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愤怒斥责下属:还我卢德铭!给我3个师也不换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队伍沿着湘赣边界南下,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艰难前行。毛泽东戴着竹笠走在队伍中,亲切地和战士们交谈,鼓舞士气。

队伍行进到萍乡县上栗村时,侦察员报告县城有重兵把守,只能绕道到芦溪宿营。第二天清晨,体力稍微有些恢复的队伍向莲花县方向前进,却遭到了敌人的偷袭。

队伍且战且走,终于摆脱了敌人,但是伤亡较大,损失人员和枪支各三百。胜败乃兵家常事,成大事必有牺牲,毛泽东当然懂得这个道理。

毛泽东愤怒斥责下属:还我卢德铭!给我3个师也不换

但是当毛泽东得知一人牺牲时,他愤怒了,大声斥责苏先俊对敌情侦察不力、作战指挥失误,眼含热泪地说“还我卢德铭!给我3个师也不换!”

1905年6月,卢德铭出生于四川宜宾,由于家境不错,父亲又颇通书理,卢德铭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少年时就立下救国救民的大志向。

19岁时,卢德铭从报纸上看到黄埔军校的招生信息,决定前往广州报名,而父亲一直希望儿子能够步入仕途,卢德铭只能苦口婆心劝说。

毛泽东愤怒斥责下属:还我卢德铭!给我3个师也不换

终于,父亲拗不过卢德铭,同意他去广州报名。卢德铭千里迢迢赶到了广州,路上不敢有一天耽搁,还是没有赶上入学考试。

卢德铭不甘心,找到同乡李筱亭,请他帮自己想办法。李筱亭看小伙子求学心切,于是给孙中山写了一封举荐信,说明原委,希望能够录取卢德铭。

李筱亭在信中对卢德铭大加赞赏,孙中山便有心试探。卢德铭面无难色,对答如流,引经据典,切中要害,孙中山当即推荐他进入黄埔军校。

毛泽东愤怒斥责下属:还我卢德铭!给我3个师也不换

入学之后,卢德铭严格要求自己,专心刻苦学习,门门功课争第一,是全校有名的优等生。孙中山得知后非常欣慰,并号召“大家要以卢德铭为楷模”!

此后,在历次战役中,卢德铭胆大心细,有勇有谋,屡立战功,当真是个不可多得将才,叶挺将军曾说,“德铭身先士卒,有勇有谋,实为我军栋梁之才。”

卢德铭舍小家为大家,他在给家人的书信里如此写到,“我不是不怀念家庭,其实我也想念父母及兄嫂侄儿等。在梦中我曾发呓语,呼喊(侄儿)权一、少南。”

毛泽东愤怒斥责下属:还我卢德铭!给我3个师也不换

“现因时局转变,为了不连累家庭,今后我暂时不寄家书,你们也不要来信。我没有钱寄回来。”这是他的最后一封家书。

2009年9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卢德铭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如此将才,牺牲时只有22岁,毛泽东岂能不为之痛心?岂能不为之愤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黄埔军校   萍乡   竹笠   莲花县   胜败乃兵家常事   通书   栋梁之才   有勇有谋   侄儿   家书   广州   下属   敌人   牺牲   愤怒   队伍   父亲   毛泽东   卢德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