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里的好父亲有两个半,排第一的他,出场不到10分钟

知否里,有一句台词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

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剧里成天忙忙碌碌、为儿女算计来算计去的,几乎全是母亲们:

从高高在上的永宁郡主,到地位卑微的卫小娘。

从本性善良却经常冒傻气的大娘子,到精明算计却心狠手辣的林小娘、小秦氏。

不管她们三观正不正、为人是否善良、能力水平如何,反正只要是为了儿女,母亲们个个都是用尽心机、竭尽全力。

而相比而言,父亲们的表现就差得多了:

《知否》里的好父亲有两个半,排第一的他,出场不到10分钟

盛家老爹盛竑,一有事就躲得远远的,网友送外号“盛怂怂”。

顾廷烨的父亲顾侯爷,脾气暴躁,从来不肯和儿子好好说话,宁可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儿子,父子之间的心结,到死都没解开。

小公爷的父亲齐国公,几乎没啥存在感,凡事都听凭妻子做主,遇事不敢据理力争,也无力保护妻儿。

看来从古到今,“丧偶式育儿”都是存在的,只是表现方式、轻重程度不同罢了。

但纵观《知否》,好父亲还是有的,数来数去,大约能有两个半:

1、 先说说这半个好父亲吧——顾家大郎。

顾家大郎在剧中是个反面角色,他处心积虑,和小秦氏联手,对付顾廷烨,用了不少卑鄙手段。

但是抛开这些不谈,他对妻女却是真的好。

他少年时期的一切算计,主要是因为,他从小就认为是廷烨的母亲间接害死了自己的母亲,从而心存怨恨。

但娶妻生女之后,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自此之后的所有谋划,都是为了自己死后,能尽量让失去庇护的妻子女儿,过得稍微好一点。

他原以为自己还能活个七八年,后来才发现,原来妻子一直好心相瞒:其实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日子可活了。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他第一个反应,不是痛苦于自己生命短暂,而是懊恼之前的盘算不对,如果自己只能活这么短时间,那么就应该是另外一番筹划,才能让妻女的今后更安稳。

《知否》里的好父亲有两个半,排第一的他,出场不到10分钟

于是他马上转变态度和做法,将一切对顾廷烨和盘托出,并且恳求顾廷烨夫妻,将来能保护自己的妻女。

他对妻子再三叮嘱,自己死以后,要依靠顾廷烨和明兰,而千万提防小秦氏,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谁是可以依靠的,而谁是披着羊皮的狼。

在妻子让女儿回避时,他说:女儿得懂事了,没有什么她不能听的——其实他内心深处,是多么希望妻子和女儿都永远都不需要懂事、操心,凡事都由他来顶着啊!

论做人的光明磊落,他确实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我只算他是“半个”好父亲,但是论到做丈夫做父亲,他真的做得很到位。

所以,他去世以后,他的妻女过得都还算平顺安稳,尤其是女儿娴儿,在廷烨夫妇的照顾下,成长得非常好。

后来顾家出现变故,在母亲犯糊涂的时候,娴儿却非常理智地点醒了母亲:不要相信小秦氏,更不能因为小秦氏的挑唆,就去和明兰做对。

虽然在全剧结束时,娴儿还没长大,但是可想而知,如此知事理、明是非的娴儿,她的未来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2、剧中排名第二的好父亲,就是男主顾廷烨了。

他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对他又总是横眉冷对,因此,他的内心深处非常缺爱。

一个从小缺爱的人,一般会走两个极端:要么极端冷酷自私,谁都不爱,只爱自己;

要么就是非常爱惜自己的家庭,尤其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以弥补自己小时候的缺撼。

很显然,顾廷烨是后者。

自从他和曼娘生下一对儿女,不管在外面是开心还是烦恼,他每天只要一回到家,面对着一双小儿女,他马上就变得快活而有耐心,陪伴着儿女快乐成长。

《知否》里的好父亲有两个半,排第一的他,出场不到10分钟

曼娘行为不端,以他的聪明,不可能一点感觉都没有,但他一直隐忍不发,说到底,其实还是因为舍不得这一家四口的温馨时光,舍不得一对儿女天真可爱。

曼娘把儿子拐带走了,他心急如焚,四处寻找无果之后,不惜放弃京城的富贵繁华,亲自去江湖浪荡,风餐露宿,找寻幼子。

后来明兰提醒他,为了女儿的教育和未来着想,他不应该再这样混迹于江湖,他立马就想明白并且接受了,马上就带着女儿回到京城,托长柏帮女儿安排了最好的私塾,去接受教育。

明兰刚开始对顾长烨并没有什么好感,后来慢慢转变,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定有一个原因是:她从小见惯了自己父亲的冷淡自私,因此,当她看到顾廷烨对自己女儿的那份疼爱时,就倍觉感动和温暖。

也许在明兰的内心深处,从小就在渴望:自己的父亲也能像顾廷烨这样,珍惜疼爱自己,处处保护自己。

3、剧中排名第一的好父亲,当属张大娘子的父亲——英国公

英国公在剧中,仅仅出现了大概不到10分钟,那是张大娘子临产,被小邹氏暗算,差点母子俱损。

英国公得到消息后,连身上盔甲都没顾上换,就风尘仆仆、手持利剑直接从军营赶来。

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女儿一声凄厉的哭叫声,英国公顿时神色大变,一个踉跄跪倒在地,颤颤巍巍扶着柱子才勉强跪稳,饱经风霜的脸上,是满满的惶恐悲痛。。。。。。

那一幕,相信很多人都看哭了。

幸好,张大娘子最终母子平安,英国公却并没有简单地质问几句、向女婿提点要求就完事,而是二话不说,坚决地、亲自抱着虚弱的女儿,回家去!

当满面沧桑的老父亲,抱着自己奄奄一息的宝贝女儿,心痛又气愤地、大踏步走出来时,我又一次泪崩了。

战场上,他是英勇杀敌、指挥若定的大将军,朝堂上,他是意气风发、万人之上的国之重臣,而此时,抱着女儿的他,就只是一个心痛难当、爱女如命的老父亲。

后来,即使身为国舅的女婿苦苦哀求,皇帝皇后出面调停,英国公也照样不为所动,坚持要求:要么和离,要么赶走小邹氏,否则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答应,再把女儿送去受苦。

什么新旧联姻,什么大局为重,都没有我女儿的性命和幸福快乐重要!

《知否》里的好父亲有两个半,排第一的他,出场不到10分钟

古时候,女孩子的婚姻,往往都是贵族之间政治结盟、攀附权贵的一种手段,只要这个目的达到了,几乎没有人真正去关心女儿过得好不好、幸福不幸福。

就比如华兰,她的父亲看中了伯爵府袁家地位高,明明袁家从一开始求亲时,就已经非常不尊重华兰,他却还是一意孤行,非要把女儿嫁过去。

后来华兰在婆家一直受气,老太太和大娘子又是出主意、又是找医生帮她求子,想尽办法。

而身为父亲的盛竑,从头到尾,却连问都没问过一句,更别提像英国公这样,不管不顾、霸气十足地替女儿出头撑腰了。

正是因为有英国公这样强有力的父亲做支持,才会有张大娘子这样飒爽英姿、自信阳光的女儿,因为她知道,无论到了何种境地,她的身后,永远都有父母坚定不移的支持。

最近常看到一句话:一个家庭的幸福,要靠父亲的大格局,母亲的好性格。

其实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也是一样,不仅要有温柔明理的母亲,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宽厚、睿智、有担当并且深爱孩子的好父亲。

这样的好父亲,是孩子的福气,也是全家的福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父亲   京城   妻女   英国   顾家   娘子   剧中   疼爱   儿女   妻子   儿子   女儿   母亲   孩子   幸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