染歌乐山,从大屠杀中侥幸脱险的只有罗广斌等35人。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57天,距离重庆解放仅差3天。

《红岩》是用烈士的鲜血写成的。

烈火中永生,于蓝老师一路走好

当时,共产党人既是一个极其光荣的称号,同时又意味着责任、奉献与牺牲。如果你承担不了这份光荣与责任,就不要加入这个组织,更没有资格鼓动他人去牺牲。

许云峰和江姐为什么不愿意妥协而坚持到底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呢?为什么不说呢?电影中有一段江姐和徐鹏飞的对话也许值得思考。

反动派徐:不说,不说再钉!十个指头都钉上!

于蓝老师饰演的江姐:你钉吧,竹签子毕竟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共产党员的意志为什么是钢铁呢?这恐怕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余则成在《潜伏》里说过这么一段话:

“你站在一列雄壮的队伍里,迈着大步,高唱着战歌,去改变着整个中国,那是什么气势!一个小小的余则成,就是路边的一个送行者。你看见了他,他看见了你,你们挥挥手就过去了,再往前就是更有意义的生活。”

这样的共产党人,既是先行者,又是螺丝钉。

也正因为如此,革命队伍里才有大批如齐晓轩一样的革命老黄牛,为着人民的利益,为着党的利益,毅然面对严刑拷打,从容面对死亡,心甘情愿地倒在了胜利的黎明之中!

烈火中永生,于蓝老师一路走好

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无数的革命者在极度恶劣的条件却生生不息,是因为他们无时不刻不在点亮光明,而这世界需要光明,它不会永远心甘情愿被黑暗统治着。他们无处不在,而且,他们也终将会点燃整个世界,把所有罪恶都消灭在光明里!

于蓝老师,一路走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红岩   嘉陵   烈火   红光   慷慨就义   老师   革命者   共产党人   光明   雄壮   共产党员   心甘情愿   光荣   意志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