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带宝宝外出要注意,户外时间过晚,小心宝宝回家就变“睡渣”

傍晚带宝宝外出要注意,户外时间过晚,小心宝宝回家就变“睡渣”

文丨木莲妈妈,原创内容

不知不觉中,夏天又到来了,而在一天中,唯有傍晚的黄昏时分是最凉爽的,所以很多妈妈都会选择这个时间下楼遛娃。但是妈妈知道吗?这个阶段其实并不好,对于宝宝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傍晚带宝宝外出要注意,户外时间过晚,小心宝宝回家就变“睡渣”

案例

最近宝妈群里一位妈妈在照顾宝宝上,又遇到问题了。

一个妈妈在群里求助:最近宝宝的睡眠又开始出现问题,晚上睡得很晚,甚至会拖到12点以后,睡得这么晚,半夜还会频繁地醒过来,睡得也不是很踏实,这是怎么回事啊?

其余宝妈也是七嘴八舌地提出各种可能性,其中一位妈妈的解释原因比较隐蔽,那就是宝宝在夜间睡觉前的“户外时间”时间较长。

夏季到来,很多妈妈都会选择晚饭后,趁着傍晚时分带娃下楼遛弯。相信很多妈妈都会觉得奇怪,怎么傍晚带娃外出,还会影响到宝宝的睡眠情况呢?

傍晚带宝宝外出要注意,户外时间过晚,小心宝宝回家就变“睡渣”

傍晚的“户外时间”过晚,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

现在是夏季,因为炎热,大人们都会选择傍晚的时候作为宝宝户外活动的时间,而且似乎这个时间点是大部分人都出来活动的期间,像孩子的打闹声、汽车的轰鸣声、老人们跳广场舞的音乐声等等,会显得 外面热闹非凡。

对于小宝宝来说,周围声音的嘈杂和各种忽明忽暗光线的交替,会强烈地刺激到宝宝的感官,甚至会造成感官超载,而等到回家后,就很容易出现入睡难、睡后频繁醒过来的问题。

傍晚带宝宝外出要注意,户外时间过晚,小心宝宝回家就变“睡渣”

黄昏阶段带娃外出,尽量把时间控制好

一般来说,宝宝外出的户外活动时间会在早上、下午和晚上,而夏季2-3点之间外面比较炎热,自然户外活动时间会取消,所以傍晚之前的时间就显得很重要了。

《睡眠百科》上曾说:绝大多数的孩子在18:30-19:30之间就会产生困意,而孩子在睡前,至少需要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让大脑恢复平静。

所以家长想要孩子睡得好,就不能让孩子在外面玩得太晚,因此那些习惯在晚上7、8点还推着宝宝到处走的家长,确实该反思一下自家宝宝睡眠不好的原因了。

另外,黄昏户外时间也不宜过长,毕竟除去影响孩子的睡眠外,夜晚的温度过低,而可见度降低,都会增加宝宝生病和遇到危险的几率。

傍晚带宝宝外出要注意,户外时间过晚,小心宝宝回家就变“睡渣”

因此建议妈妈带娃黄昏户外活动的时间,大约在30分钟左右即可。

一般来说,孩子晚上变成“睡渣”,很大程度上都是父母晚上带孩子出去玩的原因,所以在控制宝宝户外活动的时间后,家长也要掌握一些让宝宝睡得好的技巧。

如何让宝宝在夜晚由“睡渣”变“睡神”?

1)避免让宝宝在睡前过于兴奋

在睡前让宝宝过于兴奋,会让孩子的大脑和身体一直出一个“亢奋”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不要说小宝宝,就连大人也是难以入睡的。

所以父母想要自己和宝宝都有一个“安眠觉”,还是避免在睡前和宝宝玩得太嗨。

傍晚带宝宝外出要注意,户外时间过晚,小心宝宝回家就变“睡渣”

2)讲一些睡眠故事

育儿专家李悦曾说:“儿童时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妈妈的故事中入睡”。

妈妈在入睡前给宝宝讲故事,会让宝宝的大脑神经得到放松,也会让宝宝更有安全感,睡得更踏实。

3)听一些助眠音乐

助眠音乐和讲故事的道理相同,会让宝宝的精神状态放松下来,慢慢地进入到梦乡。

每个宝宝对于黄昏户外活动时间接受程度不一,有的宝宝不受影响,有的宝宝睡眠受到影响,所以妈妈也要因人而异,如果外出后宝宝睡得不好,那么就要考虑是不是户外活动时长的问题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傍晚   户外   宝宝   时间   都会   户外活动   夏季   黄昏   睡眠   大脑   家长   不好   晚上   小心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