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结缘世界500强副总,曾获马云投资,1988年出生的他将敲钟




关注徐公子,创业不迷路。


北京时间4月24日上午,哈啰出行向美国SEC递交招股书,准备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招股书显示,哈啰出行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21.14亿元、48.23亿元、60.44亿元;毛利分别为-11.47亿元、4.19亿元、7.15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2.08亿元、-15亿元、-11.33亿元。

在IPO前,哈啰出行的第一大股东为Antfin (Hong Kong)Holding Limited,这家蚂蚁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持有哈啰出行36.3%的股份,而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杨磊,持股占比10.4%,A股上市公司永安行持股7%,GGV纪源资本持股6.1%。成为资本、复星集团、春华资本等也是公司重要的财务投资人。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成为资本运营董事蒋邵清、复星全球合伙人丛永罡,以及春华资本创始合伙人汪洋均是哈啰出行的董事会成员。

2016年成立至今,哈啰出行共获得11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蚂蚁金服、复星集团、愉悦资本、BAI贝斯塔曼等。其中,蚂蚁金服曾先后6次参与投资。

今天就来聊聊哈啰和他的老板杨磊的故事。


我国互联网企业的竞争,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老大和老二开战,最后躺枪死去的是老三。

哈罗的出现,在共享单车行业打破了这个规律:老大和老二打得两败俱伤,老三居然弯道超车,逆袭成功。

在2018年以前,摩拜和ofo几乎就是共享单车的代名词。在一定程度上,2016年跟风成立的哈罗,在黄橙红蓝绿的共享单车格局中,很长一段时期甚至连老三都算不上。

那么,哈罗何以能够逆袭,从偏安二、三线城市,不到两年突围而出,最终在血流成河的共享单车行业成为王者?是渔翁得利,还是功到自然成?




后BAT时代的互联网企业还有另外一个特点,也就是创始人大多年少就开始创业,而且往往经历了多次的失败。

哈罗创始人杨磊也不例外。在成立哈罗之前,杨磊有过三次跟风创业经历,涉及笔记本修理、电脑配件销售、代驾、停车等领域,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杨磊,出生于1988年,小时候家境不错,8岁时父亲给他买了一款小霸王游戏机。之后,他便热衷于玩电子游戏,并被同学冠以“大牛”称号,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了现在。2005年,因为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杨磊进入了上海理工大学。

也许正是应了那句话:“大学无非是决定你在哪个城市打游戏”。刚上大一,杨磊就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可自拔,经常去学校周边的电子城转悠。

玩游戏是要烧钱的,每个月固定的生活费很快就不够用了。为了解决经济问题,他开始帮一位老板开淘宝店卖电脑配件。凭借对电脑配件的熟悉,淘宝店很快就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杨磊开始发现,原来赚钱比玩游戏更有意思。

不久,杨磊就说服这位老板合伙筹资10万元,成立“必达电子科技”,主营计算机销售和组装。一个大一的小屁孩竟然说服了在电子城混迹多年的老江湖,能让人信服是杨磊的一大优势,这个长处在他后来的创业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必达电子科技经营了5年,始终不见起色,在杨磊2010年的博客记述中,他坦诚其公司运营五年面临的多方困境。“我一直怀疑我做的这个行业有问题,后来我做了一个比较久的分析,不是行业差,更加不是没有客户,也不是货源不稳定,而是自己没有能力把它做的更加的好。”

2010年9月,杨磊注意到出行成为新的风口,先后在上海成立“币达代驾”和“爱代驾”,但很快就陷入司机押金和佣金纠纷中。在深圳,电视新闻曾经曝光“爱代驾”的不正规操作,以及将责任全部推卸给司机和乘客的行为,深证市工商部门以无照经营为由对其进行叫停。

2015年7月,李斌旗下的易车网出资拿下“爱代驾”24%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不久,杨磊辞去CEO职务,离开了“爱代驾”。

第二次创业的最大的收获,是为日后创办哈罗奠定了团队基础。“爱代驾”成立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杨磊结识了当时阿里巴巴负责HR的查理。

查理原名查凇城,1979年生,是一个理性儒雅的人,在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团队建设方面独具眼光。一开始,长期在阿里就职的查理并不怎么看得上杨磊,愿意来到爱代驾是因为太太在华师大当老师,他想找一家“离家近的互联网公司”,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来爱代驾的第二周,查理就想辞职了。他发现整一个就是“乌合之众”,团队不行,凝聚力不行。

这时候,杨磊再次展示了自己让人信服的能力,他约查理在华师大附近的一家饭馆吃饭,期间全盘接受查理提出的问题,并全力支持他去整顿公司团队。查理说:“他天生有一种让人信任的魅力”。杨磊自我评价,“我内心很容易信任别人,我相信每个人跟我说出来的直白的那句话。

之后,查理成为杨磊在团队打造方面的最大帮手,哈罗五大创始人中的另外三位的加盟,都和他有直接关系。查理将阿里巴巴的用人文化带给了杨磊,在以后的日子理,查理效仿阿里巴巴,将组织结构图上划分了M岗(管理岗)和T岗(技术岗),而且各自划分了很多层级,每个岗位都有对应的薪酬和期权。之后哈罗的管理结构即以此为基础。

离开爱代驾后,杨磊跑去硅谷考察学习两个月,在参观Facebook中收获颇丰。回国后,杨磊开始思考追逐刚刚兴起的智慧停车风口,注册公司“上海静遥”做“车钥匙APP”,一键呼叫专人泊车、还车,同时对停车场资源进行整合和管理。

车钥匙项目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但是杨磊在查理的帮助下,完成了哈罗创始团队的打造,五大创始人在此期间全部到位。

杨磊和查理发出了大量的招聘需求,但很长时间都只筛简历不发offer,猎头们都快折磨疯了,都在想两人是不是闲的蛋疼搞事情。

终于,在无数求职人员中,他们等到了江伟。江伟曾在爱立信、携程工作,而且还创业过两次。不同于大部分技术男,江伟是一个商业思维很活跃的人。看到江伟的简历,查理立刻就意识到:这正是杨磊想要的“对商业有很强嗅觉的CTO”。

第四位加盟的合伙人是韩美。韩美是支付宝国际部外卡业务全国负责人,是查理的初中同学,当年就是查理把她招入阿里巴巴的。早在爱代驾项目期间,杨磊和查理找韩美聊了几次,但韩美不愿意出山。她离开支付宝之后,自己创业了半年。

杨磊和查理始终没有放弃招揽韩美。他在出国考察期间,专门给韩美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她准备创办“车钥匙”。

经过杨磊一年的“死缠烂打”,最终,在怀着第二胎3个月的时候,韩美决定加盟。如果说查理是萧何,那么韩美就是韩信,查理在战略层面上构建了哈罗未来的组织架构,韩美则在战术层面强化了哈罗团队的作战能力。韩美是哈罗攻城略地的头号战将,正是在她的带领下,哈罗拿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城市。

江伟进入车钥匙后,决定拉自己的老领导下水,即和他在爱立信、携程一起共事的李开逐。在一个周末,查理和李开逐在中山公园避风塘聊了一个小时后,立即就觉得这就是他们需要的人。于是把他扣在餐厅,让同事赶紧起草了一份合同,当前逼他签了字。李开逐事后开玩笑说:“当时感觉查理就是一个人贩子,我签的是一个卖身契”。

李开逐是一个很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擅长排兵布阵,他的作用很快就得了体现,成为创始团队中和杨磊沟通最频繁的人。


18岁结缘世界500强副总,曾获马云投资,1988年出生的他将敲钟


至此,哈罗的五大创始人全部到位。杨磊天生具有领袖气质,查理善于管理,江伟是技术专家,韩美长于攻城略地,李开逐胜在战略眼光。

值得一提的是,哈罗的创始人大多从其他企业挖来,但其他企业却鲜有从哈罗挖走人。即便实在最艰难的时期,团队核心人员都没有离开。

生死一线间,在绝望中爆发

2016年4月,加盟不久的李开逐就开始觉得不对劲:做了快1年时间,这个生意的市场还没开出上海,“车钥匙”这个项目不能再做了。

李开逐注意到,4月22日摩拜进了上海。“我反倒认为可以试试共享单车。”李开逐给杨磊发消息,杨磊立刻回复,“我上周在北京见投资人,也提起了共享单车。”

当他们第一次向其他几位合伙人提到必须转型,且转型方向可以考虑共享单车的时候,COO韩美脱口而出:“咱们难道要做投机分子?”之后,合伙人之间为了坚持还是转型,争吵了很多次,都没有结果。

到了2016年7月,“车钥匙”难以为继的问题日益严重。转型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在一个闷热的下午,杨磊拉上韩美、李开逐、江伟,在“奔驰”会议室最后开了次会。

杨磊说:“今天必须有个结论,不然谁都不准走出会议室”。经过激烈的争论,大家最后同意做共享单车项目。

2016年9月,杨磊带着团队从车钥匙中“抽离”,杨磊终于成立了哈罗单车。

哈默雷特说过:“生存还是毁灭,是一个问题”。哈罗单车成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活下去?

《孙膑兵法》曰: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无论是军事战争,还是商战,本质上而言就是对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的争夺。哈罗在共享单车领域的突围,实际上,就是依靠人和去克服天时、地利的不足,变劣势为优势,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

天时方面,杨磊显然已经慢了半拍。早在2015年,共享单车模式就已经兴起。从2016年底以来,共享单车项目呈井喷式发展,资本的大量涌入忽如一夜百花开,24个共享单车应用的图标霸满了整个手机屏。




地利方面,一线城市已经血流成河。因为巨大的人流量,大城市被看成是共享单车项目的兵家必争之地。但当时,各大城市都布满了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4月份摩拜单车就已经进入上海,5个月后进入北京,很快就占领了一线城市半壁江山。

拥有人和,是杨磊最大的底气。他身边的这支核心团队,基本是前几次创业留下来的老搭档,有种“大浪淘沙”过后的惺惺相惜之情。四名合伙人中,查理是爱代驾时代就进入的,江伟、李开逐、韩美也是做车钥匙时组建起来的,彼此信任度和默契度都很高。产品研发团队来自车钥匙,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比如嵌入式开发、蓝牙设备、通信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而共享单车的核心是智能锁,正好用得上。

决定做共享单车项目时,杨磊拍脑袋定了6个月窗口期。当时手里钱不多,只有3000万。人手也不够,于是总裁李开逐从运营端排兵布阵,韩美带兵直接上前线,江伟去车厂搞车锁。

杨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融资,他每天一睁眼想到的就是“找钱”。为了让车厂的江伟和前线的韩美心无旁骛,李开逐和杨磊不敢告诉他们,其实后方资金链已经极其紧张了。杨磊后来回忆说:“那段时间,是我最绝望的日子”。

当时,摩拜和ofo已经拿下了数十亿美元规模的融资,市场上70%愿意投给共享单车的VC差不多都出手了,另外30%是不太看好的这个行业的。连杨磊自己都承认:“投资人不支持摩拜和ofo,为什么又要支持哈啰?一个刚成立的哈罗,根本就没有资格去拿到融资”。

先后见了50多个投资人,都没有拿到融资。杨磊说:“最难的时候,我们几乎发不出下个月工资了,但我们仍然相信未来”。无奈之下,杨磊硬着头皮去找了曾投资车钥匙的GGV。

当天GGV的三个合伙人,符绩勋、李宏伟和童士豪都在办公室,杨磊一进去就开始在白板上“算账”。实际上GGV没有入局前面的共享单车企业,他们并不完全认同这个生意,但是在杨磊的演示结束后,三个合伙人到另一个办公室商量了一会。当天晚上,他们告诉杨磊,愿意再投500万美元试试。

2016年11月,哈罗宣布完成A轮融资,GGV领投。而同期的摩拜和ofo则已经到C轮和C+轮。

即使在车钥匙做不下去的时候,这家老股东还愿意支持杨磊。符绩勋对创业邦说,他认为杨磊很通透,能把事情想清楚,但以他从事投资20年的经验来看,如果同一个创始人在上一次遇到困境,很多VC不会盲目追加。

6个月窗口期的另外一个关键在江伟身上。圆圆脸,一副乐观表情的江伟在车厂结结实实地呆了2个月,这段时间他太太甚至怀疑他“出轨”给了一辆自行车。一年前他作为合伙人被杨磊从淘宝挖到车钥匙,他告诉太太:接下来这两年你会很辛苦,等我创业有些进展再陪你。

摩拜1年才把车推出市场,和智能锁很有关系。开模周期一般是3-4周,如果有修改,又得花3-4周重新开模。两个月意味着只有两次试错机会。

即使如此哈啰也没做ofo早期的机械锁,而是选择双向通信的智能锁,杨磊觉得一旦单车的生意做起来,每辆车就像散养的小狗放出去,如果不能跟踪到车在哪,就没有数据,进而没法把账算清楚。

哈啰的第一批车在11月1日奇迹般问世,300台,前脚刚生产出,后脚韩美就带着运维往卡车上搬。几乎是同时宣布进军共享单车的小蓝比哈啰晚了20天,小鸣和酷骑的车问世是在元旦之后。




毛泽东说过,战略上要坚持持久战,战术上要坚持速决战。

从决定做共享单车项目,到第一批车问世,哈罗只用了5个月的时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杨磊团队的力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单车的造成,只是标志着哈罗获得了赛场的入门券。此时的共享单车行业已经狼烟四起,是否会步入前几次创业的后尘,考验着团队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哈罗   阿里巴巴   合伙人   地利   投资人   天时   上海   单车   创始人   副总   融资   钥匙   资本   团队   项目   行业   世界   马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