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把眼泪表现出了一个真实的毛泽东,看《跨过鸭绿江》

毛泽东派毛岸英上朝鲜战场是去镀金吗?毛岸英之死会让毛泽东对彭德怀有私怨吗?这些议论,会在《跨过鸭绿江》中找到答案的。

事实胜于雄辩

母亲杨开慧惨死后,毛岸英和弟弟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1936年,毛岸英在地下党的安排下去赴苏联留学。1946年,毛岸英回国后立即就被毛泽东安排去农村,做最基层的土改工作。那时解放战争全面爆发。

两把眼泪表现出了一个真实的毛泽东,看《跨过鸭绿江》

历史图片:幼年的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

解放战争是建国前,我军在22年的武装斗争中,和敌人在装备与人员上,相差最小的阶段。在毛泽东雄韬伟略的指挥下,到1947年6月,解放军已经在战略上开始了大反攻了,开始整军整旅的歼灭国民党军,开始攻城略地,一日千里。

如果毛泽东想为毛岸英镀金,那么在苏军做过坦克营指导员,参加过卫国战争的毛岸英,则完全可以在解放战争中,大显身手。

但事实上,毛岸英一直在基层搞土改,一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毛岸英进了工厂当了普通工人。朝鲜战争爆发时,他也就是个支部副书记。他主动要求报名参加抗美援朝的战争。

在《跨过鸭绿江》剧中,较为详尽地表现了这段历史——

两把眼泪表现出了一个真实的毛泽东,看《跨过鸭绿江》

历史图片:抗美援朝

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是毛泽东一生最困难的决定。因为,作为一个大军事家,毛泽东深知,美国的国力,美军的装备,绝非国民党军和日本帝国主义能比,也更非新中国能比。

党内外许多人,包括所谓的战神林彪,都反对出兵朝鲜,都疑惑的看着挂帅出兵的彭德怀。

这时,毛泽东把自己唯一还健康的儿子送到彭德怀面前,当了第一名志愿军战士。

前前后后的历史都证明,毛岸英绝对不是去镀金。

一生简朴,反对铺张浪费,痛恨贪污腐化的毛泽东,专门好酒好肉的宴请彭德怀,为自己的儿子“开后门”,去杀机四伏的朝鲜战场,让毛岸英第一个当上无比危险的志愿军士兵。

当彭德怀得知毛岸英要当志愿军时,坚决反对,因为毛泽东一家已经有5个亲人为国捐躯了。

两把眼泪表现出了一个真实的毛泽东,看《跨过鸭绿江》

可毛泽东说,很多人反对抗美援朝,害怕美帝国主义,我这个国家主席第一个把自己的儿子派过去。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美机的轰炸中壮烈牺牲。

事实胜于雄辩。

彭德怀在向中央发电报时,一向雷厉风行的彭德怀反反复复,犹犹豫豫,才发出了他自己“一生中写得最艰难的电报”

大公无私

因为三次战役问题,回国开会的彭德怀在会后遇到了毛泽东。

这两位毛岸英的长者,这两位老战友见面时都感慨万分。这段戏,《跨过鸭绿江》的演员,在细节上的处理独具匠心——

两把眼泪表现出了一个真实的毛泽东,看《跨过鸭绿江》

彭德怀要和毛泽东说几句话,刚说两句,这位横刀立马的大将军,横扫朝鲜的铁血男儿,便哽咽失声,泪水隐现。

这一点,饰演彭德怀的丁勇岱拿捏得很有分寸。他没有失声痛哭,也没有泪流满面。他是九死一生的老将,百万雄师的司令,再大的痛也要强忍着。

但越是这样强忍着,观众越是能感觉到他内心那种,无边的愧疚和挣扎的痛。

这是一种类似于古诗中:“鸟鸣山更幽”的表现手法。

而饰演毛泽东的唐国强也是在细节的处理上,自然而然,自来神笔。

当彭德怀对毛岸英的死,沉重的表态自己有责任时,沉浸在悲痛中的毛泽东,立即走出悲痛,语重心长地对彭德怀说——

两把眼泪表现出了一个真实的毛泽东,看《跨过鸭绿江》

岸英的死和你没有责任,岸英是自愿报名去的志愿军,是我亲手送到你那里去的。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怕死我们就不去朝鲜了!这个事情说到这里,就最后一次了。

接着,毛泽东话锋一转说到,作为父亲,我想念他,为他流泪......

说到这里,毛泽东哽咽失声,伸手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

接着,当彭德怀提出要把毛岸英拉回国安葬时,毛泽东说到,把毛岸英葬在朝鲜,对中朝友谊有益。

当他以一向的坦然大气说到:“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时,瞬间再次哽咽失声,伸手去抹眼角的泪水。

两把眼泪表现出了一个真实的毛泽东,看《跨过鸭绿江》

我觉得唐国强在这两个细节上的处理,可谓是自然而然,自然天成。

唐国强抹这两把泪,表现出了一个大公无私,为了国家敢于牺牲一切,但和普通人一样有儿女情长的毛泽东。

这样真性情的毛泽东,才是人们心目中那个嫉恶如仇,大爱大恨,有血有肉的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

再看一段史实——

1925年蒋经国赴苏联留学。1937年回国,1938年就任赣县县长,1939年任江西行政区督察,1950年,工厂的支部副书记毛岸英壮烈殉国时,蒋经国已经高居国民党中央委员了。

国民党官员办公室的墙上,都挂着“天下为公”的条幅。但中国人都明白,所谓的天下就是蒋家的天下。

两把眼泪表现出了一个真实的毛泽东,看《跨过鸭绿江》

历史图片:蒋氏父子

而毛泽东不仅把“为人民服务”刻在党徽上,而且第一个把儿子送上朝鲜战场。

所以,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热爱那段历史,喜欢看《跨过鸭绿江》对那段历史的表现,所以今晚继续追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鸭绿江   解放战争   苏联   事实胜于雄辩   朝鲜   大公无私   志愿军   帝国主义   壮烈   国民党   战场   泪水   细节   儿子   眼泪   真实   历史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